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Costco中國“另辟蹊徑”做電商,歡迎閲讀。
文 | 零售氪星球,作者 | 邵 思
做電商這事兒,Costco 開市客 " 執拗 " 地不抄山姆作業。
2025 年 4 月,Costco 會員店官宣,在中國内地門店所在城市全面覆蓋同城配送,承諾主城區且服務範圍内,下單最快 90 分鍾收貨。
2019 年迄今,Costco 開市客在中國内地 6 個城市共開有 7 店。其中,上海 2 家(闵行、浦東),蘇州,南京,寧波,杭州,深圳各一家,主要覆蓋富庶的長三角以及大灣區。
圖源 | Costco 開市客到家配送小程式
"Costco 開市客到家配送 " 小程式上,公示 4 種配送到家方式:及時專送,運費 20 元,當天 9 點起下單即送;大件直送,免同城基礎運費,1-5 天送達;限時專送,運費 20 元,當日 8 點起,按會員下單選取時間送達;快遞直送,運費 12 元,當日 15 點前後下單,次日或後日送達。
反正,無論怎麼買,除了大件,12-20 元不等的運費是要付的。
早在去年底,這個同城配送業務就在寧波等城市更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目前,還在收集意見優化中 "。
01 謹慎探路的電商
線上購買已成老百姓日常的中國内地市場,Costco 中國這個被 " 千呼萬喚始出來 " 的電商業務,是一個花費數年小步探索的落地過程。
圖源 | Costco 官方
最初,第三方代運營時期。Costco 曾指定授權第三方服務商 " 挑挑購物 " 在蘇州、無錫、南通、寧波、杭州等市場探路,當日達同城配 " 滿 199 元減 10 元運費 ",快遞則 " 滿 299 元免運費 ",但 " 挑挑購物 " 上商品價格,比門店要貴 6%。
盡管,Costco 門店發貨,但 Costco 開市客對線上到家商品的質量、内容、性質或可靠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探路效果可想而知,2024 年 2 月底," 挑挑購物 " 終止服務。
随後,2024 年初,開市客 Costco 啓動自營線上業務。但線上 400 多 sku,最初只覆蓋門店 8 公裏内(299 元起送,加 20 元運費當日可達)。
一年後,2025 年初,Costco 線上業務更新。通過與順豐合作,在有門店城市全城配送,還增加了包括珠寶、黃金、大家電和數碼產品等品類。
一位小紅書網友透露,Costco 到家服務目前有 2 家配送服務商,門店 8 公裏内由美團負責;更大範圍的同城配送則由順豐提供。
02 為什麼不照抄山姆作業?
Costco 開市客目前在中國内地市場的電商,顯然,沒照抄山姆作業。
一方面,沒在門店外開靠近消費者的前置倉,采用山姆的 " 門店 +N 倉 " 模式。而是每個城市 " 店倉合一 ",門店目前承擔線上訂單的揀貨、包裝,再分别由兩家第三方物流商配送。當然,未來不排除有變化,一位業内人士分析," 現在 Costco 訂單量太小,做不起來前置倉 "。
另一方面,運費上,也沒采用山姆滿減方式(極速達商品滿 99 元免重 15KG;全城配是生鮮訂單滿 299 元免重 20KG,非生鮮訂單滿 299 元免重額度不同城市有差異),而是," 堅持合理價格,費用透明 "。
Costco 的理由是,作為獨立運營環節,Costco 開市客對配送服務成本獨立核算,采用透明化結算方式。商品不過度包裝,原裝貨盤運送,降低成本。會員下單時,可清晰了解所需倉儲、人力、物流費用。
換句話説,Costco 開市客明确地将電商的運營成本," 顯性 " 明碼标價,而不是隐性轉嫁至商品的價格。
而一位了解情況的業内人士告訴「零售氪星球」,Costco 目前的打法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中國内地市場太卷," 服務 " 一直被當成免費的附加價值。" 背後是,最初因為資本足夠大方可以補貼,後面是供應鏈體系足夠強,能從供應鏈端把這部分費用搞出來,但在 Costco 美國美國不是這個邏輯。"
其次,Costco 中國的運營能力太弱,本來就不那麼賺錢,增加到家服務後再虧,有點劃不來。而且,目前 Costco 中國的網絡還沒形成,物流成本也就無法下降。" 短時間内,是一種運營層面的妥協。"
此前,Costco 亞洲區總裁張嗣漢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Costco 開市客堅持會員制,保持毛利潤不超過 14%。
所以,Costco 運費的明碼标價,一方面避免虧損和補貼,但某種程度,也 " 彰顯 " 貫徹了會員店商品的低毛利定價,貫徹會員店原則。
但,對已習慣 " 下單即收貨 " 和被包郵 " 慣壞 " 了的中國内地 Costco 會員來説,到家業務的體驗和便利度,是一個會嚴重影響會員 " 續卡率 " 的指标。
尤其是,沒對比就沒傷害,已進入中國内地市場 20 多年的山姆會員商店,已在品牌心智占有優勢,且在線上有成熟多元的滿足本土消費者的模式。
一位山姆會員直言," 保證商品低價,另加運費,理智上覺得是對的,但身體很誠實,我連線上買菜不滿額度付 3 元郵費都覺得虧,Costco 上無論買多少都要付運費,這個不符合中國消費者心理。"
而在更多業内人士看來,"(國内電商另加郵費)大概率回不去了,這是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慣,一兩個品牌或渠道是解決不了的。"
從小紅書上一些 Costco 會員的反饋看,Costco 線上配送更新的初期體驗還不順暢,包括無法按約定時間送達,還有會員抱怨收到臨期食品。同時,會員的全國配送還實現不了。
2024 年 5 月,Costco 南京店的新聞發布會上,Costco 中國大陸區總經理章曙藴透露," 線上服務還是處于試水温的狀況。我們也不斷在做加強,補強,希望給到大家更多的便利。"
除了洞察會員,對本土化商品供應鏈的 " 改造 "、上新速度外,Costco 在内地市場,在會員非常在意的線上到家的完善上,提升的空間還很多,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讓會員們真正發現其獨特的會員價值。
在源流戰略定位咨詢聯合創始人胡亞楠看來,Costco 和山姆剛進入中國時,都是高端到不貼合民情,有一批小眾而忠實的擁趸。但對眼下的 Costco,更嚴峻之處在于,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遷,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更多玩家的湧入…… ." 中國市場不會給開市客再一個 20 年,山姆、麥德龍也不會,開市客背後的股東和投資人更不會 "。
所以,無論在預期、管理、商品以及運營上,Costco 需要盡快找到自己的平衡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