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被張藝謀勸退後一夜爆火的“謀女郎”決定退圈,近況令人意外,歡迎閲讀。
1998 年,河北張家口的一個小村落,13 歲的女孩魏敏芝被導演張藝謀選中,出演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的同名女主角——一名臨時代課的鄉村教師。
小小年紀便擔負起遠超年歲的重任,從一開始只是為了幾十塊 " 代課費 " 的臨時工,到最後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讀書而堅守奔波的魏老師。
她用樸實自然的表演、充滿了真摯情感的反饋,近乎完美地完成了這部電影的答卷,讓 " 魏敏芝 " 的形象鮮活地跳入觀眾腦海,經久不衰。
然而,就在剛剛嶄露頭角之際,導演潑的 " 一盆冷水 " 澆醒了她,讓她懵懂踏向娛樂圈的腳收了回來,并在最紅火之時選擇了退圈。
如今二十三年過去,曾經的農村喂豬娃、短暫的新星 " 謀女郎 ",卻過上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生活。
" 一個都不能少 "
90 年代末,河北張家口的偏遠小村,已經享譽國際的大導演張藝謀正帶着劇組團隊為他的新電影找尋演員。
彼時的張藝謀正經歷着一段谷底時光,新上映的電影口碑票房齊跌,恰逢父親離世,整個人都有些頹靡。
正是這樣的契機下,他讀到了小説《天上有個太陽》。
被小説中角色的生命力與對承諾的執着感動,他決定将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并起用非職業演員來出演。
" 大導演選角 " 的消息在當地的村子裏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其中就有年僅 13 歲的魏敏芝。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人生即将因為這部電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魏敏芝是村中土生土長的女娃,家境普通,每天需要喂豬、做飯、幹農活。
她從未接觸過電影,甚至連電視都沒看過幾次,在這之前甚至從未走出過老家的村莊。
然而,她内心深處始終藏着強烈的好奇與渴望,想要探索外面的世界。
試鏡的那天是個春日的早晨,魏敏芝和妹妹魏聰芝像往常一般幹完活在村子裏閒逛時,偶然路過一間滿是人的屋子,她們便好奇地擠進去。
正在招呼村人試鏡的副導演郦紅一眼相中了人群中機靈活潑的魏聰芝,但交談過後卻發現她太過害羞,在鏡頭前完全放不開手腳。
有些失望的郦紅轉向旁邊的魏敏芝,卻見原本怯生生的魏敏芝反而十分放得開。
她不僅當面唱起了一首兒歌,還伴上了現場自編自跳的舞蹈。
郦紅因此對她刮目相看,問她:" 那你呢,敢不敢來演電影?"
魏敏芝想都沒想便高聲回答了一句:" 我敢!"
就這樣,魏敏芝從一萬多名候選人中脱穎而出,成為電影的同名女主角。
但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魏敏芝的老師家人卻十分擔憂,覺得拍電影太遙遠,還耽誤學習。
保守的母親擔心女兒的安危,一直重復:" 你不能去,不能去!"
幸運的是,她的父親是一個開明的人,猶豫一陣後他便鼓勵女兒抓住這個機會——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你應該去試試。"
最終,魏敏芝鼓起勇氣,踏上了她的電影之旅。
1999 年,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開始在全國上映。
故事講述的是在某個偏遠村莊的水泉小學裏,負責教全校孩子的高老師因家中有事不得不暫時請假離開。
老師不在,學生仍舊需要上課,村長便找來了村裏年僅 13 歲的女孩魏敏芝來代課,只因她是全村唯一讀完小學的人。
因為 "50 塊代課費 " 的誘惑,年紀輕輕的魏敏芝堅定地答應了高老師 " 一個都不能少 " 的要求。
班裏的才 10 歲的男孩張慧科,因為家庭貧困不得不跟随家中親戚辍學去城裏打工。
魏敏芝知道後,不顧一切獨自踏上去城裏的路,只為找回張慧科,完成答應高老師的 " 一個都不能少 "。
影片一經上映便引起了轟動反向,不僅是國内,甚至在海外亦收獲了無數贊譽。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獎、華表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國内外各路電影節上的鎂光燈直晃她的眼。
她甚至在 2000 年獲得了第 21 屆美國 " 青少年藝術家獎 " 最佳表演獎。
頂着 " 謀女郎 " 的光環,廣告、邀約、劇本紛紛找來,眼見着這個曾經的農村女孩就将要登臨繁花似錦的娛樂圈。
這時,一盆 " 冷水 " 澆了下來,也澆熄了魏敏芝尚在懵懂中的 " 明星夢 "。
褪去光環
璀璨星光尚未熄火,張藝謀先一步找到了魏敏芝。
他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直潑向她,把她被各路:
" 敏芝,你因一部電影的成功而備受矚目,但這僅僅是你人生中一段獨特的經歷,它并不能改變你的命運。
我希望你能清醒地看待這一切,不要被外界的贊譽衝昏了頭腦。我并不建議你踏入娛樂圈,你并不适合。
但如果你能考入一所好的學校,努力學習,那将會是你未來最堅實的基石。現在,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些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近日喧鬧繁花下她心中隐隐難消的迷茫——
這一部電影的成功,實際上只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 " 偶然 ",勇敢邁出出演這一步的魏敏芝已經收獲了成果,打開了新認知的天地;
但如果被亂花迷眼,試圖去往自己能力與本錢無法承受的天地,很可能一朝便被 " 打回原形 "。
想通了一切的她,出人意料的清醒:繼續讀書,才是她最好的出路。
因此,魏敏芝成為了第一位剛爆火便退圈的 " 謀女郎 ",重新回到熟悉的學校,忙碌學業。
幸運的是,這部電影給她帶來的遠不止幾個月的爆紅,而是抛出了真正改變她命運的機會。
省會石家莊的一所精英私立學校校長慕名而來,邀請她前往就讀,并答應負擔她的學雜費與家人的生活費用。
魏敏芝答應了。
為了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入學後她将全部的心思都傾注在學習上,因為甚至自己基礎差需要比别人努力百倍。
盡管白天忙碌的學習已經讓她疲憊不堪,但她每天晚上回寝室仍堅持學習,即使是熄燈後她依然在被窩裏打着手電筒刻苦讀書,直到眼皮打架才肯罷休。
在高考前的三個月裏,光是手電筒她就用壞了三個。
不過在學習的間隙,她仍然在想自己的 " 電影夢 ",不過不是當大明星的演員夢,而是成為一名導演。
魏敏芝的父母曾希望她報考師範類的學校,覺得考電影學院是 " 不切實際 ",但她這次沒有輕易妥協。
這次她的電影夢是腳踏實地而非空中樓閣,為何不能放手一搏呢?
第一次嘗試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因為她的專業基礎不足,折戟在三試,但她仍未選擇放棄。
調整目标後,她以高出分數線 200 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學院的編導專業,成為電影行業的一名預備役。
在大學期間,魏敏芝還得到了赴國外深造的機會,但她英語基礎較差,險些不能成行。
為此她開始了艱苦的英語學習之旅,每天重復地做試卷、練習口語,還要擠出時間去機房查閲資料。
兩年時光裏,同學回憶常常看到她拿着英語詞典匆匆走進自習室學習的身影。
她的努力最終也得到了回報,順利地踏上了留學之路。
23 年過去,魏敏芝在異國他鄉讀書、畢業、成家、生子,最終成為了一名電影行業媒體從業者。
她還曾以自己的經歷,執導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奇迹的女兒》,以圓少年時的夢想。
多年前,張藝謀帶着影片《山楂樹之戀》參加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時,負責采訪他的就是已經定居國外的魏敏芝。
重逢後他忍不住感嘆:
" 當年她跟我拍電影的時候還很小,現在她在這裏給我提問題,讓我有一種恍如夢裏的感覺。"
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好心的一句提醒,真實地改變了一個女孩的命運。
教孩子如何做選擇
魏敏芝的人生經歷過三次重要的岔路口,每次選擇都對她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一個都不能少》的選角會上,如果她稍稍怯場,不能讓副導演注意到她,那麼便會失去出演電影的機會;
不參演電影,她的人生軌迹大概就與當時同村的眾多同齡女孩一樣,好一點能完成義務教育,最終被安排早早嫁人生子,與丈夫雙雙進城務工;
到了突然爆紅成名時,如果她沒有聽進張藝謀導演的勸阻,而是執意留在娛樂圈裏,那麼大概率最終也是如煙花般轉瞬即逝;
第三次重要人生岔口則是高考專業的選擇,她沒聽從父母與老師的要求報考師範專業,而是選擇追尋有可能的 " 夢想 ";
如果沒有這份堅持,她可能如今也過着平淡的普通人生活,但 " 電影夢 " 就成為了她永遠的遺憾與執念 ……
縱觀這三次選擇與結果,我們其實不難看出其中的問題。
雖然如今總在強調要 " 尊重 " 與 " 滿足 " 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尊重滿足一定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
普通甚至貧困的家庭,孩子的人生試錯率遠遠低于家境優渥的孩子,這是無奈的現實,我們必須直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更多人生閲歷的家長應該做的不是一味地 " 尊重 ",而是溝通交流、權衡利弊,為孩子把好人生底線的關卡。
但當孩子們擁有了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承擔結果的能力後,就不需要繼續用我們的想法觀念束縛他們,而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抉擇。
現實也許充滿了無奈,但仍有衝破雲霧照見日光的機會。
懵懂的、叛逆的孩子們也許無法完全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但身為父母的我們,至少應該為他們的前路護航,不讓船舶被風浪輕易卷翻、也不要鎖住他們遠航的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