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埃安下滑11%!廣汽集團月銷量來了,歡迎閲讀。
4 月 3 日,廣汽集團發布 2025 年 3 月及 2025 年前 3 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2025 年 3 月廣汽集團銷量為 17.39 萬輛,同比下滑 3.01%;年内累計銷量為 37.12 萬輛,同比下滑 9.42%。其中,3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3.34 萬輛,同比下滑 0.72%;年内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 6.68 萬輛,同比下滑 6.46%。
細分品牌來看,在合資品牌中,廣汽本田 3 月銷量為 4.79 萬輛,同比下滑 8.86%;年内累計銷量為 9.27 萬輛,同比下滑 20.73%。相比之下,廣汽豐田的表現則相對比較好些,3 月銷量同比增長 5.54% 至 6.86 萬輛;年内累計銷量同比增長 3.55% 至 16.16 萬輛。
以往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憑借雅閣、凱美瑞、漢蘭達等車型迅速崛起,并為廣汽集團帶來了豐厚利潤的日子已成過去式。當前,不管是廣汽本田還是廣汽豐田亦或者其它合資日系品牌,主要銷量來源還是要依靠燃油車帶動,但伴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燃油車市場規模逐步縮小,新能源轉型步伐相對緩慢的日系合資品牌銷量急劇下滑。
接着再來看看自主品牌,廣汽埃安和廣汽傳祺曾被視為是廣汽集團未來發展的 " 雙子星 ",被寄予厚望,不過,進入 2025 年以來,兩者也沒有過多亮眼的表現。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品牌,3 月廣汽埃安新能源銷量為 2.47 萬輛,同比下滑 11.49%;年内累計銷量為 4.71 萬輛,同比下滑 3.61%。目前,埃安在售車型包括 AION S、AION Y、AION LX、AION V、AION RT 等車型,雖然旗下產品眾多,但在比亞迪、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不斷推出新車型的大背景下,廣汽埃安也面臨巨大的競争壓力。今年 2 月 28 日,廣汽埃安全新車型 AION UT 正式上市,共推出 5 款車型,售價區間為 6.98 萬元 -10.18 萬元,至于該車能否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很快也将有答案。
3 月廣汽傳祺銷量為 3.25 萬輛,同比下滑 2.25%;年内累計銷量為 6.92 萬輛,同比下滑 19.00%。3 月 30 日,廣汽傳祺旗下中大型 SUV 車型——傳祺向往 S7 上市,該車基于廣汽傳祺 EV+ 新能源平台打造,共推出 6 款車型,指導價區間為 17.58 萬 -22.98 萬元;上市限時價 16.98 萬 -22.38 萬元,享受國家置換補貼後售價格區間 15.48-20.88 萬元,動力上将搭載 1.5T 插混動力系統,提供智能四驅系統及高階智駕系統,是廣汽傳祺首款搭載高階智駕系統的傳祺車型,預計後續或能帶動廣汽傳祺銷量增長。
除上述品牌外,被廣汽集團銷量快報劃歸為 " 其他 " 一欄的廣汽日野和合創汽車 3 月銷量僅為 278 輛,同比下滑 58.57%;年内累計銷量為 414 輛,同比暴跌 82.13%,跌幅尤未明顯。
從銷量數據來看,進入 2025 年以來,廣汽集團旗下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表現都不容樂觀。據《汽車行業關注》統計,今年前 3 月,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兩家合資車企銷量占廣汽集團總銷量的 68.54%;而廣汽埃安和廣汽傳祺僅占總銷量的 31.35%。也就是説,目前廣汽集團主要的銷量來源還是要依靠合資品牌,但兩家合資車企在轉型速度明顯滞後,導致在集團的份額也有所縮水,這也是廣汽集團銷量有所下滑的原因之一。
目前國内眾多自主品牌和新勢力車企均加速在新能源領網域發力,并推出更具市場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廣汽集團也處于轉型陣痛當中,只不過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轉型速度明顯滞後。對于廣汽集團來説," 如何推出更具市場競争力的車型,止住銷量的下滑 " 仍是其需要重新惡補的課題,尤其是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合資品牌的市場地位已逐漸被自主品牌替代,燃油車市場正被新能源汽車市場蠶食。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