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米哈遊的困境:《原神》跌倒,《星鐵》吃飽?,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陳橋輝
新鋭遊戲廠商米哈遊今年重磅推出的手遊《崩壞:星穹鐵道》(《星鐵》),正在遊戲市場中大殺四方。
未上線之前,《星鐵》全球預約量就已經達到 3000 多萬次。遊戲上市首周,在全球移動市場的下載量達《原神》上市同期的 1.6 倍,收入達到《原神》同期 1.3 倍。
據 Sensor Tower 最新報告顯示,今年 5 月,《星鐵》收入為 4 月的 3.4 倍,超過《原神》,成為米哈遊旗下收入最高的手遊產品,一舉奠定了米哈遊 "《原神》+《星鐵》" 雙子星產品格局。
然而,就在《星鐵》強力吸金的同時,也對 " 同胞 "《原神》造成了一定影響。
根據七麥數據顯示,4 月 26 日《星鐵》上線當天,《原神》在 App Store 的各榜中排名下滑。另據遊戲調研機構 Gameage 發布《崩壞:星穹鐵道》的首份調研報告顯示,《原神》玩家中,有超過三成在同一期間内玩《星鐵》,用户重合度較高,本質還是老用户在貢獻大部分營收流水。左右互搏,這顯然并非米哈遊希望看到的局面。
圖注:《原神》在 App Store 中各榜單的排名變化,來源七麥數據。
" 做完今日的每日委托,就去玩《星鐵》,裏面還有好多任務沒完成 ",一位《原神》的老玩家在遊戲群裏説。
《星鐵》因為其回合開放制的遊戲機制,以及新劇情下帶來的新鮮感,逐漸成為了玩家中的新寵,甚至一些玩家認為,每天只玩《星鐵》,不玩《原神》也不是不可以。
雖然,希望再造《原神》神話的米哈遊成功了,但這種成功或許并不是他們想要的——《星鐵》影響了《原神》的活躍度和營收,旗下的雙子星產品左右互搏,當下的米哈遊需盡快破除迷局。
《星鐵》崛起,《原神》下滑
毫無疑問,米哈遊是當前國内最成功的遊戲公司之一,不僅打造出風靡全球的《原神》,還有着隐約能比肩《原神》的新遊——《星鐵》。
憑借兩款遊戲的加持,米哈遊營收流水也在不斷高漲。根據 Mobilegamer.biz 數據顯示,米哈遊位列 6 月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第三名,《星鐵》為 8990 萬美元,《原神》為 5190 萬美元。在國内,僅次于騰訊遊戲。
就此,米哈遊打造出了可以媲美騰訊 "《王者榮耀》+《和平精英》" 的雙星遊戲產品。雙子星遊戲產品的出現,讓米哈遊有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星鐵》自上線之後,在營收流水上,一直蓋過《原神》。一位《星鐵》的運營人員向 Tech 星球直言:" 我們自己都沒想到,開局之後會獲得這麼好的成績。"
不過,與《星鐵》在今年的高光相比,《原神》在營收流水和熱度上出現了下滑的趨勢。Mobilegamer.biz 數據顯示,2 月份,《原神》的全球收入還是 1.12 億美元,到了 6 月,已降至 5190 萬美元,5 個月的時間,收入下滑超一半。
不止收入,《原神》的熱度也在下降。Tech 星球從原神官方在 B 站發布的視頻浏覽量和評論量發現,今年原神的熱度和往年出現巨大落差。往年的視頻浏覽量剛發布出來會高達百萬浏覽量,甚至出現千萬浏覽量,而今年很多視頻的浏覽量已降至百萬以下。
圖注:《原神》B 站官方在去年(右圖)和今年(左圖)同期的視頻浏覽量和評論數對比。
造成《原神》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原神》在過去幾個月處于 " 版本長草期 ",即沒有過多新角色和新遊戲地圖,無法在運營上去吸引用户持續的玩遊戲和消費。
還有一個原因,或者可以被視為是最主要的原因,即《星鐵》的遊戲風格和玩法,與《原神》過于接近,甚至在部分玩法上優于《原神》,無法避免的對《原神》形成了衝擊。
遊戲媒體《GameLook》分析認為,《星鐵》首月高收入背後真相是:從三方監測數據來看,《原神》超 1/3、甚至接近一半的收入貢獻給了《星鐵》。
前所未有的左右互搏
《星鐵》的出現,雖然讓米哈遊吃到了當前遊戲市場的紅利,但無疑也對《原神》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外界對此評價道:《原神》" 跌倒 ",《星鐵》" 吃飽 "。米哈遊正在經歷前所未有左右互搏的兩難局面。
創意脱胎于《崩壞 3》(米哈遊在 2016 年上線的一款角色扮演類遊戲)的《原神》,在機制上和前者大不相同。但是,前者是一款開放世界類型的遊戲,而後者一款純回合制的遊戲,這讓《原神》的出現并沒有對《崩壞 3》造成太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原神》将目标用户擴展到全球市場,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與用户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的《崩壞 3》形成差異,因此兩者的用户重疊度相對較低。最終,《原神》在後期獲得了遠超于《崩壞 3》的用户量,填補了米哈遊在遊戲市場上的空白。
而此次上線的《星鐵》恰恰與以往不同。《星鐵》和《原神》雖然是兩款獨立的遊戲產品,但是機制和風格卻驚人的相似,競争關系凸顯。
内部對于《星鐵》的期望非常高。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星鐵》員工告訴 Tech 星球:" 無論是二次元遊戲玩家、中國遊戲業界還是米哈遊自身,都對《星鐵》的首月實際營收流水非常關注。關注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知道《原神》的成功是短暫的還是可持續的。如果《星鐵》能夠與《原神》媲美,對整個遊戲行業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相當于不僅僅是原子彈,而是氫彈級别的影響力。"
這位員工補充道,《星鐵》的強勁表現,也讓米哈遊給予了更多的資源傾斜,比如原本給《原神》的投放資源,會分出一部分給《星鐵》。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之前在地鐵站中《原神》的宣傳海報随處可見,如今都換成了《星鐵》的廣告。随着米哈遊對《原神》宣傳力度的下降,入坑《原神》的玩家的數量減少勢必在所難免。
此外,《原神》經歷 3 年的發展後,部分痛點也一直被用户所诟病,成為老玩家轉戰《星鐵》的因素。
一位 60 級的《原神》老玩家向 Tech 星球吐槽:"《原神》的任務難度還能接受,根據任務指引大抵能磕磕絆絆完成。而《原神》的地圖探索則不一樣,要是不跟着外界的攻略走,永遠不知道哪些地方的探索沒完成,失去了開放世界原有的探索自由的初衷。"
" 每次都有官方調查問卷,自己每次也都認真作答,提出修改意見,但後續版本并沒有新的變化,反而是《星鐵》改掉了原神幾乎所有痛點,我有朋友就打趣道,《原神》調查問卷全優化到《星鐵》上去了 ",上述遊戲玩家繼續補充道。
短時間看,《原神》和《星鐵》的競争關系仍将存在。
如何差異化破局?
《原神》仍然是米哈遊的旗艦產品,在米哈遊中的首要地位毋庸置疑。
《原神》的活躍度和營收流水都出現了下滑,除了來自《星鐵》的因素外,還包括版本進入了 " 長草期 ",缺乏新意。在 3.6 版本後,《原神》只是在活動上做出新的策略改變,而對流水帶來巨大影響的卡池并沒有過多的變化。
眾所周知,《原神》的卡池流水,和人氣角色以及新角色高度綁定,所以在 3.6 版本後,除了增加一個新五星角色外,基本都是推出老角色卡池,導致最近幾個月的卡池流水都不太理想。
随着 4.0 大版本的臨近,《原神》的下滑态勢或将會有所緩解。4.0 作為《原神》世界觀的一個大版本,将迎來遊戲世界内的第 5 個國家——水國 " 楓丹 ",會有全新的劇情、角色,以及水下玩法,将會吸引玩家回歸,拉升消費。
除了新版本、新玩法機制的改變外,米哈遊對《原神》的渠道正在進一步拓寬。此前,Tech 星球曾獨家披露過,美團 APP 正在測試《原神》入口,這也是《原神》在網域外為數不多的獨立入口,從《原神》在美團 APP 上推出新入口的動作可以看出,米哈遊正在為《原神》需求新的渠道,吸引泛二次元遊戲用户。
另外,《星鐵》與《原神》未來或采取差異發展策略。一位接近米哈遊的人士向 Tech 星球透露,内部其實注意到外界對《原神》和《星鐵》之間的競争的説法,未來,《星鐵》會将重點放在國内的二次元回合制遊戲賽道上,通過玩法、營銷等方式的改變,争奪這塊市場,與《原神》形成獨立賽道上的雙軌發展,真正形成雙子星產品。
遊戲行業人士則認為," 我們并不能預期《星鐵》像《原神》一樣成為爆款常青樹,只能稱其為生命周期穩定的泛二次元產品。《星鐵》作為《崩壞》IP 的衍生,其本身出發點便是與《原神》競争,尋求突破的一款新二次元回合產品。"
《星鐵》和《原神》雖然在短時間内,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競争,但未來,米哈遊能否為兩款遊戲制定更加明晰的差異化路線策略,能否将這兩款遊戲打造成比肩甚至超越騰訊遊戲的現金牛產品,就要看米哈遊如何破解左右互搏的困局了。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