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重磅数据迎来拐点,18家银行已宣布调降存量房贷,经济、市场稳了!,欢迎阅读。
周末国家统计局公布 8 月份 CPI 和 PPI 数据,CPI 环比涨幅略有扩大,PPI 环比由降转涨,经济恢复向好。此外在国有大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后,大多数股份行等也纷纷跟进,有利于降低购房者利息负担,增加消费意愿,也有助于经济更好回暖,对市场投资也具有积极的利好。
// 8 月 CPI、PPI 公布 //
2023 年 8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1%,环比上涨 0.3%。消费市场继续恢复,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Wind 数据显示,7 月 CPI 一度转为小幅下降 0.3%,8 月份如期迎来拐点,同比再度实现正增长。正如 8 月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供求关系有望逐步改善,加之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逐步消除,CPI 同比涨幅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此外CPI 环比在 7 月份首次逆转连续 5 个月下滑后,8 月份继续增长,并且涨幅微有扩大,再度验证了 CPI 由跌转涨趋势的确立。
8 月份,PPI 同比下降 3.0%,降幅比上月收窄 1.4 个百分点。PPI 环比上涨 0.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受部分工业品需求改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8 月 PPI 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Wind 数据显示,PPI 同比已经连续 2 个月降幅收窄,而环比连续 3 个月下降减小,并于 8 月份成功实现上涨。可见市场需求好转带动下,PPI 同比、环比都已处于上升趋势中。
// 又一批银行下调存量房贷 //
在工、农、中、建、交、邮储 6 大国有银行集体宣布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具体政策后,招商、平安等大多数股份行也纷纷跟进发布相关公告。Wind 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已发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具体公告的银行已超过 18 家。其中 9 月 7 日有 6 大行、招商、平安、兴业、中信、广发 11 家银行宣布,紧随其后 9 月 8 日有光大、民生、华夏、渤海、浙商、重庆、成都银行等 7 家股份制银行跟进。后期更多中小银行、城商行等也有望发布具体细则。按照监管要求,各银行将于 9 月 25 日起开展调整工作。
按照银行发布的公告,绝大多数存量首套房贷款的借款人符合有关要求的贷款,无需主动申请,可实现批量统一调整。但是也有部分借款人的借款情形需按照银行要求主动申请。
第一类是原贷款发放时执行二套房贷利率标准,当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标准的存量房贷,即 " 二套转首套 " 的存量房贷;或不良贷款归还积欠本息的存量房贷。
下调后有利于降低负担、刺激消费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政策目标是减少提前还贷,一方面能够帮助减少居民支出、修复居民脆弱的资产负债表,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 开源节流 " 帮助居民提高净收入、促进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部分银行减少因提前还贷造成的经营压力。
那么对于银行而言,全行业息差下行的压力之下,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财信证券表示,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估计此次能享受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贷款体量不超过 15 万亿元,会给商业银行带来 1200 亿元的利息收入损失,会影响净息差 3-4BP,影响 4% 左右的净利润。
// 经济、市场稳了 //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报告表示,8 月 CPI 同比转正,PPI 同比降幅明显收窄,通缩预期将随之大幅降低。后续 CPI 与 PPI 中枢上升是大概率事件,当前我国经济不具备长期通缩的基础。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CPI 与 PPI 环比均有所上涨,说明伴随着各项宏观政策适度刺激、合理宽松、及时补强、逆周期调控的空间进一步释放,各项增量措施的扩内需效果不断显现,经济供需两侧进一步平衡的态势更为明显。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认为,今年通胀读数或已在 7~8 月完成触底,后续 CPI 同比可能在食品项新涨价支撑下抬升,而 PPI 同比则可能在基数效应主导下降幅收窄。新涨价主导的 PPI 同比回升往往伴随资本市场拐点到来,而今年基数效应主导的 PPI 同比温和回升背后或是基本面的弱修复预期,年内长债利率或以震荡运行为主。
(Wind 综合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