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長安一把手公開與華為合資公司細節,稱HI模式是最優解,歡迎閲讀。
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回應一切!
剛剛,長安華為合資細節曝光!
車東西 1 月 16 日消息,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 2024 全球夥伴大會上首次披露投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簡稱 " 華為車 BU")的相關細節,朱華榮表示,長安與華為的新合資公司暫定名為 "Newcool",涉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 與智能車燈等七大領網域。
朱華榮介紹到,在雙方的協定裏面,長安與華為合作聚焦智駕等領網域,"華為承諾不從事整車業務,不從事新公司裏面的業務。"
另外,朱華榮也首次回應了阿維塔為何會選擇 HI 模式這一熱點問題。
朱華榮表示,智選模式是否符合產業規律、是否符合產業政策要求、是否保障用户最根本利益都值得探讨,但HI 模式是完全符合規律、要求和利益的。HI 模式讓長安與華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大化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最好的利益捆綁。
值得注意的是,朱華榮也解釋了為何親自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
他表示,通過前期的投入、孵化,阿維塔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現已成為承載公司戰略的關鍵力量,他親自兼任阿維塔董事長,一方面體現了必勝的決心,堅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給予資源保障,"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技術給技術。"
而在長安汽車對于全年的銷量規劃中,2024 年,長安汽車将衝刺 280 萬輛的銷量目标,并堅決完成 5% 的降本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年銷量規劃中,與華為合作的阿維塔汽車被設定 9 萬輛年銷目标,相比去年的 10 萬輛銷量目标略顯保守。
雖然官方并未公布阿維塔 2023 年全年銷售數據,但援引相關媒體報道,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阿維塔全年銷售約為 2.5 萬輛。對比阿維塔 2023 年定下的 10 萬輛銷售目标,僅完成了目标的四分之一。
去年 11 月 25 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籤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雙方協商,華為拟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長安汽車拟投資該公司并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支持該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產業領導者。
▲長安與華為成立合資公司
随後,華為的合作夥伴們賽力斯、江淮汽車也紛紛開始發聲。包括李想等行業人士都給出了自己的點評,甚至有知情行業人士直接對車東西表示 " 太復雜 "。
但在熱鬧之外,華為和長安都沒有對這場影響深遠的合作談論太多,并且目前仍然還保持着沉默。
直到今日,朱華榮的官宣,才讓業内琢磨出了幾分華為長安合資的内情。
01. 長安華為合資公司不做整車,HI 模式由阿維塔擔全責
在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現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首次着重強調長安與華為合資企業的發展情況。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
朱華榮介紹," 雙方将聚焦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 和智能車燈等七大領網域。長安和華為都将持續推進新公司的成立,新公司不從事整車業務,華為承諾不從事新公司裏面的業務。"
朱華榮強調,對于華為智選車業務未來怎麼發展,雙方也做了很好的研究和探讨,持續推進與其他戰略夥伴的合作,打造具備成本優勢、超級體驗的產品。
朱華榮表示:今年 1 月 8 日,雙方成立了工作團隊探讨車 BU 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并計劃共同打造一個立足整個行業,供應全球的平台。
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與華為車 BU 設立的新公司将是面向全行業的公共資源平台型公司,初期由長安和華為先将產品落地和規模化,然後再向其他的整車企業和社會各界開放。
目前,雙方正在推進交易合作細節,包括新公司挂牌成立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稱華為 HI 模式是最佳選擇。
對于阿維塔為什麼選 HI 模式而不是華為智選模式,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選擇 HI 模式符合產業規律、符合產業政策要求,能讓用户利益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長安與華為創新模式,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大化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利益捆綁,從另一個角度説,也是 CHN 模式的最佳成果。
▲ CHN 模式
同時朱華榮還表示,做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要不出了問題雙方可能就會扯皮,但是阿維塔選擇華為 HI 模式就不會有這個情況,任何時候出了問題,都是阿維塔負責。
此外,朱華榮還提到,去年 8 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率隊與長安汽車進行交流,基于雙方共同的價值觀和相近的文化,對于未來產業的共同判斷和發展的理念思路,雙方都希望通過合作助力中國汽車的智能化產業崛起。從提出合作意向到最後籤訂投資合作備忘錄,總共僅用時 3 個月。
02. 衝刺 280 萬輛年銷,堅決完成降本 5% 的目标
除了介紹長安與華為正在進行的合資事項,長安汽車總裁王俊也在今日公布了 2024 年長安汽車銷量預期。
王俊表示,2024 年,長安汽車将衝刺 280 萬輛的銷量目标,并堅決完成 5% 的降本目标。
具體到各個品牌,2024 年,長安汽車計劃銷售 125 萬輛長安引力,25 萬輛長安啓源,28 萬輛深藍汽車,9 萬輛阿維塔,23 萬輛長安凱程,海外市場完成 48 萬輛銷量目标。
此外,長安汽車今年将在新能源和燃油車市場密集推出新品。
據相關媒體報道,2024 年第一季度,首款增程皮卡長安獵手将開啓交付;第二季度,深藍 G318 将迎來上市;第三季度,阿維塔旗下第二款 SUV E15、深藍 C857、長安凱程 G393 将正式亮相。而第四季度,長安啓源 CD701、阿維塔中型轎跑 E16、長安啓源 C798、長安馬自達 J90A 将加入產品陣營。
▲長安汽車 2024 新車規劃
海外方面,2024 年将在東南亞市場導入阿維塔 11、長安 Lumin、CD701 等 7 款以上新能源產品,建設 530+ 個渠道觸電。
而 2023 年長安汽車也是油電并進,新能源、燃油、海外三線并舉。2023 年長安汽車銷量超 255 萬輛,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 159 萬輛,同比增長 14.9%;引力品牌銷量 138 萬輛,同比增長 3.8%;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超 47 萬輛,同比增長 74.8%,創歷史新高。
03. 長安出錢華為出技術出人,成立合資公司
華為與長安合資始于 2023 年 11 月 25 日。
當日,長安汽車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 " 華為 ")籤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
▲長安汽車深交所檔案原文
公告中提到,經雙方協商,華為拟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以下簡稱 " 目标公司 "),公司拟投資該目标公司并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產業領導者。
備忘錄的主要内容包括,華為設立目标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 與智能車燈等,并将專用于目标公司業務範圍内的相關技術、資產和人員注入至目标公司,具體業務範圍及裝載方案在最終交易檔案中進行确定。
公告中指出,本次交易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拟出資獲取目标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 40%,具體股權比例、出資金額及期限由雙方另行商議。合作原則為,目标公司将基于市場化原則獨立運作,采用市場化的管理體系及薪酬激勵框架。
雙方承諾與目标公司進行長期合作與戰略協同,業務範圍内的部件和解決方案原則上都由目标公司面向整車客户提供。華為原則上不從事與目标公司業務範圍相競争的業務,長安汽車将全面推進與目标公司戰略協同。
▲華為方面公告
在雙方籤署協定的現場,餘承東表示:" 我們一直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台,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台。我們與長安深化合作,同時還會與更多戰略夥伴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赢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崛起的夢想。"
▲華為餘承東
徐直軍則表示:" 華為堅持不造車,而是發揮自身 ICT 技術優勢和營銷能力,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我們會持續履行對客户和夥伴的承諾,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的崛起。"
消息一出,華為的合作夥伴們也紛紛發聲。
賽力斯連夜發布聲明強調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堅實性,表示正在溝通投資和合作的事宜。江汽集團也表示積極與華為探讨投資及合作的相關事宜。
李想也在線吃瓜,還給出了自己的點評:(華為長安合作)類似的成功案例叫:聯合電子。華為類比博世,長安類比上汽。
▲李想表态
作為主角之一的長安汽車也感受到了華為概念股帶來的紅利,股價大漲超過 10%。
▲長安汽車官宣前後股票變化
04. 結語:華為帶來車圈新玩法
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有‘火車頭’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台。潛台詞就是,華為與長安打造的合資公司要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 " 火車頭 "。
從零部件模式、HI 模式、智選車模式,再到鴻蒙智行聯盟,更有現在的拉車企入夥兒,成立合資公司,華為持續給車圈帶來新的玩法,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入能力也越來越強。
對于那些想掌控自己靈魂、拒絕智選車合作的車企,長安這種掏錢入夥的模式是不是也算是一種折中,靈魂交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