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2700點的A股,還有人覺得貴?,歡迎閲讀。
文 | 薛洪言
經濟周期底部,企業盈利下滑,常常出現越跌越貴的現象。
截至 9 月 6 日收盤,科創 100、中證 2000、科創 50 市盈率(TTM)分别為 111 倍、50 倍和 49 倍,看上去依舊高不可攀。在經濟下行、成長稀缺的環境下,動辄 50 倍的估值,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也不免嘀咕——看來指數遠沒有跌到位啊!
别説 50 倍,中證 1000 的 29 倍、中證 500 的 20 倍,投資者也不買賬。畢竟,作為公認商業模式最好的個股,貴州茅台估值跌至 21 倍,投資者依舊半信半疑,不願抄底,又怎會買入 20 倍的寬基指數呢?
作為對比,一向被認為有泡沫嫌疑的标普 500,當前市盈率也只有 26 倍,1999 年互聯網泡沫高點,标普 500 的估值也只有 30 倍;屢創歷史新高的日經 225 指數,當前市盈率則只有 20 倍。
選來選去,看上去安全的也只有中證紅利指數(6.4 倍)、滬深 300 指數(11 倍)和中證 A50 指數(15.3 倍)了。如果 15 倍也不放心,就只有中證紅利指數、滬深 300 指數能下得去手了。
問題是,縱向對比,紅利指數 2019 年至今的市盈率、市淨率分位值,均在 50% 左右,并不便宜。滬深 300 指數的歷史分位值較低,但 11 倍的絕對估值又略高一些,對于一個偏悲觀的投資者來説,似乎也沒太大吸引力。
以上,簡要梳理了主流投資者的心路歷程——看大盤指數點位,屢創新低,但若結合具體指數估值來看,又找不到完美标的。在悲觀市場情緒的裹挾下,遲遲不願動手買入。
所以,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當下 2700 點的 A 股,究竟貴不貴?
其實,貴不貴,不取決于市盈率。當我們用 PE、PB 等指标評估貴賤時,考慮的只是歷史業績。由于歷史業績已經反映在估值中,無論估值高低,均有道理。歷史業績是确定的,但已反映在當前估值中,對未來決策意義有限;未來業績充滿不确定性,但股價走勢恰恰取決于未來業績。
比如科創 50 指數市盈率 50 倍,絕不代表未來會繼續向 11 倍的滬深 300 指數靠攏,還得大跌 78%,而是市場認為,考慮到科創 50 指數未來的成長性,當前 50 倍的估值是合理的。若未來業績不及預期,那麼指數會繼續跌;反之,若未來業績比預想好,指數則會上漲。
總之,投資看的是未來漲跌,而未來漲跌取決于未來業績。未來業績是不确定的,也是主觀的,所以對于同樣的價格,有人覺得便宜,有人覺得貴,才有買賣成交。
啓示在于,任何一項投資交易,首要是評估未來業績。雖然未來業績很難預測,但也不得不做預測,若擔心看錯,可以設定保守的假設預留安全邊際。基于對未來的預測,才能評估當前估值是貴還是便宜,然後據此做出投資決策。
回到當前 A 股,上證指數逼近 2700 點。在直觀印象裏,人人都覺得便宜;究竟是否便宜,只取決于未來業績,與中國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
若接下來經濟基本面觸底回升,則 2700 點當然是便宜的;反之,若受地產下行和外需放緩壓制,新舊動能轉換不暢,經濟恢復緩慢,則 2700 點也不必然就是便宜的。
近期 A 股在 2800 點附近反復震蕩磨底,歸根結底,就是市場對經濟基本面未來走向看不清楚——過去幾個月,數據當然不好;未來幾個月,數據是向好呢,還是繼續變差呢?難以達成共識。于是,表現在行情上,就是反復磨底、窄幅震蕩。
近日,上證指數跌破 2800 點,迅速向 2700 點靠攏,表明看空者力量開始占據多數,背後反應的是市場對全年 GDP 保 5 的政策目标出現預期松動。
其實,看多也好,看空也罷,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要合乎邏輯,并做到知行合一。
若對未來經濟走勢不看好,或看不清楚,選擇置身事外,當然沒有問題,甚至也是很聰明的做法;若對未來經濟回暖充滿信心,積極看多、大力抄底,也沒有問題,也是聰明的做法。反過來,看多做空,或看空做多,自相矛盾,無論結果好壞,都是讓人迷惑的行為,也缺乏可復制性。
股權投資者本質上都是樂觀主義者。戰略上,應該繼續對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反過來講,若沒有信心,則不應參與股票投資,置身事外才是對的。
戰術上,則應敬畏市場,遠離業績邊際惡化的行業與個股,只在業績确定性好轉的行業和個股中尋找機會,提高投資勝率。
一般來説,在指數快速下跌過程中,能夠走出獨立行情的板塊或個股,大多具備基本面的支撐因素。對投資者來説,可重點關注近期抗跌的板塊;在指數下跌時跑出跑額收益的板塊,當指數止跌回暖後,往往會有更好的表現。
就本輪行情而言,7 月 22 日是一個轉捩點,上證指數跌破 2970 點的波動中樞,開始一路向下尋底。7 月 22 日至 9 月 9 日,萬得全 A、上證指數、滬深 300 分别下跌 7.54%、8.24% 和 9.78%,前期抗跌的大盤股開始補跌。
行業層面,非銀金融(0.16%)、傳媒(-0.75%)、社會服務(-1.02%)、商貿零售等板塊均取得超額收益,有色金屬(-14.43%)、電子(-12.85%)、美容護理(-12.41%)、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靠前,跌幅均超過 12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