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在荒無人煙之地建印度“半導體之城”:莫迪的芯片野心能否實現?,歡迎閲讀。
+ 關注
劃重點:
1 印度莫迪政府提供百億美元補貼,将在多勒拉平原建造 " 半導體之城 "。2 印度芯片企業提供三倍薪水吸引海外人才,蔚來如何吸引資深技術人員前往印度成為關鍵。3 制造業在印度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萎靡不振,停留在 15% 左右。4 印度認為政府應該扮演強大的角色,通過關税和補貼的組合,幫助本土重要企業起步,參與到全球競争。
國外媒體日前撰文指出,印度莫迪政府對成為全球芯片強國始終抱有野心,希望從 " 封裝技術 " 不斷發展,逐步實現半導體制造鏈的完整生态。為此,莫迪政府提供了百億美元的補貼,希望在荒無人煙的多勒拉建造一座 " 半導體之城 "。但莫迪的真正目标,或許不是把印度打造成為芯片制造強國,而是擴大印度在全球芯片供應鏈中的作用。
以下為文章内容摘要:
在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瓦什諾(Ashwini Vaishnaw)新德裏的辦公室裏,牆上印度總理納倫德拉 · 莫迪(Narendra Modi)的肖像旁邊挂着一張像白金唱片般閃閃發光的 12 英寸硅半導體圓盤。這個半導體圓盤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精密的物體,它的電路以納米為部門,肉眼根本無法可見。它與石油一樣,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貿易商品之一。
按照印度政府的説法,為所有數碼產品提供動力的微處理器芯片不久後将會完全在印度制造。這是一個既大膽又不可思議的雄心壯志,充分展示出莫迪堅信自己能夠推動印度進入先進技術制造業頂級行列的信念。
今年 7 月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一群競相示好的外國商人在莫迪身後排隊上台。約有 100 億美元的印度政府補貼歸屬仍懸而未決,這些補貼可以資助任何一家企業 50% 甚至 70% 的支出。英國礦業和金屬集團韋丹塔(Vedanta)董事長阿尼爾 · 阿加瓦爾(Anil Agarwal)向媒體表示,韋丹塔在印度制造的芯片預計會在 2025 年問世。
這些外國商人都把目光都投向了位于古吉拉特邦的貧瘠平原多勒拉(Dholera),因為這裏被指定為印度首座 " 半導體之城 " 的所在地,面積與新加坡相當。筆直的新建公路穿過泥濘的田野,将規劃辦公區網域與發電站、從改道河流中流出的淡水溝渠,以及飛沙中的國際機場的巨大輪廓連接起來。除了這些之外,廣袤的多勒拉幾乎空空蕩蕩。
即使按照印度的标準,多勒拉也是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但即便如此,莫迪仍押注他可以把來自印度乃至全世界的私營企業吸引到這裏。距多勒拉乘飛機兩個小時的距離,就到了印度傳統的科技集群所在地班加羅爾。班加羅爾的科技集群在芯片設計(并非制造)方面的工作讓印度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過去兩年中,印度政府為使該國成為電子產品制造國提供了大量補貼。
不過芯片設計是一回事,實際的芯片制造又是另一回事。自 2020 年以來,莫迪政府一直使用 " 與生產挂鈎的激勵措施 "-- 企業生產的越多,獲得的政府補貼也會越多 -- 來鼓勵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制造手機。在這種政策的刺激下,印度如今已成為全球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國。不過手機制造工作可以在普通工廠使用半熟練工人完成,而芯片制造在難度上完全是另一回事。
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尖端邏輯芯片全部由中國台灣制造。随着芯片在各種技術中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這種情況對買家和賣家而言,風險似乎都越來越大。1987 年由芯片界傳奇人物張忠謀創辦的台積電,在美國總統拜登頒布的《芯片法案》的協助下,目前一直努力在亞利桑那州建立芯片制造工廠。
印度一直沒有制造芯片的歷史,也幾乎沒有制造芯片所需的高度專業化的工程師和設備。盡管如此,印度表示将在本國生產芯片,而且很快就會投產。台積電和其他中國台灣公司花了幾十年時間,在無數資本投資的推動下,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韋丹塔的阿加瓦爾相信,他可以在兩年半的時間内開始生產芯片。韋丹塔希望在印度建立第一家半導體代工廠。它聘請了全球芯片產業的資深人士戴維 · 裏德(David Reed)來領導該項目。和張忠謀一樣,裏德當年也在曾是全球芯片霸主的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工作。
性格和藹的裏德是名天生的領袖。他打算利用自己在芯片制造業的關系,幫助阿加瓦爾實現自己的願景。裏德的任務是從東亞和歐洲的工廠招募大約 300 名外國專家來古吉拉特邦的農村生活,從零開始建造一個綜合設施。為此,他不得不給新員工提供三倍于目前的薪水。他們将與同等數量的印度員工攜手共事。未來,印度員工将成為該工廠的主導力量。
最後,裏德最艱巨的任務可能是説服以東亞為中心的生态系統中的外籍員工,搬遷至他們和家人從未考慮過居住的地方。裏德在古吉拉特邦找到的土地和電力基礎設施将為他吸引外籍員工,但住房、學校和夜生活仍有待完善。不過印度本土的人才儲備讓裏德略感欣慰。印度每年有超過 140 萬工程師畢業,其中包括許多最優秀的人才,而中國台灣卻缺少剛畢業的工程師人才。
制造芯片還需要大量的定制材料。負責該項目的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瓦什諾説,印度最大的化工廠就在多赫拉附近,可以大量生產任何芯片工廠運轉所需的特殊氣體和液體。周邊的海港和鐵路可以确保高度的連通性。
印度的科技領網域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該國的月球探測器月船 3 号(Chandrayaan-3)于 8 月底抵達月球的南極。莫迪把剛結束的 20 國集團峰會視為展示印度數字公共基礎設施的平台。他還一直向一些國家表示,印度在建立可信賴的供應鏈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2015 年,在莫迪的第一個總理任期初期,他宣布了名為 " 印度制造 " 的計劃。這一更廣泛的工業推動計劃為印度當前的芯片計劃提供了框架。但從那時起,制造業在印度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萎靡不振,停留在 15% 左右。相比較而言,孟加拉國和越南等較小的亞洲國家在大多數類别上都超過了印度,出口了如服裝和電氣設備等更多的商品。
印度在出口知識要求較高的服務和 " 深度技術 " 方面表現出色,但除了藥企之外,印度國内的制造企業大多無法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的企業競争。一些商界領袖 -- 不僅僅是莫迪的反對者 -- 都認為,印度政府将邏輯芯片代工廠确定為目标,已經超出了它的能力範圍。當然,阿加瓦爾的韋丹塔宣布的時間表不説難以置信,至少也是好高骛遠。但這并不意味着沒有收獲:擴大印度在全球芯片供應鏈中的作用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 雖然印度官員沒有這麼表述,但這可能是莫迪芯片制造射月計劃的另一個選擇方案。
舉例來説,美國存儲芯片公司美光科技已承諾向古吉拉特邦距多勒拉 60 英裏(約合 96 千米)的另一個工業基地投資 27 億美元,它将成為芯片 " 組裝、測試、标記和封裝 "(ATMP)的基地。這些都是令現代芯片如此強大所必需的先進工藝。馬來西亞的企業目前正在從事該類工作,印度可以在加大芯片設計投入的同時,蠶食馬來西亞的市場。
無論印度的這些計劃成功還是失敗,它們都顯示出遠大的抱負。它們也清楚地表明,印度認為政府應該扮演強大的角色,通過關税和補貼的組合,幫助本土重要企業起步,參與到全球競争。歸根結底,這可能才是莫迪的最高目标。(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