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重磅數據迎來拐點,18家銀行已宣布調降存量房貸,經濟、市場穩了!,歡迎閲讀。
周末國家統計局公布 8 月份 CPI 和 PPI 數據,CPI 環比漲幅略有擴大,PPI 環比由降轉漲,經濟恢復向好。此外在國有大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後,大多數股份行等也紛紛跟進,有利于降低購房者利息負擔,增加消費意願,也有助于經濟更好回暖,對市場投資也具有積極的利好。
// 8 月 CPI、PPI 公布 //
2023 年 8 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0.1%,環比上漲 0.3%。消費市場繼續恢復,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Wind 數據顯示,7 月 CPI 一度轉為小幅下降 0.3%,8 月份如期迎來拐點,同比再度實現正增長。正如 8 月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階段,随着經濟恢復向好,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供求關系有望逐步改善,加之上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逐步消除,CPI 同比漲幅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此外CPI 環比在 7 月份首次逆轉連續 5 個月下滑後,8 月份繼續增長,并且漲幅微有擴大,再度驗證了 CPI 由跌轉漲趨勢的确立。
8 月份,PPI 同比下降 3.0%,降幅比上月收窄 1.4 個百分點。PPI 環比上漲 0.2%。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受部分工業品需求改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8 月 PPI 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Wind 數據顯示,PPI 同比已經連續 2 個月降幅收窄,而環比連續 3 個月下降減小,并于 8 月份成功實現上漲。可見市場需求好轉帶動下,PPI 同比、環比都已處于上升趨勢中。
// 又一批銀行下調存量房貸 //
在工、農、中、建、交、郵儲 6 大國有銀行集體宣布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的具體政策後,招商、平安等大多數股份行也紛紛跟進發布相關公告。Wind 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已發布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具體公告的銀行已超過 18 家。其中 9 月 7 日有 6 大行、招商、平安、興業、中信、廣發 11 家銀行宣布,緊随其後 9 月 8 日有光大、民生、華夏、渤海、浙商、重慶、成都銀行等 7 家股份制銀行跟進。後期更多中小銀行、城商行等也有望發布具體細則。按照監管要求,各銀行将于 9 月 25 日起開展調整工作。
按照銀行發布的公告,絕大多數存量首套房貸款的借款人符合有關要求的貸款,無需主動申請,可實現批量統一調整。但是也有部分借款人的借款情形需按照銀行要求主動申請。
第一類是原貸款發放時執行二套房貸利率标準,當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房貸利率标準的存量房貸,即 " 二套轉首套 " 的存量房貸;或不良貸款歸還積欠本息的存量房貸。
下調後有利于降低負擔、刺激消費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政策目标是減少提前還貸,一方面能夠幫助減少居民支出、修復居民脆弱的資產負債表,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 " 開源節流 " 幫助居民提高淨收入、促進消費支出。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部分銀行減少因提前還貸造成的經營壓力。
那麼對于銀行而言,全行業息差下行的壓力之下,此次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可能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财信證券表示,在上述假設條件下,估計此次能享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貸款體量不超過 15 萬億元,會給商業銀行帶來 1200 億元的利息收入損失,會影響淨息差 3-4BP,影響 4% 左右的淨利潤。
// 經濟、市場穩了 //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報告表示,8 月 CPI 同比轉正,PPI 同比降幅明顯收窄,通縮預期将随之大幅降低。後續 CPI 與 PPI 中樞上升是大概率事件,當前我國經濟不具備長期通縮的基礎。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CPI 與 PPI 環比均有所上漲,説明伴随着各項宏觀政策适度刺激、合理寬松、及時補強、逆周期調控的空間進一步釋放,各項增量措施的擴内需效果不斷顯現,經濟供需兩側進一步平衡的态勢更為明顯。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團隊認為,今年通脹讀數或已在 7~8 月完成觸底,後續 CPI 同比可能在食品項新漲價支撐下抬升,而 PPI 同比則可能在基數效應主導下降幅收窄。新漲價主導的 PPI 同比回升往往伴随資本市場拐點到來,而今年基數效應主導的 PPI 同比温和回升背後或是基本面的弱修復預期,年内長債利率或以震蕩運行為主。
(Wind 綜合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