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第九家外商獨資公募正式獲批,安聯基金實力如何?更多外資中國布局,施羅德基金“長子基金”正待面世,歡迎閲讀。
财聯社 8 月 24 日訊(記者 闫軍)外商布局國内資管的步伐穩步前行。8 月 24 日,證監會核準設立安聯基金,股東為安聯投資有限公司 ( AllianzGlobalInvestorsGmbH ) ,出資額 3 億元,出資比例為 100%。
這一批復意味着我國外商獨資公募累計增至 9 家。其中,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和剛剛獲批的安聯基金等 6 家為外資新設公募基金;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資產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等 3 家則是中外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方式轉為外商獨資公募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安聯投資母公司德國安聯集團在國内早已布局公募業務,安聯集團是國聯安基金持股 49% 的第二大股東。據悉,國聯安基金成立于 2003 年,是中國第一批合資公募之一。截至目前,國聯安基金非貨管理規模為 977.98 億元,在國内公募排名 43。此次安聯基金獲批後,安聯集團通過子公司率先在國内公募布局實現了 " 一參一控 " 格局。
4 萬億巨頭入局中國公募
外商公募 " 納新 " 持續進行,安聯投資自今年 3 月 27 日遞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申請,到 8 月 24 日獲批,前後時間不過短短 5 個月。
根據證監會網站顯示,核準設立安聯基金,對公司章程草案無異議,公司注冊地為上海市,公司經營範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私募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核準股東為安聯投資有限公司,出資額 3 億元,出資比例為 100%。
上述公告同時還要求,自批復之日起 6 個月内完成安聯基金組建工作,足額繳付出資,選舉董事、監事,聘任高級管理人員。
此外,安聯基金應當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營業執照後,到證監會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在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前,不得以該名稱對外開展業務;自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之日起 6 個月内,應當發行公募基金產品。
此外,證監會還對安聯基金提出了加強對基金業務數據及投資者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合規管理,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重要信息系統及網絡安全穩定運行等要求。
公開資料顯示,安聯投資發源于德國,截至今年 2 月底,安聯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 3.8 萬億元,提供股票、固定收益、私募市場及和多元資產投資策略,專業範疇涵蓋從發達國家到新興市場,從單一國家到全球策略,從主題到行業投資組合,公司以主動型資產管理策略見長,可以提供全球布局服務。
根據公司官網顯示,安聯投資在中國市場投資進程較早,1983 年在香港開展投資業務,并與 1985 年在推出了首個香港股票策略,到了 2011 年推出了中國離岸債券策略,在中國股票和固定收益策略資產管理規模達到 167 億美元。此外,在上海、香港、台灣均有設立辦公室。
作為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安聯投資母公司安聯集團在中國的布局更早,安聯于 1910 年就在上海設立辦事處;上世紀 70 年代末,安聯也在中國保險業恢復後,迅速與中國保險業建立聯系。
外資紛紛加快國内公募牌照布局
外商獨資布局國内資管自 2021 年破局後,蹄疾步穩推進中。2021 年 6 月,貝萊德基金就成為了首家獲批展業的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
2022 年 11 月 25 日,路博邁基金發布公告稱,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成為繼貝萊德之後,第二家在國内新設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同年 12 月,富達國際宣布,旗下的外商獨資企業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展業。
2023 年開始外商獨資公募批復進程加快。1 月 13 日,證監會官方網站發布《關于核準設立施羅德基金管理 ( 中國 ) 有限公司的批復》,正式核準設立施羅德基金。3 月 3 日,證監會核準設立聯博基金,注冊地同樣在上海。聯博基金的注冊資本為 1 億元人民币,聯博香港有限公司(AllianceBernsteinHong KongLimited)的出資比例為 100%。
此外,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完成獨資也成為一種路徑。目前已有 3 家中外合資公募通過股權轉讓方式轉為外商獨資公募基金。
2022 年 11 月 18 日,宏利金融旗下宏利投資管理從天津泰達國際手中收購了泰達宏利基金 51% 股權,成為泰達宏利基金的全資控股股東。
到了 2023 年,摩根資產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分别在 1 月 19 日、2 月 3 日相繼通過股權轉讓,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士丹利分别稱為 100% 控股的實際控制人。
争取獲得控股牌照,無一例外是對中國資管行業的看好,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此前向财聯社記者表示,過去十八年,富達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親歷者,看到資管行業的蓬勃發展。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產業的完整性、經濟的韌性,以及年輕人蓬勃成長的活力,都是富達投資中國的信心所在。
摩根資產管理香港人士表示,公司持續看多中國、做多中國,公司在其 2022 年發布的長期資本市場假設中預計,未來 10-15 年中國 GDP 平均增速仍遠高于美國、歐洲和日本。在 2019 年 -2023 年這 5 年中,中國有望貢獻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量。
聯博基金此前也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聯博集團深耕中國市場超過 20 年,如今開啓裏程碑式的新發展,将進一步依托全球投資智慧,結合本土經驗能力,助力更多投資者實現财富目标。
外商新設公募陸續進入產品發行期
外商獨資公募的陸續入場,無疑會給國内公募基金業帶來新的改變與啓發。尤其是在產品創新、投資策略創新上,外資可以帶來新的視野,促進國内資管領網域向多元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對于投資者而言,外資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幫助國内的投資者更好地投資全球不同地區、不同類别的資產,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此外,外資公募基金還有嚴格的風險管理體系,能夠有效地防範投資風險。
目前除了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資產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三家轉外商獨資的公募機構之外,新設的外商獨資公募產品發行也在加速中。
截至目前,貝萊德基金已經發行 6 只基金,其中 5 只為混合型、1 只債券型,管理規模 53.45 億元;路博邁基金已發行 2 只基金,分别為 1 只混合型、1 只債券型,管理規模為 45.25 億元,富達基金也發行了一只股票型基金,規模為 10.6 億元。此外,施羅德基金上報了一只名為施羅德恒享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公募基金產品,目前處于接受材料狀态。
作為最重要的新興市場之一和廣泛的新富群體,中國資管領網域依然獲得外商的青睐,據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範達集團旗下範達基金正在向證監會申請公募牌照,目前已通過受理,等待監管反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