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教育部等十七部門:2025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比例達到95%,歡迎閲讀。
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據教育部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 — 2025 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定下的工作目标是:健康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幹預處置 " 四位一體 " 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更加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和相關部門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2025 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比例達到 9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比例達到 60%。
為此,《行動計劃》将部署開展八項重點工作:
一是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堅持學習知識與提高全面素質相統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設相關心理健康課程,發揮課堂教學作用,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其中,開設心理健康相關課程部分提到,普通高校要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原則上應設定 2 個學分(32 — 36 學時)。
三是規範心理健康監測,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縣級教育部門要組織區網域内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測評,用好開學重要時段,每學年面向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等學生至少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指導學校科學規範運用測評結果,建立 " 一生一策 " 心理健康檔案。高校每年應在新生入校後适時開展心理健康測評,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合理增加測評頻次和範圍,科學分析、合理應用測評結果,分類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全測評數據安全保護機制,防止信息泄露。
四是完善心理預警幹預,健全預警體系,加強物防、技防建設,及早發現學生嚴重心理健康問題,暢通預防轉介幹預就醫通道,及時轉介、診斷、治療。中小學校要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開展預警和幹預工作。鼓勵高中、高校班級探索設定心理委員。高校要強化心理咨詢服務平台建設,完善 " 學校—院系—班級—宿舍 / 個人 " 四級預警網絡,輔導員、班主任定期走訪學生宿舍,院系定期研判學生心理狀況。重點關注面臨學業就業壓力、經濟困難、情感危機、家庭變故、校園欺凌等風險因素以及校外實習、社會實踐等學習生活環境變化的學生。
五是建強心理人才隊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配齊心理健康教師,暢通教師發展渠道。其中包括配齊心理健康教師,高校按師生比例不低于 1:4000 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且每校至少配備 2 名;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 1 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鼓勵配備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六是支持心理健康科研,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基礎性、前沿性和國際性研究,推動成果應用。
七是優化社會心理服務,提升社會心理服務能力,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八是營造健康成長環境,廣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和預防心理問題科普,推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經驗做法,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行動計劃》還強調,要完善各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将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納入學校改革發展整體規劃,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和督導評估指标體系,作為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二是落實經費投入,加大統籌力度,優化支出結構,切實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經費保障。三是培育推廣經驗,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創新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