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為什麼我們總是做出自私的選擇?,歡迎閲讀。
《更新書堂》· 第 440 篇
内容來源 | 本文摘編自中信出版社出版書籍
《人性的博弈》,阿明 · 福爾克著
責編 | 若風
第 8196 篇深度好文:5434 字 | 14 分鍾閲讀
生活總是讓我們面臨道德上的艱難抉擇,它要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在對與錯、 善與惡、利他與利己之間做出抉擇。
我們是否願意幫助他人,是否願意為需要幫助的人捐款,是否願意關心全球氣候,是否願意真誠地與他人合作?自私與善良總是在我們内心相互較量。
盡管我們實際上堅信 (或至少願意相信),我們都是正直的人,但我們經常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與公共利益背道而馳的決定。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出自私的決定?如何引導大家做正确的事?《人性的博弈》這本書試圖揭示這兩點,書中闡述了道德選擇的復雜性,同時為如何在世俗壓力和道德願望之間找到平衡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那麼,究竟有哪些機制和原因在影響我們,讓我們總是做出自私的選擇?
一、成本與收益
一個問題:是獲得 100 歐元,還是拯救一個人的生命?
這個抉擇恰恰體現了利他主義和道德行為的一貫特點,即:平衡 " 一件好事 " 的收益和相應的成本。這個平衡适用于所有與道德有關的行為。
道德行為依循成本和收益的平衡,這一事實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從根本上難以做一個好人。
如果道德行為無需成本,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超級道德楷模。
如果不耗費大量的金錢、時間、精力和注意力就可以做好事,那麼我們肯定十分樂意做好事,三天兩頭地做好事。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一般來説,做好事并不是沒有成本的。而人們必須決定是擔負起成本還是保護自己的利益。
以 " 拯救者研究 " 為例,道德行為的成本表現為被試放棄的金錢數目,拯救生命要花費 100 歐元。成本,就是一個人為了做一件好事而自願做出的任何犧牲。
為一個善意的目的捐款時,成本就是從賬户上轉給某個組織的金額。
而有一些行為的成本,則是行動者本人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注意力,像參與志願者工作(如擔任消防志願者),探訪老人和病人,參加義務社會年,輔導家庭作業或者致力于幼兒教育,反對氣候變化,參加街頭慶祝活動或足球俱樂部,等等。
因為投入這些活動之後,行動者就沒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去做其他也許主觀上更讓人愉快的事情了。
" 成本 " 不僅包含出錢造成的直接成本,而且還包括放棄一些可以帶來更大快樂的活動。
人們在何種情況下更願意實施道德行為?在何種情況下更願意維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如何權衡利弊以采取行動?
這不僅取決于我們對善惡的認知,還取決于這個行動會在多大程度上損害我們自身的利益。
道德和自身利益之間根本性的目标衝突對于理解道德行為至關重要。我們的行為總是在同時追求不同的目标,這一事實導致了道德和私利的衝突。
我們不僅追求自身在物質上的好處和其他私利,同時也考慮他人的利益。
這兩種動機深深刻在人性之中, 都是在進化過程中不斷強化的本能。
一方面,利己主義幫助人類個體克服阻力、堅持立場;另一方面,利他主義也在人類發展那些學會了合作的群體比其他群體更具優勢。
可以説,進化把自身利益和親社會的合作行為聯結在了一起。
二、對自己形象的關注
對正面形象的渴望可以從兩方面解釋這個問題。一方面,為了樹立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印象,我們願意做好事。
我們尋求認可和贊美,因此行為舉止會依循通行的道德準則。
然而,依然是同一個動機,能夠解釋我們為什麼不願了解具體情況,為什麼樂于裝傻,為什麼轉頭看向别處,為什麼閉上眼睛。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主動回避那些在道德上受到挑戰的情境。
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一個良好的形象,盡管那一刻我們實際上是自私自利的,但我們可以躲在無知的背後,或者躲在我們根本沒有違背道德的説辭背後。
我們保護自己,并對自己説,我們其實是高尚的。
我們身上的善良與邪惡總是在持續鬥争。一方面,我們想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現得像個好人。但是邪惡卻用各種各樣的誘惑。
比如金錢或物質利益、工作中的特權、社會聲望及其他利益 來引誘我們。而放棄這些好處是體面和道德需要付出的代價。
涉及真相時,每個人都明白:與 " 不説實話 " 相比," 撒謊 " 會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覺知。
不説實話時,您還可以辯白,説:" 好吧,但我沒有撒謊。" 例如:您把車開出停車位時刮 傷了另一輛車,您選擇駕車離開,沒有給受損方留下任何信息, 如果受損方問 " 您刮傷了我的車嗎?",而您予以否認,這兩種情況下您的感覺是不同的。
比起主動撒謊,人們會覺得沉默、幹脆什麼都不説問題不大,但實際上兩者沒什麼區别。
同時,在争取别人認可的過程中表現出不道德的行為,是無處不在的現象。
在體育界、學術界、新聞界如此,在商業領網域、管理領 網域和政治領網域也是如此。工程師希望證明某些事的可行性,致力于改進地雷或化學武器,甚至開發欺詐性柴油關閉裝置。
同樣的道理,在公司裏,管理層想要展示他們能夠控制成本,可以開發市場,并培養優秀的人才。官僚和行政人員也受到雄心和道德之間的對立的影響。
人們的行為可能會產生一些在道德上值得商榷的後果。只要你有意願,就可以毫不費力地了解可能產生的後果。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由你自己決定。
三、情緒與感情
情緒對我們是否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為發揮着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相信,我們的行為是有根據的,是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的理性行為。但理性并不總能指導行為。
過去 25 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指導我們行為的往往是情緒、興奮程度和情感。
在親社會行為的背景下,情緒往往會引導我們去做一些我們本不想做的事情。理性往往在時間上滞後于行為,然後會努力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并使其合理化。
同時,情緒狀态會影響道德價值判斷。在懷有厭惡情緒時,有可能做出更具批判性的判斷。
負面情緒和過度興奮也會促使人們實施最醜陋、最不道德的行為之一——性暴力。
很不幸,家庭暴力在我們的社會中屢見不鮮。根據德國聯邦政府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的數據,大約每 4 名婦女中就有 1 人至少遭受過一次伴侶的身體暴力或性暴力。
同時,嫉妒會使我們變得不道德。所有人都嫉妒 " 上等人 ",就是那些長相俊美、事業有成的人,他們在生活中(應該)是文雅的、自信的。
人們嫉妒那些深谙成功之道并能運用以及最終獲取成功的人,他們似乎能毫不費力地将财富、健康、權力和幸福聚集到自己身上。
這讓所謂的 " 落後者 " 感到自己處于不利地位而且得不到尊重。這種生活在陰影中的挫敗感會激發了嫉妒,然後是憤怒,甚至是仇恨。
當涉及道德困境時,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最著名的實驗 -" 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出自哲學家菲利帕 · 福特的思想實驗:
假設一輛電車失去了控制,有可能碾過電車軌道上的五個人。人們有機會将電車轉向旁邊的軌道,在旁邊那條軌道上只有一個人,轉向後,就不是主軌道上的五個人,而是一個人被電車碾軋,并且死亡。
為了救五個人而讓電車轉向,從而導致一個人的死亡,從道德上講正當嗎?不管如何抉擇,最後都會導致至少一人死亡。
電車困境中的決定被用來區分兩個核心道德範疇:功利主義的道德觀念關注的是後果,康德開創的倫理學關注的是對與錯的問題,不考慮後果。
因此,功利主義者會改變電車(或捐款)的去向,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 " 只有 " 一個人死亡,如果不幹預,則會有好幾個人死亡。
另一方面,康德主義者通常認為不應幹預,因為從道德的角度來講,殺死一個人從根本上是錯誤的,無論這一決定是否使更多人免于死亡。
生命無價,不能 " 換算 " 成任何東西,也不能與另一條生命進行 " 換算 "。
在研究中,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功利主義者。
道德行為會讓我們快樂嗎?在做出親社會決定的那一刻,我可能感覺良好,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但這種感覺能持續多久呢?也許衡量的只是短期的情緒變化,而不是幸福感的穩定變化。
人們一貫做好事,只是因為做好事能讓我們快樂,這種説法太美好了,美好得不現實。
親社會行為帶來的道德結果會對許多人的幸福感至少產生微小的積極影響。這是一種短期 的情緒效應。
一段時間後,得到一筆錢的喜悦,也就是私心得到滿足的喜悦,似乎壓倒了做好事的快樂。
情感是我們行為的核心,包括我們的道德行為。它不能取代我們對是非對錯的權衡和思考,但會促進或阻礙我們做好事。
因此,在您做出具有深遠道德意義的決定之前,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态。
四、互惠與合作
積極互惠所指的行為方式是,别人對我公平、友好,而我也對他們和善、友好、積極配合。
消極互惠是指,當别人對我做出不友好或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就對他們進行制裁和懲罰。
因此,這兩種形式的互惠都是有條件的行為,這意味着,我的行為,是對我在他人處的體驗和經歷所做出的回應。
因此,在什麼條件下人們會表現得易于合作、公平或道德?對于我們提出的這一問題,可以再增加一個核心條件:
人們的行為取決于他們周圍人的行為。無條件的利他主義不問 " 别人 做什麼 ",而互惠行為則不同,它向來是對所經歷的或至少是所預期的事情做出反應。
我們甚至可以説,世界上最能摧毀人們的公平、友善或合作意願的,就是遭遇别人不公平、不友善或不合作的對待。
與此同時,我們也承受道德上的壓力,當别人對我們做出友好的舉動,我們也應以同樣友好的姿态來回應。例如,别人邀請我們共進晚餐,我們也要回請他。
總之,我們的行為是好是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别人待我們是好是壞。我态度和善的前提是,别人也态度和善。
互惠行為在勞資關系中的應用尤為有趣,相關性也特别大。
一方是老板,他從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希望員工盡可能多地工作,但工資卻盡可能低,因為支付工資會減少他的利潤。
另一方則是員工,他們希望少幹活多掙錢。互惠的行為動機在這裏也發揮了作用。
商定的工資越高,選擇的工作成效就越高,優質的工作成效換來公平的報酬。工資與工作成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意味着,工資高時比工資低時,他們的利潤更高。
不公平的行為不僅會降低人們的積極性,還會對幸福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從而破壞潛力巨大的積極性和幸福感。
這對公司和組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公平對待他人、尊重他人不僅是體面的,也具有特殊的經濟意義。公平問題就是效率問題。想要員工高效工作,就需要公平對待雙方。
當别人對我們好時,我們更容易成為一個 " 好人 ",而當别人對我們不公平或不合作時,我們就很難成為一個 " 好人 "。
當别人善待我們時,我們會更努力地工作,捐款更多,給更多的小費。同時, 我們也會懲罰那些對我們不公平的人,無論是在實驗室還是在工作崗位上。
五、組織與市場
為什麼人們在群體中較少表現出道德行為?這有幾個原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個動機尤為重要,那就是行為人是否是 " 關鍵人物 ",他或她的行動是否對事情的進展起決定性作用。
假設我們認為已經有人在組織提供幫助,那麼我們的幫助就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或起決定性作用的了,我們是否也提供幫助根本沒有區别,我們不是關鍵人物,我們的幫助沒有意義。
如果一個組織想要确保取得對社會負責的效果,就應該:将責任賦予每個個體。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一切由他自己做主。
他不能隐藏在别人的決定之後,而是要意識到自己舉足輕重,相信自己是決定事件的關鍵人物。這正是我們社會中許多以分工為基礎的工作流程中的問題所在。
為什麼市場讓我們在道德上無動于衷?在市場中,個人從來都不是關鍵人物,個人不能通過自己的決定來改變結果。總會有人取而代之、填補空白。
如果我不生產或銷售,就會有别的人來做。如果有消費者在肉類櫃台前購買了廉價但以不符合動物福利标準的方式生產的豬頸肉,他可能會良心不安。
但他可以對自己説:如果我不買,也會有别的人來買。同樣的事情也會在翻找特價 T 恤的促銷台前、在擺放着不公平咖啡的貨架前,或者在不在乎過度捕撈海洋資源的魚類櫃台前重復上演。
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聽到同一個強大且令人信服的論點:如果不是我,那就是别人。這就是市場的硬邏輯。
六、情境與個性
人類的行為基本上總是可以追溯到兩個決定性因素。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以及這個人的個性。因此,一個人的行為有多好或有多壞,總是取決于個性與情境的相互作用。
我們祖先的遷徙史會對我們今天的行為產生影響。至少有兩個原因。
首先,共同的歷史和共同的生活狀況會 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态度。這段共同的歷史越長,即我們與另一個 群體分離的時間越短,我們就應該越相似。
其次,我們的行為也有遺傳因素,早期分離的群體的基因庫與後來分離的群體的基因庫是不同的(由于遺傳漂移或選擇壓力的作用)。
除遺傳距離外,還包括語言距離,語言距離的形成同語言進化的歷史有關。
我們生活的環境,尤其是童年和青少年的經歷也是影響我們親社會性的發展。
我們在整個人生中,尤其是在人生的起步階段,都是通過觀察、模仿事物以及模仿身邊人的行為來學習的。
為兒童提供一個親社會的榜樣,對親社會态度的形成產生有利的影響。
性格的差異也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做出親社會行為。因此,一個人的行為有多好或有多壞,總是取決于個性與情境的相互作用。
即使有很大的好處誘惑人自私,利他主義感較強的人也會抵制誘惑,努力做出高尚的行為。
利他主義者關心他人的福祉。如果利他主義者能通過自己的行動給世界帶來 好處,那對他來説意義重大。
相反,利己主義者則主要考慮自己利益,即使他可以輕松完成一件英雄事迹,他也不會去做。對于其他人的情況,他并不關心。
自私與善良,成本與收益,良好的社會形象,情緒和情感等,都是影響我們做決策的重要因素。
《人性的博弈》這本書中,作者基于大量實驗,結合實驗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多學科視角,對人們的決策需求及背後成因做出細致剖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弱點、局限,并提供改變策略,引導人們更好地做出正确的決策。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