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李想:不是理想了不起,是時代了不起,歡迎閲讀。
撰文 / 張霖郁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師 超
早幾年,恐怕沒人預料到理想會率先衝過 100 萬輛,成為首家衝線的新勢力企業。
它并不具有先發優勢。
融資不是最多,第一款車下線并未引發如潮的好評和曝光量,反而因增程路線激起争議。
當年的理想,為節省開支,連距離他們交付中心 4 公裏不到的北京車展都放棄了參展,他們僅在車展海報上委婉地邀請大家順路來交付中心看車。
2024 年 10 月 18 日,理想汽車第 100 萬輛車交付,李想作為理想汽車創始人内心不知會如何回望和評價這些過往。
在 10 月 14 日的第 100 萬輛整車下線儀式上,他説:" 今天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我想這一刻大家在此相聚,不只是為理想汽車見證,更是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中國自主品牌中高端汽車首次實現 100 萬輛下線,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不是理想汽車了不起,而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時代了不起。"
李想把 100 萬輛成功下線的原因,歸功于供應鏈協同的成果。
58 個月,從 0-100 萬輛
2018 年 10 月 18 日,理想的首款車型理想 ONE 在北京亮相。
在產品和營銷上,理想的做法區别于其他新勢力品牌,這款車只有一個配置,一個價格,沒有暗藏的選項。官宣的 42 項豪華配置以及 38 項主被動安全配置都是标配。
這是理想的產品戰略,沿用至今。
一款車演變出多個版本;豪華、科技、舒适性配置拉滿,匹配上比消費者預期略低的價格;最少的 SKU 帶給消費者以及終端銷售人員最低的理解以及溝通成本。得益于這樣的平台化策略,理想之後推出 L 系列時,更高的零部件通用率帶來了更大的供應規模,也促成了更優秀的成本控制。而對于消費者來説,這也意味着空氣懸架、智能駕駛、智能空間等一系列豪華和智能化配置都可以成為标配。
理想 ONE 是在 2019 年四季度開始交付。當時正趕上疫情,整個國内基本處于靜止狀态,店端無法銷售。
理想 ONE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交付,當時理想品牌的聲量并不像今天。
為了賣車增加新車的傳播量,當時李想本人在 2020 年 4 月 18 日晚,在北京順義的交付中心連線虎哥直播,當時他在直播賣車方面并沒有經驗,虎哥説他 " 太實在 "。
即便如此,2020 年 6 月,理想 ONE 累計交付破萬,到了 2021 年 11 月,這款車已經單月交付量破萬了。2022 年 10 月,理想 ONE 已累計實現銷量 20 萬量,這款車當年成為現象級車型,很多業内人士不明白一款售價 30 萬元以上、增程驅動,并且還拿不到相應的國家補貼,這款車竟然月銷過萬。
2022 年 10 月,理想 ONE 換代成理想 L8,理想内部重新梳理并定義了產品序列,理想 ONE 這一名字不復存在。
L9 成為理想增程 SUV 中的旗艦產品,價格在 40 萬元以上的區間;L7 和 L8 在 30 萬元 -40 萬元之間,這兩款車的區别主要在于 5 座和 6 座;2024 年新上市的 L6 則是在 20 萬元至 30 萬元之間;純電車型 MEGA 是理想在 MPV 細分市場的旗艦車型。
理想的產品始終定位在 20 萬元以上的家庭用車。
100 萬輛的產品構成裏,據汽車商業評論了解,首款車型理想 ONE 累計交付量突破 21 萬輛,理想 L9、理想 L8、理想 L7 的累計交付量分别為 21 萬輛、18 萬輛、22 萬輛。而今年全新車型理想 L6,自 4 月 18 日發布以來,月銷已經超過 2 萬輛,這一數字是很多車企多個產品才能實現的銷量。月銷穩定在 2 萬輛,不到半年累計交付突破 11 萬輛,已經成為行業公認的爆款產品。
也是供應鏈的 100 萬輛
" 昨天在現場,我很自豪,過去三年太痛苦了,無能為力,我們和供應商一起經歷過來了。" 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在媒體溝通會上有感而發,前一天是理想的供應商大會。
就像寶馬之于采埃孚、豐田之于愛信,大眾之于博世一樣,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好的合作模式最終是相互成就,共擔風險和收益。
李想本人曾經説過選擇合作夥伴的三個要求。一是細分行業的小龍頭,技術層面足夠的專注;二是創始人還在公司努力工作,不只看眼前利益;三是擁有相對健康的資本儲備。
但理想早年從 0-1 階段時,在供應鏈方面并沒有太大的選擇。他們當時寂寂無名,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行業内最好的供應商,因為第一款車要賣得好,必須要有知名零部件大廠的背書。
打造理想 ONE 的階段,為了獲得零部件大廠的供應,理想的采購老大要去介紹公司理念以及價值主張。很多頂級供應商,需要創始人或核心管理層親自上門介紹。
理想 ONE 出生的時間并不好,疫情開始時趕上交付,之後又趕上芯片荒。
當時理想 ONE 共有 180 個供應商,在保供上和其他企業一樣遇到很多困難。這一特殊時期,因外企供應商的制度限制了他們的反應速度,所以理想在那時開始布局國產化,在一些零部件的品類上,培育本土的供應商。疫情結束後,外企供應商一把手來華,中國新能源行業包括理想的活力改變了他們的認知,加上理想 ONE 的火爆,這些大廠開始願意拿出最好的政策。
理想有一套名為 " 連山系統 " 的數字化質量預警系統,匯川聯合動力是重點的試點供應商。匯川聯合動力總部位于蘇州,從 2016 年開始配套理想雙電控產品,2019 年開發了三合一電驅動橋,2021 年和理想成立了合資公司,名為匯想。
連山系統是大數據平台,把供應商的生產平台與理想的平台打通,雙方随時可以知道生產情況,一旦有問題第一時間就能夠發現。同時,連山系統接入了很多工藝參數,如果出現偏值馬上提醒,不用等出現質量問題才發現。
雙方平台的打通,需要供應商具有開放的态度以及對理想的信任,畢竟要開放自己的數據和工藝給整車廠。
理想在每一款新車的制造過程中,會對供應商提出更高的目标。比如對匯川聯合動力提出了 " 零安抛 " 的目标。安抛是指由于車輛故障導致不能行駛抛錨的概率," 零安抛 " 意味着不允許發生此類故障。
" 今年,我們把零安抛的目标納入了公司目标中。雖然從數字上看,百萬分之幾百和零似乎差距不大,但零安抛意味着我們的產品在用户端不能出現任何問題,這不僅涉及到產品開發和質量控制,而且單靠匯川聯合動力自己的努力是不夠的。這還需要理想的大數據支持和質量團隊的協助。這裏一樓有一個大會議室裏有人在開會,那就是理想汽車的質量團隊,他們每天都在工廠裏,審查我們的生產線,以實現零安抛的目标。" 匯川聯合動力乘用車銷售部副總經理張坪劍説。
他説,在質量體系和方法論方面,匯川聯合動力承認自己不如理想汽車,這就需要理想汽車來賦能他們。理想定期為匯川聯合動力的質量工程師培訓,雙方會有質量溝通。
" 理想汽車會給我們做培訓,我們也有一些新入職的質量工程師,理想會與我們合作進行賦能和培訓。這是理想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對理想的要求,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他説。
相互成就
理想一直以來被行業認為是 " 摳廠 ",他們很少把大筆資金花在品牌活動上,但對于供應商而言,據汽車商業評論了解,理想的付款周期口碑是非常靠前的,對于未能兑現的產能,理想也做出相應的賠償。
務實可能是比較中肯的評價。在與供應商的溝通中,有些供應商回想起當年對理想團隊的印象。
" 當時理想的負責人常常扛着幾十公斤重的電機來到我們公司進行标定工作。當時的工作環境比較艱苦,他需要乘坐高鐵攜帶重達幾十公斤的電機從北京來到我們這裏。這些同事如今都已經晉升為高級總監。正因為這種文化讓我們非常認同理想汽車這家企業,盡管他們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有時甚至讓我們感到有些難受,但我們非常欣賞這種務實的态度。" 一位供應商説。
匯川聯合動力當年因為沒有服務乘用車企的經驗而被傳統車企拒之門外,但從為理想提供雙電控產品到三合一電驅動橋,8 年時間,他們 2024 年上半年的業績比去年又翻了一番。
" 我們業務這幾年發展比較快,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敢把國外的這些企業做成我們的學習榜樣,因為覺得差距太大了,連追趕都不敢。得益于整車廠創新的時候我們也同時跟進,一方面是能力跟上,另一方面是速度跟上,這就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機會。" 匯川聯合動力常務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楊睿誠説。
他説,在過去的中國汽車行業,中國汽車零部件一百強當中,基本上都是非核心部件,輪胎、輪毂、内飾等企業,但現在已經有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企業出現,已經不只是中國了,而是全球前十了。他認為接下來中國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會越來越多。
随着理想汽車的產銷規模不斷擴大,理想已經逐步完成自己的供應鏈生态圈。他們與供應商之間緊密合作,相互賦能,最終彼此成就,如空氣懸架供應商孔輝、激光雷達供應商禾賽、智駕芯片供應商地平線等 20 餘家年輕的合作夥伴逐步成長為行業龍頭。
10 月 14 日那天,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低調出現在理想第 100 萬輛下線儀式上,他既沒有公開演講,也沒有接受媒體采訪。理想的幾次發布會現場,曾毓群也曾到場支持。
從 0-100 萬輛,理想完成了第一階段,同時也向行業證明了自己。
點擊閲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