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石化寧德時代的10000座換電站,究竟意味着什麼?,歡迎閲讀。
正處在年報季當中的新能源行業,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大事發生了。今天,有一則新聞足夠炸裂!4 月 2 日,趕碳号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獨家獲悉,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今天在北京籤署產業與資本合作框架協定:
雙方将全面深化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以 " 產業合作 + 資本合作 " 的方式,攜手構建全國換電網絡生态和标準建設,統一管理運營換電資產,今年将建設不少于 500 座換電站,未來共同致力于建設 10000 座換電站目标。
對于中國石化來説,這一合作不僅是傳統能源巨頭與新能源領軍企業的首次深度跨界,更是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從 " 油氣氫電服 " 綜合能源服務、向 " 光儲充換檢 " 智慧能源微電網更新的關鍵一步!在趕碳号看來,這既是交通能源領網域一起裏程碑式的大事件,更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一次世紀握手!
根據中國石化《2024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巨頭之一,其目前已建成綜合加能站 3 萬座、充電終端近 10 萬個。寧德時代,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動力電池市占率高達 37.9%、儲能電池出貨量 110GWh。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右三)、總經理趙東(右四),寧德時代董事長兼 CEO 曾毓群(右二)、首席投資官王紅波(右一)共同見證此次戰略籤約。
01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業務範圍遍布全球,主要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油、油品銷售和化工等業務板塊,是中國大型油氣和石化產品生產商,在中國擁有完善的成品油和化工產品銷售網絡,并積極布局生物燃料、氫能業務、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業務以及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業務。
近年來,中國石化正加速向 " 油氣氫電服 " 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石化擁有全國最多的車主用户。根據中國石化 2024 年報顯示,公司依托全國 3 萬座加能站和 2.8 萬家易捷便利店,日均服務客户超 2000 萬人次。
在清潔能源布局方面,中國石化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公司已累計建成加氫站 142 座,綠氫項目年產能達 2 萬噸;充電終端近 10 萬個,充換電站超萬座。
換電這一商業模式,對于中國石化而言具備相當的戰略價值。據了解,換電,已經被定位為中國石化能源轉型的 " 新基建 "。
近年來,中國石化圍繞 " 建成中國頭部充電運營商和第一直營平台 " 的戰略部署,大力發展充換電業務, 聚焦發展、運營、平台三大方面,探尋差異化發展新路徑,取得豐碩成果。僅在 2024 年,公司新發展平台用户數就超過 1,100 萬人,全年建成充換電站超過 4,000 座。
在場景适配性方面,中國石化龐大的加油站網絡,天然适配換電站的 "3 分鍾補能 " 需求,可快速復用土地和客户資源。
換電站與加油站經濟指标對比
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已經和蔚來、長安汽車、廣汽埃安、北汽集團、上汽集團、一汽紅旗等乘用車和重汽、解放、福田、DeepWay 等主流卡車制造商達成合作,将陸續推出多款換電乘用車型和 30 多款底盤換電卡車。
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将聯合推動能源與電力标準化建設,積極打造 " 光儲充換檢 " 智慧能源微電網,拓展能源聚合運營合作,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中國實踐範例。
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的戰略協同優勢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表示,此次合作是中國石化擁抱能源革命、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又一重要實踐。中國石化将充分發揮自身在能源供應、網絡布局和客户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與寧德時代共同探索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攜手打造全國性綜合能源基礎設施,為美好生活加油。
寧德時代董事長兼 CEO 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始終致力于為全球綠色出行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我們深知,完善的能源補給網絡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關鍵。我們将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推動換電模式高質量發展,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前,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在綜合加能站建設運營、儲能業務、能源產品和新材料、科技創新等方面已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下一步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就換電、零碳、微電網、車生态、電池材料等領網域拓展合作空間,同時結合產業合作落地推動多層次資本股權合資合作,積極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02
換電,究竟是一個多大的市場?
換電,一度備受質疑。這條路能走得通嗎?
我國換電產業,當下正處于規模化擴張與生态重構的關鍵期,政策紅利、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将驅動行業突破瓶頸,但需解決标準化、成本分攤與用户信任等核心問題,方能實現從 " 補能革命 " 到 " 能源生态 " 的躍遷。
中金公司預計,2025 年換電產業鏈規模超 2000 億元,2030 年全球換電站市場規模達 2000 億美元。
而《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發展報告(2024)》指出,光儲充換一體化、車電分離模式将成主流!
在政策導向方面,工信部提出 " 八大碳達峰行動 ",要求 2030 年建成覆蓋全國的智能換電網絡。
從現有市場規模看,截至 2024 年 11 月,全國換電站保有量達 4193 座,同比增長 25%,其中乘用車換電站 4039 座,商用車換電站 154 座。蔚來、奧動新能源、寧德時代為市場主力,其中,蔚來市占率超 65%。
在乘用車領網域,換電成本優勢明顯。以蔚來的底盤換電和寧德時代的巧克力換電塊為主流技術,支持 " 車電分離 "(BaaS)模式,用户購車成本可降低 30%。
在商用車領網域,最近重卡換電已經成為核心場景。2024 年前三季度,換電重卡銷量 1.75 萬輛,占比 38.4%,主要應用于礦山、港口等高頻短途運輸領網域。
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換電模式未來發展的堅實保障。國務院《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明确鼓勵換電模式,财政部對換電車型免征電池購置税。
在地方試點方面,工信部已經在 11 個城市開展換電試點,北京、重慶等推進 " 百縣千站萬樁 " 工程,中央财政可以補貼縣網域換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