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浙商銀行與華為,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歡迎閲讀。
9 月 20 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這家通訊巨頭發布了包括場景層、模型層、底座層三層的金融大模型解決方案。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 孟晚舟表示将 " 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 ",并戰略性提出 " 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轉型 "。
就在兩天後,9 月 22 日,浙商銀行宣布與華為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定,雙方表示将在綜合金融服務、AIGC 場景應用、科技基礎設施等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事實上,早在 2015 年起,浙商銀行已與華為建立合作關系。2021 年 11 月,浙商銀行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建立起了 " 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 ",彼時就提出賦能千行百業智能更新。與兩年前相比,本次深化戰略合作的主要内容有着兩方面鮮明特點。
首先,此番合作擴容了金融大模型方向的投入,浙商銀行表示将基于華為的通用大模型技術和 AI 算力能力,合作開發适用于銀行業的產業大腦,并在此基礎上開發适用于各類銀行金融業務場景的 AIGC 應用。這在股份制銀行的大模型探索中走在了前列。
其次,此番合作深化了雙方在供應鏈金融領網域的合作。眾所周知,華為生态圈内有着數以萬計的供應商和下遊生态夥伴,再次深入該領網域的合作,足以體現華為對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的認可。
入局金融大模型
每當 AI 浪潮湧起,作為數據密集型產業典型代表的金融業,總是會被推上時代潮頭,最新的案例無疑是大模型。
自 2022 年末 ChatGPT 異軍突起,國内外科技企業迅速湧入。7 月,華為全新發布盤古大模型,金融行業大模型正是其中數個行業通用大模型之一。9 月,螞蟻集團正式發布自研金融大模型。此外,京東也對外展示了金融領網域 AI 營銷運營平台,度小滿發布開源金融大模型 " 軒轅 "," 百模大戰 " 顯露硝煙。
頭部金融機構迅速跟進。各類銀行積極部署,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金融大模型,據公開數據顯示,部分國有大行選擇與華為合作,開展相關領網域實踐應用。比如,工行正通過盤古大模型來打造工行自己的金融大模型,百億參數級别大模型已經投產;建行、交行與華為當前的合作聚焦在代碼輔助、知識檢索等場景,已經完成百億大模型部署。
總體來看,在這場由大模型引領的新一輪生產力變革中,各種新產品形态突飛猛進。大模型強大的内容理解和生成能力促進了 AIGC(生成式 AI)技術的發展,讓重塑金融業務場景成為可能。尤其以數字人為代表,其在解決金融行業營銷、客服、風控、合規等方面痛點的過程中有望帶來突破。
而在浙商銀行的案例中,打造基于 AIGC 技術的數字人正是當前重點的發力方向之一。同時,數字化投研、數字化創作與營銷等也是浙商銀行當前大模型探索的主要方向。
不過,以數字人為代表的這一系列創新應用仍然面臨着一系列痛點,包括技術門檻高,導致生產及運營成本高;技術層面上,無法真正接近人的真實自然;金融行業專業化知識要求高,數字人需要不斷更新語料庫内容并加以模型訓練,難度較大。
事實上,數字人并非是一個新概念,具有高度還原真人的虛拟形象在元宇宙概念裏早已實現,當前的關鍵是将賦予數字人以靈魂——即需要基于通用大模型,建設一個專門适用于金融行業的大模型。
在以上背景下,浙商銀行選擇與華為進行大模型探索是雙赢之舉。前者整合行業和行内數據,在大模型訓練中提供數據支持;華為在這一步中扮演的角色也尤為關鍵,建設和訓練大模型的成本和難度高企,靈活彈性的華為雲智能計算底座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算力保證,盤古大模型則提供了通用大模型的基礎能力。
供應鏈金融合作再出發
在浙商銀行與華為 2021 年的戰略合作協定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合作是一項重要内容。近兩年來,浙商銀行已與華為現有銷售體系實現對接,為眾多下遊生态合作夥伴提供了供應鏈融資服務。
在此次深化戰略合作中,供應鏈金融業務同樣被雙方高度關注。浙商銀行将為華為供應商提供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服務;繼續為華為渠道商提供采購融資服務,幫助華為強化渠道端綜合金融獲得。
事實上,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應用正是浙商銀行近年來數字化轉型結出的碩果。
所謂供應鏈金融,就是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遊中小企業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并以上下遊真實交易數據等信息做風險定價,進而為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盤活整條產業鏈,着力解決信用缺失、固定資產等抵押擔保品少、财務信息不透明所造成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不過,構建這套流程的核心是挖掘企業數據資產,但這并非易事,其所衍生出的信息不對稱、确權困難、抵質押物管理風險等問題,已成當前構建供應鏈金融體系最大的難點。銀行一方面要加強對信息的收集與管理,另一方面則是要确保信息的 " 幹淨 " 程度。
對此,浙商銀行充分運用專業化能力和數字化手段,創新應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來解決以上痛點。
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依托核心企業和上下遊企業真實交易背景,根據不同行業的交易特點和需求特性,滿足企業在采購、倉儲、銷售、分期還款等不同場景的個性化需求,打造 " 行業化 + 嵌入式 " 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通過流程重構、授信創新、技術賦能、服務躍遷四大創新手段,同時整合輸出金融顧問服務和金融級風控能力,提供全鏈條、全場景、全產品的數智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助力產業鏈穩鏈固鏈強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今年 6 月末,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已覆蓋能源、汽車、鋼鐵、建工、通信等近 30 個行業,累投超 3800 億元,服務核心企業超 2000 家,觸達上下遊客户近 3 萬户。這其中,普惠小微占比達 75%。
智慧經營理念成效初顯
浙商銀行與華為持續深化的戰略合作,包括其對于大模型應用和供應鏈金融數字化的探索,這一系列實踐背後,都與其 " 智慧經營 " 理念密不可分。
所謂 " 智慧經營 ",可以理解為浙商銀行提出的一整套數字化轉型方法論。
浙商銀行高管在 2023 年半年報業績説明會上提及,智慧經營,就是要通過綜合運用數字化科技手段、市場化的產品和工具,形成優秀的金融服務方案,實現風險可控前提下的 " 資本最節約、效益最可觀 ",實現規模、質量、效益相得益彰的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落在具體實踐路徑上,智慧經營包括智慧創收、智慧清收、智慧風控、智慧大本營、智慧獲客、智慧營銷和智慧管理七個具體層面。
以智慧營銷為例,浙商銀行就明确提到了 "AIGC" 技術,表示要 " 推進 AIGC 數字化營銷,抓緊推進數字化在遠程銀行、為客户經理減負賦能、為網點櫃員提供智慧助手等場景應用。加快運營系統改造。" 本次其與華為在大模型場景應用方面的探索,正是落地這一理念的典型案例。
同日,浙商銀行還宣布與中國太平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前者将依托太平龐大代理人隊伍,加強銀保、辦卡、理财合作模式探索,助推智慧獲客、智慧創收等的發展。
剛剛發布的中報則鮮明展示了該行在智慧經營理念下的探索成果。
中報顯示,該行上半年營業收入 332.27 億元,同比增長 4.68%,增速連續 8 季度保持股份行第一;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 77.43 億元,同比增長 11.03%,增速時隔四年重回兩位數。
同時,總資產規模達到 2.91 萬億元,較年初增長 11.1%,其中貸款較年初增長 8.40%,存款規模較年初增長 8.42%。實現營業收入 332.27 億元,同比增加 14.87 億元,增長 4.68%;實現歸母淨利潤 77.43 億元,同比增加 7.69 億元,增長 11.03%。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更新的大環境下,銀行業可以摘取的 " 低垂的果實 " 已漸稀少,浙商銀行的智慧經營理念展示了一條值得借鑑的銀行業轉型路徑。(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蔡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