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中國企業全球化再出發,不靠補貼,靠實力!,歡迎閲讀。
作者| 出海遠民
來源 | 出海遠民企業國際化咨詢,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以上内容來自 CCTV 對話,圖片來源于 pixabay
從 2024 年年初,TCL 董事長李東生決絕地抛出 " 不出海就出局 " 的響亮觀點以來,中國企業出海成為廣泛關注的議題,各領網域企業布局海外的熱情高漲,合作捷報頻傳。但與此同時,一些新挑戰也逐漸顯現:适合企業的出海目的地怎麼選?海外市場究竟怎麼做?合規、本土化如何避坑?產能過剩、行業補貼,各種誤解怎麼破?
《對話》邀請三位布局全球的企業家走進演播室,以歐洲為產業出海熱門目的地,分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最新心得和挑戰。
最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锂電池等 " 新三樣 " 產品走向世界,在歐洲市場也 " 乘風破浪 " 紛紛逆襲。交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也引來不少質疑:" 低價是不是靠補貼?"" 出海是不是產能過剩?" 等等。
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 " 中國智造 " 產品真的需要靠補貼才能跑赢全球嗎?
" 太多人這麼問了…… "
《對話》現場,三位企業家 " 扶額 " 回應:
靠補貼?開玩笑!
中國企業要有自覺和自信!
高紀凡:我今年 1 月份在歐盟訪問的時候,有很多的部門問我,説你們中國的產品有這麼好的競争優勢,是不是政府給了很多補貼?我當天就跟他講,我説我們中國的企業一分錢的補貼不要,我的競争力照樣是全球領先。一見面一説我們最新的成果,他們傻眼了,就覺得你們怎麼跑的我們背影都看不見了。
尹同躍:西方很多國家不認為他們(企業)比中國企業差,所以他一看競争力弱的時候,他總是想第一個原因是額外的力量在幫助你取勝。一個起步的行業,全世界都這樣,都會有補貼的。一旦成熟以後盡量減少補貼或者是不要補貼,相信中國企業的本身的力量。有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會出台一些政策,這個政策不要好心辦成壞事,企業靠補貼成長,那這個企業也沒什麼出息。應該在其他方面為企業創造營商條件,改善營商條件,比你給那三瓜兩棗價值大,所以中國企業正在走向海外,我想我們都要有這種自覺。
賈少謙:補貼不是一個新鮮詞,世界發達國家,新興產業發展,哪個都是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發展起來的。這個邏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種,面對着中國經濟的崛起,面對着中國制造業的能力的提升,這種抱殘守缺的心态還是非常重的。當他在技術創新能力上,在适應市場的這種發展的速度和效率上,趕不上中國的時候,才會出現了把所有的發展、競争歸結為所謂的中國政府補貼了。
2023 年,奇瑞集團出口汽車 937148 輛,同比增長 101.1%,第 21 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成為 " 大家羨慕的對象 "。
尹同躍直言,最近被很多車企老板追着問成功經驗。關于 " 中國企業出海 ",他也推心置腹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價格戰?歐洲行不通!
别搶人家市場,要幹别人幹不了的事
尹同躍:就是要堅持長期主義,不要着急。你們光看到 " 賊吃肉 ",沒有看到 " 賊挨揍 " 的時候,我們也吃過了很多苦,摔了很多跟頭。到一個市場去,不是把中國的產品端出去就行了,一定要符合當地的法規,當地的使用習慣,再一個就是我們不能吃獨食,不要做掠奪者,而要做這個施肥者,增強肥力,不要去到人家去就是掠奪人家的市場,掠奪人家的人才。一定不是像過去那種打法了,簡單的用價格戰什麼,在國外可能是行不通了。我們在當地也有一些競争對手,我們盡量去躲開它,它的市場我們盡量去不碰。你搶到這個客户,一個是沒有意義。第二個會拉仇恨。所以我們就想能不能夠咱們聰明一點,我們進行錯位站位,相得益彰。
賈少謙:海信在 2018 年收購了古洛尼這個企業,收購之前它已經虧損了 12 年,海信用了一年半讓這個企業扭虧為盈。這個城市大概有 1/3 的居民都在這個企業工作,所以這個企業扭虧為盈,一下子讓他們感覺到説來自中國的企業能夠做到歐洲做不到的管理。去年,斯洛文尼亞發生了 50 年一遇的大洪水災害,海信第一家站出來共同的災後重建,所以在斯洛文尼亞國家裏邊的人,大家很自然地把它當成了一個本土化的企業,我們不再以一個所謂的購買者去自居,更多的是為當地做貢獻,進而獲得當地的認同。
高紀凡:2010 年到 2020 年 10 年,我們中國的光伏相當于超越了歐洲和全海外的企業,成為全球的領軍者。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新的一個時代,就是説中國整個叫引領全球的時代。前一陣子和歐洲的一個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來溝通,他説我們現在的研究,缺的就是説要賦能于產業,我們希望你們盡早來,在歐洲本土投資,這樣我們的研究就可以和你們更好的進行合作了。
從節目現場三位企業家的表态也能看出,這一波正在出海的中國企業已然擁有了更加成熟的心态," 堅守長期主義、打造全球化企業 " 的遠大抱負正在他們心中深深扎根。
而在產業專家林雪萍看來,中國企業這波出海也和之前有着本質不同,已經從 " 外資依附型 " 到 " 成本驅動型 ",而這一波出海是真正的 " 全面融入型 " 布局。
心态調适、戰略轉換後,那個中國企業曾經仰望的歐洲市場,發展潛力究竟如何?怎麼幹才能擁有更大機會?
剛從歐洲回來的三位企業家帶來的市場新觀察充滿了想象空間:
歐洲市場很大,咱們應該一起去看看!
一台 2 兆瓦風機在歐洲能賣 270 萬歐元
賈少謙:海信的家電,在過去能賣到 500 歐元的這種可能很少,現在 5000 歐元的產品都有了,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不再是一個物美價廉的低端產品的代名詞,而逐步開始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赢得了海外消費者和市場的信賴。
楊拴昌:現在他們開始逐漸的需要接受中國制造成為精品,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他們這種矛盾的心理是顯然存在的。最近我陪同一位前大使,在中國做了一個新能源的調研。他們因為是東歐的一個小國,他們能夠得到的風電機組現在是 1.5 兆瓦到 2 兆瓦之間的機組。2 兆瓦的機組,歐洲現在的報價是 270 萬歐一台,我們中國現在 5 兆瓦以下的,基本上已經不生產。我們現在供應市場,就是陸地上的風電機組都是 5 兆瓦到 10 兆瓦,我們海洋的風電機組已經到了 18 兆瓦的一台機組。他一聽特别驚訝,在歐洲不敢想,就希望能夠這樣的好產品能夠到他那邊。歐盟 46 個國家,也都需要這些新技術。所以我覺得我們中國的產品到歐洲是非常有希望。
楊拴昌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歐盟工作委員會會長
尹同躍:歐洲是一個汽車非常發達的市場,也是汽車的發源地。我們現在逆向向歐洲腹地去做生意,那麼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挑戰。因為過去我們在其他的市場表現不錯,當然我們也知道在一些其他市場的成功,不能完全復制到像歐洲這樣的發達市場,所以這對我們是個新的挑戰、新的課題。
林雪萍:歐洲應該説是整個的這次出海潮裏的一個縮影,它是一個充分競争的市場,它的法規導向也比較明顯,風險是相對可以預測的。對于中歐來講,這個市場其實還是有高度的互補性。所以我覺得歐洲是一個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全球化的舞台。如果中國企業在歐洲這裏過關了,那麼全球化的這門課我們就畢業了。
林雪萍 上海交大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供應鏈攻防戰》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