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2024智能手機市場變天,華為榮耀米OV輸不起的五場硬仗,歡迎閲讀。
智能手機回暖," 非洲之王 " 爆賺,AI 大模型落地狂歡。
2024,成了全球消費電子希望之年。
根據 TechInsights 預測,2023 全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收入會有個位數同比增長,整體規模接近 9500 億美元,而今年(2024 年),這一數字預計将正式突破 1 萬億美元。
▲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收入及細分市場占比,來源:TechInsights
對于在疫情後一直沒能徹底恢復元氣、仍然略顯疲憊的消費電子市場,回暖來之不易。
與此同時,占據了消費電子市場收入四成以上的智能手機行業,也在逐漸走出嚴冬。去年 10 月,手機市場終于結束了連續 27 個月的同比下降,首次迎來了 5% 的出貨同比增長。當然,這背後,離不開華為、蘋果等巨頭新品發布的推動。
Canalys 預計,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可以實現較為 " 温和 " 的增長,當然,這樣的增長是否能夠持續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當今各種新興消費電子產品不斷湧現,但不可否認的是,手機軟硬體生态在驅動移動互聯網創新以及 IoT 生态的增長,手機行業的發展仍然是整個消費電子產業的核心驅動力。
最近幾個月,手機市場内部也可謂是風浪漸起、暗潮洶湧,市場格局似乎正走向劇變前夜。
華為歸來短短四個月,已經完成從旗艦到中高端市場 5G 新機的全面鋪開,其他國内手機廠商也在近兩個月内密集發布新機,僅搭載高通骁龍 8 Gen3 和天玑 9300 的旗艦機就有十餘款,魅族和 realme 更是将旗艦機售價殺至 3300 元檔位。
僅 3000 元出頭,就可以買到去年同期 5000 多元配置的旗艦機,這價格不可謂不 " 卷 "。
在市場大盤未有明顯增長之際,華為歸來,必将會吃掉部分既有市場,國内手機市場格局将如何演變?AI 大模型湧入手機又會迸發出哪些新的比拼焦點?
自 iPhone 誕生所開創的智能手機時代,在過去十幾年一直在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發展紅利,但也走入了增長乏力技術變化有限的瓶頸;現在由大模型與 AIGC、MR 以及人車家互聯體驗組成的三大技術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智能手機發展的新未來。
全球消費電子回暖的 2024 年,必然是手機玩家們的 " 關鍵年 ",也是 " 不太平 " 的一年。我們從產業變動中拎出的五大焦點戰事,或決定着智能手機頭部玩家的行業地位,雖不是 " 生死局 ",但也是決定命運走向的關鍵之戰。
01.AI 成攪動市場重要變量,手機需求回暖并非板上釘釘
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消費電子市場已疲軟多年,為何 2024 年會成為各路市研機構和產業人士紛紛看好的一年?排除一些跟風炒作、希望從股市中獲利的因素,這其中必然有更多有價值的點,以及產業動向值得關注。
首先,庫存的問題是擺在最前面的。去年,手機市場的核心主題之一就是 " 去庫存 "。據產業信息,在華為受限之後,不少廠商都進行了一波加緊 " 囤貨 ",而長周期囤貨加上消費需求的疲軟,必然會給庫存造成較大壓力。
根據各路市研機構的報告,到 2023 年年末,各家的庫存基本上會恢復到相對健康的水平,甚至已經留出來足夠的庫存空間迎接今年的 " 需求復蘇 "。
當然,除了庫存,需求本身能否恢復和增長才是行業能否回暖的根本性因素之一。
沒人買,説再多也白搭。
最近不論提到哪個行業,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大模型,的确,手機行業亦是如此。
短短幾個月内,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中興、榮耀都已将大模型應用在了智能手機中,各家的智能小助手們也迎來了一波更新換代。
不少機構報告都指出,AI 大模型以及其他技術創新的刺激,會催生出新的換機更新需求,并且他們認為消費者們已經逐漸适應了高通脹環境,購買力和購買欲望有所恢復。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 PC 廠商已經開始用 "AI PC" 的概念來宣傳自己的產品,不論具體使用體驗是否真正的 "AI 化 " 了,但這至少對于廠商們來説是一個新的機會點,對于更多普通用户來説,相比近兩年愈加匮乏的消費電子產品創新,AI 或許是相對更有新意的產品特性。
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長胡柏山就在最近一次采訪中提到,AI 大模型會對手機互動模式有很大影響,新的市場空間将被創造。熟悉手機產業的人或許都會有感覺,胡柏山的話在很多手機廠商的發布會上都聽到過,或者聽到過類似的。
各家都知道 AI 大模型對智能手機產業會有不小的影響,但就目前消費者的實際感受來看,似乎仍然是 " 雷聲大雨點小 "。
其實相比 AI 大模型,蘋果 Vision Pro 的正式發售,對于整個消費電子產業的潛在影響,也着實不容小觑。
蘋果的這款頭顯,截至目前為止,可以説是 2024 年最受期待的消費電子產品,甚至沒有之一,至少在它正式發售前是這樣的。
雖然知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對蘋果 Vision Pro 2024 年的出貨量預估僅為 50 萬部,但對于一款售價 35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25000 元)的產品來説,首發第一年達到這個產量并不低。
雖然不同品類對比之下或許有些不恰當,但英偉達售價 13000 元的 RTX 4090 顯卡,在發售第一年也僅出貨了約 13 萬片。
近期各路研報對蘋果 Vision Pro 的預期普遍較高,也點明其對于消費電子產業鏈相關廠商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帶動作用。
或許正如郭明錤所説,一旦蘋果 Vision Pro 的表現優于預期,其成為消費電子產業的下一個 "iPhone" 也并非不可能。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消費電子需求的短期增長往往與新技術、新特性的發布相關,例如 AI 大模型的落地帶動 PC、智能手機等產品的銷量增長,而Vision Pro 所帶來的 " 空間計算時代 ",包含着諸如 3D 視頻拍攝等新產品功能,這是否會進一步催動安卓手機的跟進?如果空間視頻、照片的拍攝能夠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那麼智能手機或許将迎來一次大換代周期。
當然,整個消費電子市場的回暖,既有上述這些積極因素在推動,同樣也面臨不少潛在風險和挑戰。
郭明錤在文章中提到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是否會有 " 需求結構性改善的錯覺 "?
▲郭明錤判斷的 2024 年消費電子產業三大關鍵投資趨勢
華為的回歸必然帶動了手機產業鏈相關零部件的出貨,而國内安卓手機廠商們紛紛跟進庫存回補力度,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場的整體出貨。
但這樣的增長并非需求結構性改善所致,2024 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是否真正會迎來增長仍然是一個 " 不确定 " 的事,畢竟,用户換機周期不斷延長的事實并沒有改變。
一位手機行業從業多年的渠道商告訴智東西,他對 2024 年整個手機市場的銷量預估持謹慎态度,一些元器件會漲價,尤其是存儲領網域,對于手機市場整體,他們并不是很看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廠商們的供應鏈管理将繼續受到考驗,產品線、產能、庫存的調整是否具有足夠靈活性,產品是否能夠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當然,地區衝突和地緣政治等風險因素也不可忽視。
02.2024 手機市場格局或重塑:五大關鍵戰事輸不起
雖然智能手機市場能否在今年迎來明顯的需求復蘇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手機廠商們的行動确是實打實的。各家可謂是動作頻繁,一系列新動作、新策略都值得關注,而因此形成的幾大關鍵行業發展趨勢,也成為各路廠商輸不起的幾場硬仗。
1、高端市場戰事愈發焦灼,市場重新 " 分層 ",OV 壓力陡增,中高端更焦灼
對于國内手機市場來説,目前變數最大的還要屬中高端市場,尤其是高端旗艦機市場。
華為先鋒計劃初期發布的 Mate 60 系列主要針對 6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而随着華為麒麟芯片產能的提升,目前中高端的 nova 12 系列也重新支持了 5G,從 3000 元檔到萬元檔位,華為的 5G 手機已經全面回歸。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在國内市場中,2023 年三季度,華為的銷量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12.9%,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 9.1%,銷量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 37%,也是 Top 7 廠商中增速最高的。
▲ 2023 年 Q3 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市場份額,來源:Counterpoint
根據一位從業多年的手機渠道商消息,近期 OPPO 的部分產品線出現了 " 調價 " 情況,價格下調幅度并不低。他特别提到,這種情況對于品牌方來説是很少見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少廠商都打出了 " 标準版打大杯 " 或類似口号,比如 vivo X100 系列标準版在與去年 X90 Pro 版配置看齊甚至更好的前提下,價格與去年的标準版相同,這是否是一種 " 變相降價 "?
與此同時,手機中高端市場的價格戰愈發激烈,搭載高通最新第三代骁龍 8 的旗艦機型,起售價來到了 3298 元,這在往年是極為罕見的。并且,不止一家這樣做,多家廠商同時采取類似的策略,比如魅族 21 系列和 realme 的 GT5 Pro 系列。
有業内人士認為,其他廠商可能會有意避開華為機型的強勢價格段,将重點出貨機型進行一些調整。
國内手機廠商衝擊高端市場的口号已經喊了很多年,2023 年恰逢蘋果 iPhone 15 系列在高端市場略顯 " 乏力 ",對于國内廠商們來説,這是一個迎頭追一把的機會,但華為又恰好在這一年強勢回歸。
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對于華為以外的國内手機廠商們來説,衝擊高端仍然道阻且長。
比如小米這邊,小米 14 系列旗艦機各種 " 銷量翻倍 ",在口碑上也得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饋,根據三季度财報數據,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創了新高,整體毛利率也上漲了 7.7 個百分點。
但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的整體均價卻跌破了千元,同比下降了 5.8%,小米稱這主要是由于海外中低端機型出貨量大幅上漲所致。
在 CINNO 分析師看來,國内手機廠商仍然在重點提升自家高端產品線的競争力,希望進一步鞏固自己在高端市場的地位,從硬體設計到軟體 UI,都動作不少,這一趨勢不可否認。
2、折疊屏成香饽饽,安卓高端要靠折疊屏?
在各家廠商衝擊高端市場的路上,折疊屏這個品類似乎成了一個香饽饽,也成為不少廠商人士認為的未來手機業務重要增長點之一。
根據 CINNO Research 數據,2023 年三季度,國内折疊屏手機銷量已經接近 200 萬部,同比增長 175%,并且這已經是折疊屏連續第十二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
在全球範圍内,折疊屏市場的競争都在加劇。
根據榮耀相關人士透露,在榮耀 Magic V2 進入歐洲市場後,消費者們的反饋非常好,認為其在握持感和使用體驗上相對三星折疊屏有一定優勢,榮耀在歐洲折疊屏市場的市占率也在快速提升,給三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此外,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也在 2023 年上半年将折疊屏手機售價打到了 3999 元,看齊了直屏機型,2023 年二季度,摩托羅拉折疊屏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了 2135%。
▲ 2023 年 Q2 全球及各市場折疊屏出貨情況,來源:TechInsights
除了價格的下探,折疊屏產品的各項關鍵技術也在快速成熟。
比如 2023 年三季度,中國市場中折疊屏手機采用 UTG(超薄玻璃)的方案占比已經達到 67%,提升了 23 個百分點,折疊屏螢幕采用 LTPO 背板技術的機型也達到了 75%,上漲了 36 個百分點。
但從絕對體量上來看,折疊屏仍處于成長階段,國内廠商一個季度的總銷量,甚至不及華為、蘋果等廠商旗艦機型首發一周的銷量。
根據顯示領網域知名市研機構 DSCC 預測,蘋果未來也将發布折疊屏手機,折疊屏必然是智能手機形态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會成為廠商們在高端市場布局的重要一環,折疊屏市場的較量,會長期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3、手機廠商掀起作業系統新一輪大戰、AIoT 產品生态競争加劇
2023 年,智能手機行業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各家都在加碼生态系統的建設,這其中,自研作業系統是較為重要的一環。
有分析師認為,安卓廠商正在通過生态系統方面的完善,增強自身與蘋果 iOS 生态之間的競争力。
此前,手機廠商的 " 作業系統 ",更多是針對智能手機產品的,例如小米的 MIUI、vivo 的 OriginOS、OPPO 的 ColorOS、榮耀的 MagicOS。
而進入 2023 年以來,各家發布的新系統,更多會隐去 " 操作 " 二字,比如 vivo 的藍河 OS、OPPO 的潘塔納爾系統。
看起來比較 " 混亂 ",但實際上,廠商們在做的一個核心的事,就是強化自家生态内產品的打通、聯動,強化生态内自家的產品體驗,讓自家生态内產品之間實現服務的流轉和跨設備聯動。
" 服務流轉、跨設備協同 ",已經成為了各家廠商發布會上幾乎都不會缺席的高頻熱詞。
在一位 AIoT 領網域某三方頭部廠商人士看來,華為的鴻蒙生态和小米的米家生态相對而言已經形成了比較明顯的積累和優勢,小米發力最早,布局最廣,華為的鴻蒙近年動作也不小。相比之下,OPPO 和 vivo 雖然也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但目前來看仍然是處于起步階段。
根據小米财報數據,截至 2023 年 9 月底,小米的 AIoT 平台連接的 IoT 設備數已經接近 7 億台,同比增長了 25.2%,并且這個數字裏并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和筆記型電腦。
在小米汽車發布之後,小米澎湃 OS 所瞄準的 " 人、車、家 " 生态也将補齊最後一塊。
為什麼廠商們如此熱衷于 "OS"?比較顯而易見的一點,是幫助手機廠商們打開智能手機以外的更多營收增長曲線,例如 IoT 和新能源汽車,而更長遠地來看,這或許也與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AI 大模型在智能手機中的落地密不可分。
4、AI 大模型落地之戰,與作業系統創新深度綁定
我們可以從各家的發布會上看到,AI 大模型和新的 OS 的發布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vivo 的藍心大模型和藍河 OS,小米的自研大模型與澎湃 OS,榮耀的自研大模型與魔法 OS(MagicOS 8.0 開始改名魔法 OS)。
在與多為手機產業人士的交流中,我們似乎抓到大家有這樣一個共識:對于國内安卓手機廠商們來説,最重要的不是去自研參數量巨大的 AI 大模型,而是真正做好 AI 大模型在手機中落地這件事,把終端體驗這事給做好。
提到體驗,就離不開作業系統,這也是為何 AI 大模型的落地與作業系統是強相關的。
AI 大模型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并不是手機有了幾個 AIGC 功能,能夠進行文字創作、圖片生成,就算萬事大吉了。
實際上,各家手機廠商探索的方向,都是如何把 AI 大模型的能力融入到自家的作業系統裏,讓 AI 大模型的能力去賦能整個作業系統,以及在系統之上所開發的各類應用。
我們每個人擁有一個 AI 私人管家,已經是可以預見的未來,但真正實現這一目标,AI 必然需要在手機這個終端上扎根,在作業系統的各個環節扎根,去學習大量的用户數據,用户習慣,了解用户接觸應用、使用服務的各種特點,這是 ChatGPT 所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必須要靠每個手機廠商與其開發者生态共同來搞定。
目前各路分析師和市研機構基本都認為,AI 是未來消費電子產業重要的趨勢之一。在郭明錤看來,在 AI 涉及的產業鏈各個環節中,作業系統對于 AI 產品體驗的影響是最大的。
5、決戰海外!海外市場成敗或成影響市場格局關鍵因素之一
除了產品和技術本身,我們最後來看看出海。
有業内人士認為,對于國内科技公司來説,想要真正跟全球巨頭看齊,走出去,并且把海外市場真正做硬做好,是非常重要的。
從 2023 年二季度開始,全球 Top 5 手機廠商中突然沒了 vivo 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家我們 " 熟悉又陌生 " 的中國深圳手機品牌,傳音。
根據 Canalys 2023 年三季度最新數據,傳音的季度出貨量達到了 2600 萬台,與排在第四位的 OPPO 之間的季度出貨差距已經縮小到 40 萬台,并且傳音的出貨同比增速高達 40%,也是 Top 5 廠商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 2023 年 Q3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情況,來源:Canalys
按照這個趨勢,傳音即将在第四季度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位列小米之後。
在國内市場中,傳音的銷量數據一直是 "Others",海外市場的成功,毫無疑問是傳音走到全球第五的關鍵。
最近,傳音發布了年度業績預告,預計 2023 年營收同比增長 3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121%,約為 55 億元,淨利潤率約為 8.8%。
相比之下,2022 年小米年營收約為 2800 億元,淨利潤 85 億元,淨利率約為 3%。
根據官方業績預告,傳音将增長的原因歸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在海外新興市場取得了比較好的開拓和產品更新,另一方面是產品結構更新和成本優化,帶來了毛利率的增長。
根據 CINNO Research 報告,傳音在中東市場的團隊比較 " 強大 ",在一些低價市場抓住了不少增量需求,在拉美市場的渠道建設和新品發布也帶來了當地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 2023 年 Q3 非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情況,來源:Canalys
可以看到,傳音在海外市場的強勁表現,幫助其成為全球 Top 6 廠商中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品牌,也幫助其坐上了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廠商的位置,海外市場,着實是無法忽視的一塊大蛋糕。
但海外市場既是一塊大蛋糕,同時一可以説是一塊 " 燙手的山芋 "。
整個 2023 年,以印度市場為代表,小米、vivo、OPPO 等中國品牌受到了大量 " 不平等待遇 ",不少企業的海外高管受到調查,海外資金遭到凍結,對這些品牌在這些市場中的手機業務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與國内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不同,其實目前非洲、印度、拉美等市場仍然存在大量因功能機向智能手機轉換而產生的新需求,根據傳音官方數據,其智能手機營收占比已經超過了 80%,功能機占比越來越低。
2023 年三季度,傳音在非洲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了 860 萬部,市占率接近 50%。
目前華為在海外市場尚未有明顯動作,小米 OV 在印度市場頻頻受挫,據手機行業内部人士透露,國内手機進入歐洲市場面臨許多合規審查的挑戰。
與此同時,榮耀這邊已經開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将 " 全球化 " 作為重要目标之一,歐洲這類高端機為主的市場是他們目前重點布局的市場之一。
可以看到,海外市場對智能手機廠商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巨頭,海外市場是不得不面對也必須要拿下的一塊市場,但海外市場的復雜度、挑戰同樣很高。
面向 2024 年,海外市場的成敗或許會成為影響整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關鍵因素之一。
03. 結語:智能手機 2024,從 " 不确定 " 中尋找 " 确定性 "
整體看下來,智能手機市場的回暖雖然是整個行業所期待的,但仍存在諸多不确定性。面向 2024 年,智能手機廠商們仍面臨多方面的考驗,從供應鏈管理、產品線策略、技術研發、AI 大模型落地、生态建設到海外市場布局。
2024 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必然會是充滿 " 不确定性 " 的一年,但可以确定的是,聚焦在硬核技術創新和生态方面的較量會愈發激烈,AI 大模型是否會催生出更多新的應用和服務形态,帶來體驗上的革新,帶動消費需求增長,都仍待觀察。
蘋果 Vision Pro 的發布,也必然會成為抛向整個消費電子產業的一枚重磅深水炸彈。
從技術、產品到生态,2024 年的消費電子市場,都充滿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