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第九家外商独资公募正式获批,安联基金实力如何?更多外资中国布局,施罗德基金“长子基金”正待面世,欢迎阅读。
财联社 8 月 24 日讯(记者 闫军)外商布局国内资管的步伐稳步前行。8 月 24 日,证监会核准设立安联基金,股东为安联投资有限公司 ( AllianzGlobalInvestorsGmbH ) ,出资额 3 亿元,出资比例为 100%。
这一批复意味着我国外商独资公募累计增至 9 家。其中,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和刚刚获批的安联基金等 6 家为外资新设公募基金;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等 3 家则是中外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安联投资母公司德国安联集团在国内早已布局公募业务,安联集团是国联安基金持股 49% 的第二大股东。据悉,国联安基金成立于 2003 年,是中国第一批合资公募之一。截至目前,国联安基金非货管理规模为 977.98 亿元,在国内公募排名 43。此次安联基金获批后,安联集团通过子公司率先在国内公募布局实现了 " 一参一控 " 格局。
4 万亿巨头入局中国公募
外商公募 " 纳新 " 持续进行,安联投资自今年 3 月 27 日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申请,到 8 月 24 日获批,前后时间不过短短 5 个月。
根据证监会网站显示,核准设立安联基金,对公司章程草案无异议,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核准股东为安联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额 3 亿元,出资比例为 100%。
上述公告同时还要求,自批复之日起 6 个月内完成安联基金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安联基金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后,到证监会领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以该名称对外开展业务;自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之日起 6 个月内,应当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此外,证监会还对安联基金提出了加强对基金业务数据及投资者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合规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等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安联投资发源于德国,截至今年 2 月底,安联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 3.8 万亿元,提供股票、固定收益、私募市场及和多元资产投资策略,专业范畴涵盖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从单一国家到全球策略,从主题到行业投资组合,公司以主动型资产管理策略见长,可以提供全球布局服务。
根据公司官网显示,安联投资在中国市场投资进程较早,1983 年在香港开展投资业务,并与 1985 年在推出了首个香港股票策略,到了 2011 年推出了中国离岸债券策略,在中国股票和固定收益策略资产管理规模达到 167 亿美元。此外,在上海、香港、台湾均有设立办公室。
作为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安联投资母公司安联集团在中国的布局更早,安联于 1910 年就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上世纪 70 年代末,安联也在中国保险业恢复后,迅速与中国保险业建立联系。
外资纷纷加快国内公募牌照布局
外商独资布局国内资管自 2021 年破局后,蹄疾步稳推进中。2021 年 6 月,贝莱德基金就成为了首家获批展业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2022 年 11 月 25 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称,已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成为继贝莱德之后,第二家在国内新设立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同年 12 月,富达国际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展业。
2023 年开始外商独资公募批复进程加快。1 月 13 日,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 ( 中国 ) 有限公司的批复》,正式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3 月 3 日,证监会核准设立联博基金,注册地同样在上海。联博基金的注册资本为 1 亿元人民币,联博香港有限公司(AllianceBernsteinHong KongLimited)的出资比例为 100%。
此外,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完成独资也成为一种路径。目前已有 3 家中外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2022 年 11 月 18 日,宏利金融旗下宏利投资管理从天津泰达国际手中收购了泰达宏利基金 51% 股权,成为泰达宏利基金的全资控股股东。
到了 2023 年,摩根资产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分别在 1 月 19 日、2 月 3 日相继通过股权转让,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士丹利分别称为 100% 控股的实际控制人。
争取获得控股牌照,无一例外是对中国资管行业的看好,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小薏此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过去十八年,富达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看到资管行业的蓬勃发展。整体而言,中国经济产业的完整性、经济的韧性,以及年轻人蓬勃成长的活力,都是富达投资中国的信心所在。
摩根资产管理香港人士表示,公司持续看多中国、做多中国,公司在其 2022 年发布的长期资本市场假设中预计,未来 10-15 年中国 GDP 平均增速仍远高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在 2019 年 -2023 年这 5 年中,中国有望贡献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量。
联博基金此前也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联博集团深耕中国市场超过 20 年,如今开启里程碑式的新发展,将进一步依托全球投资智慧,结合本土经验能力,助力更多投资者实现财富目标。
外商新设公募陆续进入产品发行期
外商独资公募的陆续入场,无疑会给国内公募基金业带来新的改变与启发。尤其是在产品创新、投资策略创新上,外资可以带来新的视野,促进国内资管领網域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外资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帮助国内的投资者更好地投资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资产,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此外,外资公募基金还有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
目前除了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三家转外商独资的公募机构之外,新设的外商独资公募产品发行也在加速中。
截至目前,贝莱德基金已经发行 6 只基金,其中 5 只为混合型、1 只债券型,管理规模 53.45 亿元;路博迈基金已发行 2 只基金,分别为 1 只混合型、1 只债券型,管理规模为 45.25 亿元,富达基金也发行了一只股票型基金,规模为 10.6 亿元。此外,施罗德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施罗德恒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公募基金产品,目前处于接受材料状态。
作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和广泛的新富群体,中国资管领網域依然获得外商的青睐,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范达集团旗下范达基金正在向证监会申请公募牌照,目前已通过受理,等待监管反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