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眾也只能年銷30萬,歡迎閲讀。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發出一個驚人預測。
3 月 27 日,比亞迪舉行 2023 年财報投資人溝通會。在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抛出一個觀點:他認為,目前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2024-2026 年是規模、成本和技術的決戰。中國車企新能源產品加速投放将會蠶食合資品牌市場,未來 3-5 年,合資品牌份額将從 40% 降到 10%,其中 30% 是中國品牌未來增長的空間。
這個預測吓壞了不少合資車企。那麼,這個 30% 份額的減少,對現在的中國車市到底意味着什麼?
從 2023 年的車市來看,全面乘用車銷售 2169 萬台,同比去年增長 5.4%;與去年同期相比有 84 個細分品牌實現累計增長。按照零售數據來看,排名前十名的細分品牌依次為:比亞迪、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豐田、一汽豐田、華晨寶馬、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產;前十名總計銷售 1018.8 萬台,銷量占比 47%;同比去年前十名中有一半品牌實現增長。
而處于銷冠地位的比亞迪,在 2023 年累計銷售超 238.8 萬台,同比增長近 49%,在狹義乘用車市場市占率 11%。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2023 年累計銷售 1459.6 萬輛,同比增長 24.1%,年度市場份額達到 56%,比上年攀升 6.1 個百分點。而在 2023 年,進口車為 79.9 萬輛,占比基本是 3.6%,而剩下的合資占比約 40%,準确的説是 40.4%。
所以可以看出,王傳福所説的合資 40% 的份額是包括了普通合資和在中國國產的豪華品牌,包括華晨寶馬這種外資占比 75% 的品牌。按照未來 3-5 年合資車占比從 40% 下降到 10% 的最大時間限度來計算,則是在 2030 年之前完成這一結構性改變。在市場端會出現什麼變化?
如果整個汽車市場不再增長,能保持目前的規模,即 2100 萬輛水平。那麼,10% 的市占率意味着僅有 210 萬輛的銷量。進口車保持不變,依舊為 76 萬輛,那麼整個外資品牌的銷量規模是 290 萬輛左右。
首先來看國内豪華車市場(含特斯拉,不含國產高端)在 2023 年銷售 374 萬輛,同比增長 7.9%,市場份額為 17.3%(如果不含特斯拉銷量為 313 萬輛,同比增長 3.5%,市場份額 14.4%),銷量創八年新高;其中燃油車型銷量為 278 萬輛,同比下滑 1.4%,占豪華車市場份額 74%;純電車型銷量為 83 萬輛,同比增長 60%,新增 31 萬輛新車,占豪華車市場份額 22%,去年同期為 15%。
這個統計數據中,當然可以剔除路特斯、極星、沃爾沃這三個品牌,因為這三家為吉利集團控股,可算做中國自主品牌。其中,沃爾沃銷量為 16.4 萬輛,而路特斯約 0.36 萬輛,極星約 0.1 萬輛。由此來看,豪華車市場在 2023 年的純外資品牌銷量規模在 357.1 萬輛。
另一方面,在豪華車市場中占主要的是 BBA。2023 年,寶馬銷量 82.49 萬輛,奔馳為 76.50 萬輛,奧迪為 72.86 萬輛。三個規模是 232.26 萬輛,豪華車市場占比 62.1%。同樣是乘聯會數據,2023 年在進口車中,寶馬 2023 年共賣出進口汽車 18.7231 萬台,增速 23%;奔馳 2023 年共賣出進口汽車 17.4273 萬台,增速 11%;奧迪 2023 年共賣出進口汽車 6.2212 萬台,增速 41%。以此,可以推算出在國產車上,寶馬、奔馳、奧迪三家的數量分别是:63.76 萬輛、59 萬輛和 66.4607 萬輛,三者在國產車上的銷量為 189.29 萬輛。
在剔除豪華車之後,剩下的就是普通合資品牌,去年的整體銷量約為 876.276 萬 -374 萬,即 502.2 萬輛。按照銷量規模來看,大眾、通用、豐田、本田、日產等為合資品牌中銷量規模最大的企業。其中,大眾乘用車品牌擁有最大的份額。數據顯示,2023 年大眾和捷達合計在華交付車輛 239.86 萬台,同比增長 0.1%。
在厘清這些數據之後,再來看看 5 年後合資品牌只剩下 10% 的預測。在包含進口車的 290 萬輛銷量中,如果同比例壓縮市場,外資豪華車整體規模只有 93.5 萬輛的規模,而按照同比例也就是 62.1% 的市占率來計算,BBA 就只剩下 58 萬輛。平均每一家大概只有 19 萬輛的市場規模,如果再剔除進口車,這意味着 BBA 在本土生產的產品,總規模只有 47.3 萬輛,平均 15.7 萬輛的規模。BBA 三家年銷量都要暴跌超過 50 萬輛以上!
而按照合資只剩下 10% 的生存空間來計算,普通合資将更慘烈。同樣是同比例縮小市場。目前普通合資 502.2 萬輛,将市場規模縮小 75%,則得到一個 125.55 萬輛的數字。即便是現在規模最大的大眾汽車,在 2029 年大概也只能有 60 萬輛的規模,南北大眾各只有 30 萬輛的空間。去年,南北大眾銷量均在百萬輛以上,如果跌到年 30 萬輛,将重現福特和現代的悲情一幕!這種縮減規模将帶來令人恐怖的產業鏈變化。
當然,市場不可能完全按照同比例變化進行,未來的變量太多,比如豪華車可能繼續在某個規模上停止增長,維持一定的市占率或者是下降一定幅度。而在普通合資上,也可能某些品牌繼續下滑,甚至退出中國市場。但如果 BBA 能夠保持 200 萬輛的年銷售規模,王傳福這一預測都難以實現。
就全球市場來看,在各個國家本土品牌确實占有優勢地位。在韓國,現代起亞集團在韓國本土市場一家獨大,2022 年市占率 86.5%。在日本,德國,這些國家中本土品牌的占比長期在 70% 以上。但是,在規模更大的美國市場,情況略微不同,美國本土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外國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基本持平,保持相對平衡的态勢。
當然本土品牌要實現市占率高,本土汽車品牌必定要十分強大。比如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產,韓國現代起亞、德國大眾、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等,都是世界名企業,市場也不僅僅是在本土,這點需要注意。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合資品牌市場被壓縮到 10%,那麼不僅是整車市場,包括零部件市場都将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全球汽車市場的話語權将被中國全面掌控。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