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廈門國資投出一個芯片IPO,歡迎閲讀。
近日,SiC 外延片生產商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瀚天天成 ")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再度向 IPO 發起衝刺。
此前,瀚天天成曾于 2023 年 12 月向上交所提交了 A 股上市申請,但在 2024 年 6 月終止申請。截至目前,創始人趙建輝是公司單一最大股東,持股 29.44%;希科眾恒為第二大股東,持股 14.04%;自然人李慶華持股為 6.69%。
01 "60 後 " 創始人再次發起 IPO 衝刺
作為 8 英寸 SiC 外延晶片大批量外供生產商之一,瀚天天成創始人趙建輝是一名 "60 後 " 科學家。
招股書顯示,趙建輝今年 65 歲,在 2011 年創立瀚天天成,為公司創始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在行業内,趙建輝是 SiC 領網域的頂級科學家,專注于 SiC 技術發展研究和開發超過 35 年,是全球第一位因對 SiC 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做出重大貢獻而獲選 IEEE Fellow 的研究者。
自 2021 年 12 月起,趙建輝一直為中國廈門大學的講座教授。此前,趙建輝曾于 1982 年在中國廈門大學獲得物理學理學士學位,1988 年 5 月獲得卡内基梅隆大學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
與趙建輝一同創業的還有潘夢菡、白麗婷,後二者也是 "60 後 ",均在瀚天天成擔任執行董事。其中,潘夢菡負責協助監督日常運營,白麗婷則負責管理人力資源事務。值得一提的是,瀚天天成第二大股東希科眾恒,向上股權穿透顯示,白麗婷持股 3.7760%。
在趙建輝的帶領下,瀚天天成已實現 3 英寸、4 英寸、6 英寸和 8 英寸 SiC 外延晶片批量供應的商業化,2024 年瀚天天成通過自產和代工模式累計銷售了超過 16.4 萬片 SiC 外延晶片。
對應地,瀚天天成業績呈現增長态勢,2022 年 -2024 年營收分别為 4.41 億元、11.43 億元和 9.74 億元;同期的淨利潤為 1.43 億元、1.22 億元和 1.66 億元。
但創投日報記者注意到,2024 年瀚天天成營收較 2023 年下降了 14.8%,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外延片代工,營收從 2023 年的 2.93 億元降至 2024 年的 1.21 億元,降幅達到 58.7%。
那麼,在 2024 年營收下滑的背景下,淨利潤為何反而增長?公司在港股招股書中稱,這主要或在于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額在 2024 年比 2023 年增長 1.04 億元,研發成本比 2023 年減少 2179 萬元所致。
此外,從行業上來看,盡管瀚天天成實現了 8 英寸 Sic 外延晶片的批量供應,但其主要業務占比為 6 英寸 SiC 外延晶片。但瀚天天成預計,受 SiC 襯底價格下降影響,6 英寸 SiC 外延晶片價格,預計将從 2024 年的 7300 元 / 片,降至,2029 年的 4400 元 / 片。
由此,在市場變化的背景下,瀚天天成業績波動性可能較大。
02 科創板 IPO 啓動後 6 個月叫停
作為從科創板撤回 IPO 申請的公司,創投日報者注意到,瀚天天成存在一定的股權瑕疵。
在 A 股申報稿中,2014 年 10 月,作為股東之一的當豐科技增資入股瀚天天成時,約定了反攤薄等特殊股東權利以及相應的違約保護條款。直至 IPO 申報時,雙方仍未籤署上述投資者保護條款的終止協定。
這意味着當豐科技有權要求發行人或發行人股東收購其持有的股權,并按每年 8% 的單利計算固定收益 。
圖據 A 股招股書
此外,公司還存在一起與當豐科技相關的訴訟風險。2015 年,發行人、滿園春、當豐科技三方籤署《保本理财協定》,當豐科技以其持有的發行人所有股權為滿園春提供擔保。2021 年,當豐科技股東漢眾投資起訴相關各方,認為擔保條款無效。這一潛在風險涉及瀚天天成 4.91% 的股份。
03 廈門國資是天使投資人
在發展過程中,瀚天天成的估值持續走高。
根據港交所招股書披露,當豐科技和廈門高新投作為瀚天天成的天使投資人,在 2014 年的入股成本僅為 2.1 元 / 股。其中,廈門高新投為廈門國資,由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有限公司全資持有。
而到公司啓動 A 股 IPO 前後,在 2022 年 12 月底入股的合肥天成,其持股成本已高達 55.56 元 / 股。
到 2023 年 6 月時,上海敏申實、華錦銘嘉德、華錦煜興、江陰銀潤等新進投資人的每股成本攀至 64.78 元 -71.38 元之間。2024 年 12 月底,廈門產投炬翔芯瀚、工銀投資、廈門工融產投加注,入股成本為 64.78 元 / 股,瀚天天成融資金額高達 10 億元。
其中,股權穿透顯示,廈門產投炬翔芯瀚是廈門金圓集團旗下的企業,具有國資背景;廈門工融產投也是廈門國資與工銀投資等共同設立的基金。
可以看到,在發展中,瀚天天成一路得到廈門國資的加持。瀚天天成在廈門設有一個生產基地。2022 年 -2024 年晶圓產量達到 8.8 萬片、22.06 萬片及 14.51 萬片。但從產能利用率上看,廈門生產基地已從 2023 年最高峰時候的 93.7%,降至 2024 年的 56.1%。
對于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的用途,瀚天天成表示,以嚴謹且審慎的方式擴大 SiC 外延晶片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SiC 外延晶片研發,以提升技術能力并鞏固技術優勢。
但有投資人表示,目前,瀚天天成的核心生產設備,依然依賴境外采購。"SiC 外延晶片生產對設備精度、穩定性要求極高,公司引入的德國 Aixtron 公司制造的 SiC 外延晶片生長爐等關鍵設備,對保障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至關重要。然而,過度依賴境外設備采購,可能面臨設備供應中斷、技術更新受限以及貿易政策變動等風險。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這種設備供應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也成為其上市審核過程中需要重點考量的負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