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失意于冬,得意思誠,深淵烏爾善,歡迎閲讀。
文 | 讀娛,作者 | 趙二把刀
春節檔的票房之争早已經塵埃落定,但參與其中的電影人各自的處境卻各不相同。
炙手可熱的餃子導演和撈金的徐克抛開不談,如果分别用一個詞來形容春節檔出現頻率較高的電影人,讀娛君認為是這樣的:失意于冬,得意思誠,深淵烏爾善。
失意于冬
無論是以票房還是口碑角度來看,《蛟龍行動》在市場的表現都是差。
博納影業老板于冬這些日子的表現可以用灰頭土臉來形容。
于冬在春節檔開始後不久就發文表示中國電影需要《蛟龍行動》這樣的重工業電影。2024 年電影市場不景氣,是因為充斥低成本、話題性的撈錢電影!并表示《蛟龍行動》絕不會撤檔,将會和粉絲一起戰鬥。
到了 2 月 14 日,《蛟龍行動》在官方微博發文稱,将在充分聽取廣大觀眾建議的基礎上,制作一部特别版,擇日再與觀眾見面,敬請期待。
作為中國最早的民營電影人,于冬和博納影業曾經見證過中國電影市場的拓荒時期,也随市場一直成長為最有代表性的電影公司。博納影業在 2010 年就在美國上市,和華誼兄弟一時瑜亮;之後,回歸 A 股,也和華誼兄弟一起面對電影市場的巨大變革。
但博納影業在華誼兄弟遇到門檻之後,找到了票房靈藥——主旋律。" 山河海三部曲 " 合計實現票房收入 57.2 億元," 中國驕傲三部曲 " 合計實現票房收入 47.44 億元,上述兩個系列影片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博納影業在當時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最重要的生力軍。
但博納的票房靈藥,在過去三四年不太靈了。過去的三個财年,博納出品的影片的票房其實都已經不太理想:根據财報,2022 年年度,博納公司實現營收 20.12 億元,同比大幅下降 35.60%。扣非淨利潤 -1.97 億元,由盈轉虧。博納影業 2022 年年度淨利潤 -8,161.69 萬元,業績由盈轉虧。
2023 年,博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 16.08 億元,同比減少 20.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 5.52 億元,主要系報告期内公司主投影片表現不及預期;截至 2023 年年末,公司總資產約 155.84 億元。
2024 年前三季度, 博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59 億元,同比下降 27.35%;扣非淨利潤虧損 3.99 億元,虧損幅度同比小幅收窄 3.84%。其中,第三季度營收為 3.19 億元,同比下降 -32.23%;扣非淨利潤虧損 2.51 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近 36 倍。對此,财報解釋為 " 主要系本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電影票房較上年同比期間減少和本期電影市場整體票房低于上年同期導致影院放映收入減少 ",即影院、院線及電影投資、發行業務雙雙走弱。
2025 年開年,博納影業的業績注定出現大幅下滑,畢竟,一直都在説《蛟龍行動》的投資是《紅海行動》的 5 倍,總投資 10 億元。
此外,博納儲存的項目,也都是大開大合的影片,其中諜戰 / 年代電影《克什米爾公主号》、大型史詩電影《四渡》是重頭戲,已分别于 2024 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開機。按照目前的行情來看,票房前景也是不太樂觀。
博納影業能再度上桌嗎?這對老電影人于冬來説,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驗。
得意思誠
相對于冬的尴尬,陳思誠依然是春節檔很得意的那個導演吧。
2025 年 1 月 25 日,春節檔大幕拉開之前,《唐探 1900》開了一場發布會,陳思誠邀請了諸多新老合作方參加,并很深情發表了一段感想。他説," 人生真的是一個特别有意思的一個圈 ",他們一直和萬達合作,陳祉希是最早的制片人,現在是萬達的總裁——而且他們現在一直都在合作;他還感謝了阿裏影業的總裁,并調侃這次他們和《封神 2》合作。
就這段講話,就可以看出來陳思誠的得意和底氣,以及,電影行業對他的認可。
俗話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陳思誠的伯樂應該就是萬達電影,從他執導《北京愛妻故事》開始,萬達始終和他在一起。
《唐探 1900》的發布會,萬達電影曾經的負責人曾茂軍也出現在現場。據了解,曾茂軍 2006 年加入萬達,2016 年履職萬達院線總裁,2020 年再兼任萬達電影董事長,2022 年 7 月離任。曾茂軍出席發布會,或許也説明其在萬達期間對陳思誠還是非常支持和力挺的。
過去十年多的時間裏,陳思誠大概是電影市場最會賣票的電影人,出手穩準狠,對投資方和院線來説,陳思誠早就是是 " 金字招牌 "。尤其在最近五六年,電影市場起起伏伏,陳思誠的價值更加被凸顯。
當然,随着商業上的成功,也有越來越多聲音批評陳思誠的創作不夠真誠,認為陳思誠的創作是 " 觀眾喜歡看什麼就拍什麼 ",認為他尤其擅長抓住觀眾的 " 情緒 ",市場和商業足夠敏鋭,但就是在電影本身的原創性上不夠,也不夠鑽研電影本身——高級裁縫和超級縫合怪也被很多電影愛好者用來形成陳思誠的電影。
或許是接收到了這些信息,2024 年,陳思誠他拿出來一道看起來很硬的《解密》。上映之前,《解密》可以説是吊足了市場的口味,但當這部電影真正上線之後,有評論認為這部影片 " 是《盜夢空間》+《奧本海默》+《美麗心靈》+ 麥家小説故事 + 陳思誠的藝術野心。——仍然是高度縫合的,甚至有一些違背電影創作的規律的,作為商業電影,《解密》的完成度甚至都稱不上及格。
最終,《解密》票房 3.34 億。
這就是陳思誠的宿命。應該嚴格的走市場第一路線。當他回歸市場那一面的時候,市場也是再次擁抱了他。
于是,在這個春節檔,雖然《哪吒 2》被認為是吸幹了票房,《唐探 1900》也拿下了超過 30 億的票房。這個數字,相信投資方們也是滿意的。
不得不説,《唐人街探案》這個 IP 還是很有延展性的,雖然也有朋友認為陳思誠過度開發涸澤而漁,但《唐人街探案》IP 開發是相當成功的,系列中很多角色是出彩的,這也是其衍生開發網劇等作品的基礎。
在可以預見的時間裏,陳思誠作為商業電影縫合 " 大師 " 之路還會繼續下去。
深淵中的烏爾善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讓烏爾善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會拍中國神話體系的導演。
《封神第一部》上映之後,被認為是打開了中國神話影視化開發的大門,各種溢美都被賦予了這部影片和導演,還記得那時候印象最深的評價是兩個:
- 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封神三部曲》主要創作部門多達 14 個,近 10000 名劇組成員來自 21 個國家,建組籌備 24 個月,拍攝跨 18 個月,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 提升中國電影文化影響力:成功将中國文化和現代電影工業結合,展示出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大場面,以中國自己的神話故事為基礎,打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為中國電影開辟了新道路,提升了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現在看起來,封神曾經受到的褒獎和《哪吒 2》現在受到的高評好甚至有點類似。
彼時,烏爾善被認為是非常善于拍攝宏大題材的,《鄭和下西洋》三部曲也被提上日程。烏爾善導演可以説是風光無限。
《封神第一部》之後,被雪藏了多年的封神演員們開始展露頭家,各種糟心的事兒也開始頻頻出現。很多封神的粉絲們甚至會怕年輕演員們的放飛自我會影響系列後作的上映。
對于烏爾善導演而言,在兩部封神之間還拍了一部非常抽象的《異人之下》。這部電影口碑和票房雙低,作為導演的烏爾善難辭其咎,對他的質疑、批評和各種流言再度飛起——但考慮到這部影片拍攝的周期有限,喜歡和不喜歡烏爾善的網友們對此關注度都不算高。喜歡和不喜歡烏爾善的網友們都在等待《封神 2》的票房表現:
大年初一,封神 2 票房 3.8 億,尚可;
大年初二,封神 2 票房 2.1 億,乏力;
大年初三之後,封神 2 票房徹底被甩開——
外界對于《封神》第二部的差評也是全方位的,劇情改編方面,畫面呈現方面,叙事節奏方面等等,外界都認為是有問題的。
票房的不給力,也讓圍繞烏爾善導演個人的傳聞開始滿天飛,有些看起來很離譜的説法也有些網友認為是真的。這甚至讓很多熱愛封神系列的網友們擔心還有沒有第三部。
電影人汪海林在接受采訪時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説," 我的感受是,他是一個很有才華很有想法的藝術家,聽勸、不磨叽、行動力強,有什麼問題别人指出來,他很快就能改。至于他一直被人诟病的關于民族的那個言論,我認為他在説的是一個沒有完全形成定論的學術問題,被摘引出來的也是一些片段,并不代表他認同這個東西。"
讀娛君認為,烏爾善的個人口碑,和其作品的票房直接挂鈎。
如果《封神第三部》能夠順利上映,并且票房達到第一部的水準,那麼,烏爾善導演的個人口碑自然會好起來;如果,第三部擺爛了,圍繞烏爾善的流言蜚語還會持續下去——
從這個角度來説,烏爾善應該就是一個 " 唯票房論 " 的導演,票房高口碑好,票房差口碑低。就是這樣。
小結:
春節檔已經是過去式,但對于電影人而言,無論失意的于冬,得意的思誠以及,身處深淵的烏爾善,生活還要繼續,電影工作也要繼續。
下一部要賣座,才是他們始終要完成的 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