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失意于冬,得意思诚,深渊乌尔善,欢迎阅读。
文 | 读娱,作者 | 赵二把刀
春节档的票房之争早已经尘埃落定,但参与其中的电影人各自的处境却各不相同。
炙手可热的饺子导演和捞金的徐克抛开不谈,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春节档出现频率较高的电影人,读娱君认为是这样的:失意于冬,得意思诚,深渊乌尔善。
失意于冬
无论是以票房还是口碑角度来看,《蛟龙行动》在市场的表现都是差。
博纳影业老板于冬这些日子的表现可以用灰头土脸来形容。
于冬在春节档开始后不久就发文表示中国电影需要《蛟龙行动》这样的重工业电影。2024 年电影市场不景气,是因为充斥低成本、话题性的捞钱电影!并表示《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将会和粉丝一起战斗。
到了 2 月 14 日,《蛟龙行动》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将在充分听取广大观众建议的基础上,制作一部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敬请期待。
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电影人,于冬和博纳影业曾经见证过中国电影市场的拓荒时期,也随市场一直成长为最有代表性的电影公司。博纳影业在 2010 年就在美国上市,和华谊兄弟一时瑜亮;之后,回归 A 股,也和华谊兄弟一起面对电影市场的巨大变革。
但博纳影业在华谊兄弟遇到门槛之后,找到了票房灵药——主旋律。" 山河海三部曲 " 合计实现票房收入 57.2 亿元," 中国骄傲三部曲 " 合计实现票房收入 47.44 亿元,上述两个系列影片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博纳影业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最重要的生力军。
但博纳的票房灵药,在过去三四年不太灵了。过去的三个财年,博纳出品的影片的票房其实都已经不太理想:根据财报,2022 年年度,博纳公司实现营收 20.12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35.60%。扣非净利润 -1.97 亿元,由盈转亏。博纳影业 2022 年年度净利润 -8,161.69 万元,业绩由盈转亏。
2023 年,博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6.08 亿元,同比减少 2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 5.52 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主投影片表现不及预期;截至 2023 年年末,公司总资产约 155.84 亿元。
2024 年前三季度, 博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9 亿元,同比下降 27.35%;扣非净利润亏损 3.99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小幅收窄 3.84%。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 3.19 亿元,同比下降 -32.23%;扣非净利润亏损 2.51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近 36 倍。对此,财报解释为 " 主要系本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电影票房较上年同比期间减少和本期电影市场整体票房低于上年同期导致影院放映收入减少 ",即影院、院线及电影投资、发行业务双双走弱。
2025 年开年,博纳影业的业绩注定出现大幅下滑,毕竟,一直都在说《蛟龙行动》的投资是《红海行动》的 5 倍,总投资 10 亿元。
此外,博纳储存的项目,也都是大开大合的影片,其中谍战 / 年代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大型史诗电影《四渡》是重头戏,已分别于 2024 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开机。按照目前的行情来看,票房前景也是不太乐观。
博纳影业能再度上桌吗?这对老电影人于冬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
得意思诚
相对于冬的尴尬,陈思诚依然是春节档很得意的那个导演吧。
2025 年 1 月 25 日,春节档大幕拉开之前,《唐探 1900》开了一场发布会,陈思诚邀请了诸多新老合作方参加,并很深情发表了一段感想。他说," 人生真的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圈 ",他们一直和万达合作,陈祉希是最早的制片人,现在是万达的总裁——而且他们现在一直都在合作;他还感谢了阿里影业的总裁,并调侃这次他们和《封神 2》合作。
就这段讲话,就可以看出来陈思诚的得意和底气,以及,电影行业对他的认可。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思诚的伯乐应该就是万达电影,从他执导《北京爱妻故事》开始,万达始终和他在一起。
《唐探 1900》的发布会,万达电影曾经的负责人曾茂军也出现在现场。据了解,曾茂军 2006 年加入万达,2016 年履职万达院线总裁,2020 年再兼任万达电影董事长,2022 年 7 月离任。曾茂军出席发布会,或许也说明其在万达期间对陈思诚还是非常支持和力挺的。
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陈思诚大概是电影市场最会卖票的电影人,出手稳准狠,对投资方和院线来说,陈思诚早就是是 " 金字招牌 "。尤其在最近五六年,电影市场起起伏伏,陈思诚的价值更加被凸显。
当然,随着商业上的成功,也有越来越多声音批评陈思诚的创作不够真诚,认为陈思诚的创作是 " 观众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 ",认为他尤其擅长抓住观众的 " 情绪 ",市场和商业足够敏锐,但就是在电影本身的原创性上不够,也不够钻研电影本身——高级裁缝和超级缝合怪也被很多电影爱好者用来形成陈思诚的电影。
或许是接收到了这些信息,2024 年,陈思诚他拿出来一道看起来很硬的《解密》。上映之前,《解密》可以说是吊足了市场的口味,但当这部电影真正上线之后,有评论认为这部影片 " 是《盗梦空间》+《奥本海默》+《美丽心灵》+ 麦家小说故事 + 陈思诚的艺术野心。——仍然是高度缝合的,甚至有一些违背电影创作的规律的,作为商业电影,《解密》的完成度甚至都称不上及格。
最终,《解密》票房 3.34 亿。
这就是陈思诚的宿命。应该严格的走市场第一路线。当他回归市场那一面的时候,市场也是再次拥抱了他。
于是,在这个春节档,虽然《哪吒 2》被认为是吸干了票房,《唐探 1900》也拿下了超过 30 亿的票房。这个数字,相信投资方们也是满意的。
不得不说,《唐人街探案》这个 IP 还是很有延展性的,虽然也有朋友认为陈思诚过度开发涸泽而渔,但《唐人街探案》IP 开发是相当成功的,系列中很多角色是出彩的,这也是其衍生开发网剧等作品的基础。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陈思诚作为商业电影缝合 " 大师 " 之路还会继续下去。
深渊中的乌尔善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让乌尔善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会拍中国神话体系的导演。
《封神第一部》上映之后,被认为是打开了中国神话影视化开发的大门,各种溢美都被赋予了这部影片和导演,还记得那时候印象最深的评价是两个:
- 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封神三部曲》主要创作部门多达 14 个,近 10000 名剧组成员来自 21 个国家,建组筹备 24 个月,拍摄跨 18 个月,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 提升中国电影文化影响力:成功将中国文化和现代电影工业结合,展示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大场面,以中国自己的神话故事为基础,打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为中国电影开辟了新道路,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现在看起来,封神曾经受到的褒奖和《哪吒 2》现在受到的高评好甚至有点类似。
彼时,乌尔善被认为是非常善于拍摄宏大题材的,《郑和下西洋》三部曲也被提上日程。乌尔善导演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封神第一部》之后,被雪藏了多年的封神演员们开始展露头家,各种糟心的事儿也开始频频出现。很多封神的粉丝们甚至会怕年轻演员们的放飞自我会影响系列后作的上映。
对于乌尔善导演而言,在两部封神之间还拍了一部非常抽象的《异人之下》。这部电影口碑和票房双低,作为导演的乌尔善难辞其咎,对他的质疑、批评和各种流言再度飞起——但考虑到这部影片拍摄的周期有限,喜欢和不喜欢乌尔善的网友们对此关注度都不算高。喜欢和不喜欢乌尔善的网友们都在等待《封神 2》的票房表现:
大年初一,封神 2 票房 3.8 亿,尚可;
大年初二,封神 2 票房 2.1 亿,乏力;
大年初三之后,封神 2 票房彻底被甩开——
外界对于《封神》第二部的差评也是全方位的,剧情改编方面,画面呈现方面,叙事节奏方面等等,外界都认为是有问题的。
票房的不给力,也让围绕乌尔善导演个人的传闻开始满天飞,有些看起来很离谱的说法也有些网友认为是真的。这甚至让很多热爱封神系列的网友们担心还有没有第三部。
电影人汪海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 我的感受是,他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想法的艺术家,听劝、不磨叽、行动力强,有什么问题别人指出来,他很快就能改。至于他一直被人诟病的关于民族的那个言论,我认为他在说的是一个没有完全形成定论的学术问题,被摘引出来的也是一些片段,并不代表他认同这个东西。"
读娱君认为,乌尔善的个人口碑,和其作品的票房直接挂钩。
如果《封神第三部》能够顺利上映,并且票房达到第一部的水准,那么,乌尔善导演的个人口碑自然会好起来;如果,第三部摆烂了,围绕乌尔善的流言蜚语还会持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尔善应该就是一个 " 唯票房论 " 的导演,票房高口碑好,票房差口碑低。就是这样。
小结:
春节档已经是过去式,但对于电影人而言,无论失意的于冬,得意的思诚以及,身处深渊的乌尔善,生活还要继续,电影工作也要继续。
下一部要卖座,才是他们始终要完成的 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