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50億已到賬,成為小鵬第三股東!大眾轉型進入全面深化期,歡迎閲讀。
大眾對小鵬的入股投資已經完成,投資款超 50 億元已到賬,标志着兩家車企的深度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撰文丨 JR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面對自主新能源品牌的猛烈進攻,大眾汽車轉型步伐正在提速。不僅在近期推出 ID 家族旗艦車型 ---- 大眾 ID.7 VIZZION,還宣布在華打造新電動車平台,并且與小鵬的合作也有最新的進展。12 月 6 日,小鵬發布公告宣布,大眾對小鵬的入股投資已經完成,投資款超 50 億元已到賬。标志着兩家車企的深度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大眾和小鵬的合作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财務和股權,一個是技術合作。首先,按照協定,大眾以 7.056 億美元(約 50.52 億元人民币)的代價,獲得約 4.99% 的股份以及一個董事會觀察員席位,大眾集團也将排在何小鵬、阿裏巴巴之後,成為小鵬汽車第三大股東。另外,大眾集團與小鵬還達成一個技術框架協定,基于小鵬的 G9 車型 Edward 平台、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體,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 B 級電動汽車。
這是一個标志性事件,一個跨國車企認可中國車企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説明國内汽車市場的話語權以及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成為小鵬第三股東,大眾轉型還在加速
自小鵬汽車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堅持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以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軟體。尤其是小鵬的自動駕駛系統從 HNGP 進化到 CNGP 再到 XNGP,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借着在這些領網域上的布局,小鵬也成功打造 " 智能化 " 的品牌人設。
小鵬汽車的技術儲備,對于當下的大眾汽車而言,恰好可以填補當下的產品短板。選擇與小鵬合作,讓大眾能快速突破智能化的轉型瓶頸,同時還能向中國市場推出适合中國用户需求的產品。此次合作也表明,大眾已經意識到要想避免在和中國自主品牌的競争中的差距越來越大,只有通過合作來快速彌補之前的短板。
所以,大眾正在借助中國力量完成加速轉型。在投資小鵬之前,大眾汽車集團與地平線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與中科創達合作開發車載軟體,與國軒高科合作電池技術,并與開邁斯共同研發家庭充電、公共充電和目的地充電等場景的創新解決方案。
各種投資加碼,不難看出大眾轉型的決心。這樣的力度和廣度,不由讓轱辘哥感慨,大眾對于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的重視程度,遠比我們想象得還要深。雖然轉型前路荊棘,但大眾汽車勇敢面對挑戰,為成為用户喜愛的電動車品牌而努力奮鬥。
在與本土企業共同合作的同時,大眾還加速自研產品的推出。前不久,大眾中國官方宣布,将在三年内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新電動車平台。據介紹,新平台衍生自大眾集團的 MEB 平台,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偏好設計,特别關注電池、電驅和電機技術。新平台開發周期為 36 個月,較大眾汽車集團此前的平台開發周期縮短了約三分之一。
怎麼看都是雙赢
對小鵬來説,這是一筆相當劃算的交易。因為小鵬在此次合作中可以解決資金、品牌信心等方面問題。
據第三季度财報顯示,截至 9 月 30 日,小鵬汽車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定期存款 364.8 億元,上年末為 382.5 億元。雖然還稱不上捉襟見肘,但也算不上特别充沛。有了大眾 50 億元的注資,小鵬汽車的現金儲備更加寬裕。
同時,能與大眾這些車企巨頭合作,勢必會提高小鵬在供應鏈管理、生產線管理等多方面的水平。另外,來自國際老牌車企巨頭的認可,也使歐美消費者對小鵬的接受程度會提高。總的來説,大眾将給小鵬汽車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且小鵬汽車在業務層面也将繼續保持更多靈活性。
都説大象轉身難,對于在中國有着超 4000 萬用户的大眾汽車而言則更是難上加難。既然有些問題解決起來比較棘手,那只能靠砸錢來解決問題。大眾與小鵬的合作,是其 " 在中國,為中國 " 本土戰略的步步深入。而且,這次合作對雙方來説都算是共赢,或許能起到 1+1>2 的效果,甚至會成為其他合資車企轉型的樣本。
對比丨純粹碾壓局?榮威 D7 DMH 對比吉利銀河 L6
巨頭覺醒:豐田要做智電化轉型 " 激進派 "
行業丨廠商 11 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 30 萬有隐憂,合資嶄露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