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今年春招,不懂AI很難找工作,歡迎閲讀。
AI 成了考官、創業導師
每年開春,招聘市場就變得熱鬧起來,今年,DeepSeek 加速掀起的 AI 熱潮,也 " 卷 " 到了春招。
江蘇姑娘小琳(化名)這段時間頻繁投簡歷,參加了不少由 AI 擔任 " 考官 " 的初試,經歷了開始階段的好奇和緊張之後,如今已變得習慣。
湖北姑娘鄧鄧在深圳華僑城開始了新一天的擺攤踩點,希望學習其他攤主在定價、商品陳列上的經驗。這是她失業後創業擺攤的第 47 天,這個市集是由 DeepSeek 推薦的。
現象級爆文《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作者之一的文華,離開了媒體行業,在某科技公司擔任 AI 產品經理。時下,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用到自家公司開發的 AI 求職類產品。
張亦昊(化名)在國内一家頗具規模的動漫公司從事 HR 工作。他説,年後公司接到的簡歷數量明顯上升,平均每個崗位收到 100 多份簡歷,他們會利用 AI 進行基礎信息收集。
求職者、招聘者、創業者 ……《IT 時報》記者與他們對話後發現,"AI 含量 " 在春招中已爆棚,幾乎無人不提 AI。
應屆生遇到了 AI HR
" 兩眼一睜又要開始投簡歷了。" 來自江蘇的小琳在社交平台上如是感慨。2024 年 12 月,小琳取得了英國某院校的金融碩士學位,全程參與了 2024 年秋招,在投出 100 多份簡歷後終于收到 Offer,不過她準備繼續迎戰春招,希望遇到更好的選擇。2 月初以來,小琳投出近 80 份簡歷,主要目标是外企、央國企和互聯網大廠。
不久前,小琳參加了菜鳥集團财務運營崗面試," 考官 " 就是 AI,面試時長約 40 分鍾,每道題回答時長約 3 分鍾,比如用英文描述一個對你影響很大的人、舉一個從失敗到成功的例子等。
" 類似于自己對着電腦錄一段視頻作為回答,系統會識别回答内容和面部表情,然後生成分析給 HR 看。" 小琳用 " 習慣 " 一詞形容所遇到的 AI 面試。
現階段,她正在等待下一個環節面試。
" 一開始會緊張,多面幾次後發現都差不多。" 李華談及 AI HR 時説道。他是一所雙非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元宵節至今,投出近 60 份簡歷,但屢屢碰壁。" 我考慮先去小廠積累經驗,工作兩年後靠社招進大廠。"屢戰屢敗的李華借助 DeepSeek 力量完善了簡歷,繼續 " 海投 "。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5 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顯示,2025 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速達 33.4%,位居行業第一;從職業看,通信及硬體研發、運維支持求職人數同比增速超三成。
讀新聞傳播專業的羅冰最近半個多月投出了近 90 份簡歷,跨界面試了某硬體制造企業的 AI 產品專員崗位," 在準備過程中,我會用 AI 幫我厘清回答問題的思路,拟定相關問題 "。
無論是改簡歷,還是寫面試攻略,AI 已經成為畢業生求職路上的 " 好幫手 "。
" 招聘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AI 只能輔助做一些基礎信息或者客觀信息的甄選。對于資深的社招崗位,站在人選角度,他們沒時間也不願意去和 AI 溝通太多。" 張亦昊所在的公司設有 AI 面試環節,他告訴《IT 時報》記者,僅在校招小範圍内使用,會根據 AI 匯總的信息判斷人選符不符合需求。
寶媽用 AI 擺攤
除了用 AI 求職,還有人借助 AI 擺攤試以謀生。
一台電腦、一部手機、一台 700 元購入的二手印表機、一把折疊椅、KT 板、數個相框,這些便是寶媽李蔓(化名)擺攤的全部 " 家當 "。她在深圳生活,春節前後,李蔓嘗試擺地攤,主要提供 AI 寫真和衝洗照片服務。
顧客在現場進行拍攝,或者自行提供照片,然後通過堆友、美圖設計室、無界 AI、FacePlay 等軟體進行合成,進而現場打印,49.9 元可獲 6 張照片和一個 A4 大小的相框。
李蔓告訴《IT 時報》記者,春節期間人流量較大,12 天總流水達 4000 多元。"DeepSeek 還沒火之前,我就在研究 ChatGPT 了,接下來我會繼續擺攤,也會用它們為我制定 AI 繪畫自媒體項目的變現方案和工作流程。" 她説道。
不過,擺攤并非一件容易之事,有人信心滿滿,有人遭遇挫折。
" 裸辭後去大理躺平了半個月,在小紅書上刷到義烏創業攻略,創業的想法油然而生。" 擺攤之前,1996 年出生的鄧鄧在兩家大廠工作過,第一家因被裁離開,第二家則因不适應很快裸辭。
來到義烏商貿城,手工戒指、玩偶和挂件成為鄧鄧創業擺攤之初的 " 三件套 "。前奢侈品銷售、跨境貿易高手、品牌設計師 …… 她欣喜地發現市集上藏着不少 " 掃地僧 "。" 有人教我用水晶搭配貨品,有人用 AI 設計廣告牌,還有個攝影師小哥免費幫我拍產品圖。" 用鄧鄧的話説,這些人是她的 " 擺攤搭子 ",在熱鬧的求職市場中,可以和她們一起追逐自由職業。
擺攤的前提是要找個好攤位,借 AI 興起之勢,鄧鄧利用豆包、ChatGPT 和 DeepSeek 幫助自己尋找合适的攤位,比如 DeepSeek 除了推薦了高轉化免費擺攤點位,還會提供擺攤測試方法。
鄧鄧的做法與 AI 提供的路線基本一致,她給 AI 布置的任務也很 " 現實 ",除了篩選免費市集,還有優化砍價話術,制定擺攤方案,排版和潤色新媒體文案進行引流等。
當前,鄧鄧面臨入不敷出的難題,但她抱有樂觀的心态," 再給自己一點時間,今後或許還會借助 AI 學習直播帶貨 "。
跨界成為 AI 產品經理
正是因為看到 AI 快速發展的勢頭,文華從媒體行業跨界至科技行業,成為一名 AI 產品經理,希望更多人看到、用上自家公司推出的 AI 求職類產品 " 職升機 AI"。
" 我們希望求職者除了傳統的招聘平台,可以多一些選擇。傳統招聘平台會有一定的信息繭房,推送的崗位大多是求職者所在的行業和崗位,我們希望幫助求職者在全行業裏尋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職業,不拘泥于過往經驗和背景。" 文華説道。
對于 " 職升機 AI",文華講述了其研發初衷:結合冰山模型【個體能力素質包括可見的(" 冰山 " 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技能和經驗等)和隐藏的(" 冰山 " 以下部分,包括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質等)】從上萬家公司中篩選出高潛力崗位,以幫助求職者直接匹配到适合自己的崗位,而不是讓他們盲目地尋找。
面對蓬勃發展的 AI,傳統招聘平台也在積極求變,比如智聘推出了智能修改、編寫簡歷小程式;58 同城推出了 "AI 招聘超人 ",具有生成招聘啓事、面試題目等功能;用友大易推出的 AI 產品涉獵智能問答、簡歷評估、視頻面試等多個招聘場景。再如 AI 面試系統類產品,很多大企業都在引入。
對于 AI 和 HR 之間的聯系,張亦昊基于自家公司實況認為,目前僅能收集基礎信息,作用不是特别大,針對 HR 開發的 AI 工具還不完善,需要再等一段時間。
" 希望求職者簡歷做得有誠意一點、認真一點,可以做完簡歷用 AI 工具檢查錯别字,或者看看 AI 的修改建議也是不錯的。" 在交談最後,張亦昊如是建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IT 時報 "(ID:vittimes),作者:孫永會,編輯:錢立富 孫妍,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