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二次發布,是專屬于華為的“特權”?,歡迎閲讀。
無論是出于產能原因還是定價原因,如果一款車型上市後沒能按照預期交付訂單,那麼大概率這款車型的熱度就會下去,圍繞這款車型的營銷,也會變得事倍功半。
但是,當華為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的選擇,是借由車型大規模交付啓動之機,再開一次發布會,把這款車型重新給大家介紹一下。
于是,時隔 135 天後,新款智界 S7 上市了。
過去幾乎沒有車企這麼幹,即便車企有這個想法,考慮到輿論可能的非議,最終也會就此作罷。但是,華為一來在每一個進軍的行業裏,都有極強的求勝欲;二來因為巨大的流量和穩固的消費認知,華為在消費者心目中擁有 " 免死金牌 ",可以滿血復活、重新來過。
這件事情,華為已經在問界 M7 上證明過了一次。如今,華為還會在智界 S7 上再證明一次嗎?
二次發布,新款智界 S7 變了什麼?
綜合價格、配置、銷售政策來看,新老智界 S7 的變化,其實一句話就能總結:基本沒什麼變化。因為華為的刀法,不僅讓新車重新獲得了熱度,而且也讓老款車主 " 沒話説 "。
首先,從價格和配置上看,新款智界 S7 的變化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入門平價增配。24.98 萬元的 Pro 版入門車型,電池容量從 62 度更新為與中配一致的 82 度。如果以磷酸鐵锂電池每度電 600 元的價格估算,20 度磷酸鐵锂電池的成本差價,大約在 1.2 萬元。
第二種是中配降價。Max、Max+、Max RS 三款車型,價格均調低了 2 萬元。其中,Max 和 Max RS 版本的配置沒有變化,而 Max+ 版本則在降價的基礎上,将原本為選裝的 15,000 元科技舒享包做成了标配。
第三種則是增加頂配車型。
老款智界 S7 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頂配車型,消費者需要在 " 大電池 + 單電機 " 和 " 小電池 + 雙電機 " 之間做選擇。但新款智界 S7,通過增加一款與老款頂配同價的 " 大電池 + 雙電機 ",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果只是這樣看,似乎新款車型進行了 " 暗降 "。那麼,那些提車才三四個月的老車主,會因此而背刺嗎?答案是不會。華為已經通過銷售政策的差異與補償,讓新老車主感到了 " 平等 " 的對待。
具體來看,在上一輪銷售中,智界 S7 提供了 25,000 元的選配權益,相當于零重力座椅(10,000 元)和科技舒享包(15,000 元)或者 21 寸鍛造輪毂(15,000 元)和運動套件(10,000 元)是免費送。同時,内外飾需要加錢的顏色,也可以被 15,000 元的内外飾選配金覆蓋。
但在新款車型上,25,000 元的選配權益和外觀顏色的選配金被取消,只保留了 6,000 元内飾顏色的選配金。而且,華為也為老用户提供了 10,000 元的現金返還和 3,000 元的後排平板。這一來一回,其實老款車主并沒有吃虧,甚至有些還覺得自己 " 賺了 "。
而反觀華為,這些配置、價格、銷售政策的刀法,保證了車型整體價格區間沒有發生任何變動,降低了主銷中配車型的價格門檻,補足了老款智界 S7 上的一些 SKU 短板,也沒有遭到老車主的非議,更讓智界 S7 作為一款 " 全新車型 " 重新回到了市場的視野中。
與華為合作,需要 " 全身投入 "
老款智界 S7 的發布與奇瑞自己的姊妹車型星紀元 ES 的發布,時間上頗為接近。而智界 S7 上市後產能無法跟上訂單的現象,也引發了輿論對于兩家企業合作關系的各種猜想。一時間,種種小道消息滿天飛,這對于一個全新品牌序列,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華為強大的品牌力和流量影響力下,同時也是因為智界 S7 本身不俗的產品力,輿論其實還是有很高的寬容度的。
于是,餘承東先是在百人會論壇上,説明是因為華為芯片缺貨和工廠搬遷,耽誤了初期產能,并且給出了 "4 月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态 " 的預期。然後,在新款智界 S7 的發布會上,餘承東用 " 雨過驚蟄、春暖花開 " 表明了智界 S7 已經克服了困難,可以開啓規模化交付。
更重要的是,在此前智界 S7 預售和上市發布會上并未露面的奇瑞掌門人尹同躍,此次也親自登台。他不僅充分肯定了華為對于中國汽車 " 加持賦能 " 的重要性,而且明确表态 " 将智界作為奇瑞排序第一優先度的項目 "。包括成立了完全獨立的智界品牌事業部、準備了奇瑞最先進的智能工廠,以 " 一分鍾下線一台車 " 的效率,确保智界 S7 訂單得到保供。
于是,華為與奇瑞此前在合作商種種不合的傳言,在這場發布會上不攻自破。
事實上,華為智選車業務開展的順利與否,與車企的配合度有密切的關系。傳統老牌車企可能在過去幾十年,都沒有與華為這樣的 " 超級供應商 " 與 " 超級經銷商 " 合作的經驗,在合作初期難免會產生一些意識形态上的配合問題。但是,如果能把這些虛無的東西放下,而将目标放在共同 " 造好車、賣好車 " 上,才能最大化發揮華為帶來的技術能力提升與品牌影響助力。
合作不徹底,等于不合作。這将是接下來整個鴻蒙智行聯盟内各家車企與華為合作的主旋律,也可以減少可能并不必要的 " 二次發布 "。
切入 " 家庭品類 " 的大轎車
無論是在家用車市場,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轎車不如 SUV 好賣是既定的事實。而如果一款轎車還是主打運動,那更可能變成叫好不叫座。
雖然小米 SU7 赢得了海量的流量與相當不錯的訂單,但其中品牌效應與粉絲效應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回歸到整個 20-30 萬元市場,能賣好的轎車,無論油電,都必須是各方面沒有短板的全能車型。
在這一點上,華為有很清晰的認知,甚至直接将 " 大空間 " 寫在了車型宣傳最顯然的位置上。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轉化對大空間有剛需的合資燃油轎車用户,同時也能進入同價位最大銷量轎車的用户池,比如漢 EV,比如降價後的寶馬 i3,甚至包括看起來很運動,其實大多都是家庭用户的特斯拉 Model 3。
這也是華為 " 敢于 " 二次發布智界 S7 的根基。華為不愁流量,各種科技加持下也很容易讓人有產品很強的認知,但最終這些東西回歸到觸動消費者利益上,還是要靠最精準的產品定義與消費者洞察。
雖然轎車市場整體不如 SUV 市場那樣充滿活力,但是大空間轎車仍然是剛需市場,這裏有足夠的規模與份額留給智界 S7 去挖掘。而且,這也和 " 當紅炸子雞 " 小米 SU7 形成了足夠的差異化,兩者的潛在消費群體與消費利益點,并沒有太多的關聯。
當然,終端銷售層面通過 " 補償下定競品定金 " 的方式來搶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寫在最後
至今為止,有些人還會認為問界新 M7 的爆單,和華為 5G 的回歸以及 Mate60 系列的引流有直接的關系。而這種觀點的潛台詞,就是問界 M7 從谷底到山頂,其實有一定的偶然性。那麼,智界 S7 的二次發布,可以作為檢驗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的一個标志。
在新老智界 S7 發布中間的 135 天裏,20-30 萬元轎車市場已經相繼有了極氪 007、新款極氪 001、小米 SU7、新款阿維塔 12 等新老電動轎車的加入,整個市場正在變得火熱起來。
但是,智界 S7 與這些同價位競品們,其實并不太一樣。除了產品性格的差異外,智界 S7 最大的優勢,仍然是華為。如果產能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那麼接下來的步驟,就是到了華為終端業務最為擅長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