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AI爆改颠覆影視二創?,歡迎閲讀。
文 | 犀牛娛樂,作者|小福,編輯|樸芳
甄嬛一言不合掏出機關槍、華妃騎着機車揚長而去、爾康端起一碗面就開始埋頭大吃……不用懷疑自己的眼睛,這些魔幻的國產劇劇情都已經在 AI 技術的賦能下成為現實。
最近幾周,這樣一批被爆改的國產影視作品片段在各個社交平台上開始病毒式傳播。各種匪夷所思的劇情切片被網友生成上傳,在社交平台上引發了不少讨論。
而犀牛君發現,被爆改的對象并不局限于《甄嬛傳》《水浒傳》《紅樓夢》《西遊記》這種經典老劇,就連正在熱播的綜藝《再見愛人 4》也成了新鮮素材,被網友拿去高光橋段爆改玩梗。
這不由得讓我們回想起了當年 " 剪刀手 " 們還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時代。遠的不説,拿 AI 爆改去替代二創剪輯,或許還真有那麼點可能性。
影視二創 AI 造
傳統二創剪輯和影視行業可以説是相愛相殺了許多年。
曾經的網友們為了挖掘喜愛的作品或演員,用愛發電剪輯出了各類二創視頻。高能混剪、純淨 cut、爆笑片單、濃縮解説,二創視頻包羅萬象,幾乎能夠滿足任何觀眾的訴求。
在過往很長時間裏,二創都是影視行業的洪水猛獸。影視從業者一度輕視二創,将拿原創影視素材 " 再加工 " 的行為視作盜版、侵權的滋生地。
然而随着互聯網發展迭代,短視頻平台異軍突起,巨大的流量誘惑和二創的積極反饋讓越來越多從業者、平台意識到了二創的價值。無數事實證明,好的内容永遠會吸引閱聽人,二創不僅不會埋沒好作品,多數時候還能為長視頻作品錦上添花。就這樣,長視頻平台陸續與二創和解,主動向短視頻平台遞出橄榄枝,開啓了長短聯合的二創時代。
如今,來自各種影視内容的二創剪輯已經遍布在各大長短視頻平台,更作為影視宣發的常規手段之一運用在項目開發的各個階段。
AI 生成二創和傳統影視二創相比,主要差别在于應用難度。
相較傳統二創視頻,AI 生成二創的玩法更加多元。用户僅需要輸入生成指令便能通過 AI 工具在原素材的基礎上創作出新的視頻,無論是視頻内容還是音頻劇情,只要喂給 AI 一段視頻,萬物皆可爆改,改法上不設限。
與此同時,AI 生成二創還有個非常顯著的優勢——制作門檻極低。用户甚至并不需要學習專業剪輯知識、建立影視創作思維體系,只要有一個念頭,就能通過 AI 工具轉化成完整視頻。
而最近以來 AI 爆改視頻之所以頻繁湧現,主要還是得益于今年一批 AI 視頻生成工具的上線。早在今年 6 月,快手旗下可靈 AI 和字節跳動旗下即夢 AI 便率先上線,另外還有海螺 AI、豆包 AI、清影、魅臉、可顏等一批國產 AI 生成模型也在近期集中推出。
伴随這些新產品而來的便是大批普通用户的加入。網友們紛紛将經典劇集作為探索 AI 生成的抓手,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這波爆改二創潮流。
與此同時,也有一批聞風口而至的用户已經開始摸索轉型 AI 視頻博主,專注于利用 AI 工具生產視頻,吸引流量,甚至有部分博主率先加入賣課行業,搶先挖掘 AI 視頻的商業潛力。
誰來保障權益
不過先别急着暢想 AI 爆改影視二創的應用前景,AI 二創究竟能不能成為新的風口還有待商榷。
以前文所述 AI 二創博主為例,現階段看來,這些博主的引流能力還僅限于單支視頻,還未能建立起可持續性的優質内容生產機制。
而且對于這些想要長期應用 AI 工具生產二創視頻的用户來説成本也不算低,在結束試用後,AI 視頻生成工具的付費會員費用基本都在每年 500 元以上。除非有意長期生產内容,否則該定價區間很難留住輕度用户。
而由于 AI 相關内容缺乏監管,目前 AI 影視二創仍然處于内容規範的灰色地帶。
一方面,針對 AI 生成内容的版權問題,自 AI 生成工具誕生以來一直處于争議之中。AI 創作是否擁有版權、又是否侵害版權,在目前國内的法律體系下還無法明确界定。
對于影視作品來説,盡管前兩年許多版權所有方平台已經解禁了相關短視頻平台的二創授權,這種授權的界限是否囊括了 AI 生成爆改,授權後的使用限制,都是需要逐步細化解決的。
二創的界限被拓寬了,遊戲規則也應該重新制定。
另一個方面便是内容導向。
适度娛樂能夠帶動氣氛,增加網友傳播興趣,過度娛樂則會對原作内容起到反作用。目前在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部分不良導向的 AI 生成視頻,令部分網友感到不适。在日前央視網文娛針對 AI 爆改發起的調查中,認為不尊重原作的網友占比僅次于 " 接受适度玩梗 "。
低門檻和高自由度決定了 AI 生成二創具備更容易因玩梗尺度而遭受審判。娛樂與惡俗間的界限如何界定,只能交給諸位網絡判官。
當然,若是對于那些并不熟知 AI 生成視頻或是辨别能力不強的用户來説,光是它的真假難辨、" 深度偽造 " 就足夠讓人頭疼了。
輕微一些的後果,無非是讓網友分不清官方剪輯還是網友二創。而嚴重一些,若是哪一天真因為以假亂真被網友誤信或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傳播,滋生出了網絡謠言,對于本是為了影視作品添彩的二創視頻來説就是過猶不及了。
在新技術誕生時,我們還未來得及感受到爆發式的變革,新事物往往已經潤物細無聲般進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大銀幕上的 AI 技術拍攝,到短視頻平台上的各式 AI 生成視頻,AI 影視時代來得比我們想象中更快。
然而歸根結底,眼下 AI 爆改影視的爆紅更多還是源于新事物產生時廣大網友出于好奇的探索。AI 技術本身無錯,只是若想更好地去發揮 AI 技術的作用,不光需要等待法律法規持續完善,平台和創作者們也需要及早找到與新技術雙向奔赴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