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中端手機暴打旗艦!上半年重磅新機扎堆,太卷了!,歡迎閲讀。
随着 6 月份的結束,熱鬧了整整半年的手機市場總算是迎來了「冷靜期」。據小雷不完全統計,在短短六個月時間内,除蘋果外幾乎每一家能叫得上名字的手機廠商都發布了自家新機,甚至我們的老朋友魅族在時隔兩年後也發布了魅族 20 系列,可謂是百花齊放。
手機新品數量越來越多即證明市場内卷程度愈發嚴重,產品性價比越來越高,這對于消費者來説是一件好事;但這也有可能會背刺到某些剛買了新機的用户,明明自己兩個月前買的時候還是新機,怎麼現在就成「老古董」了?
借着這個節骨點,小雷就為大家詳細介紹點評一下今年發布的多款新機,或許其中就有你的愛機。
中端市場極度内卷,幹翻旗艦指日可待?
作為手機市場的銷量主力軍,中端手機所受到的關注明顯要高于各種秀肌肉的旗艦產品,也自然而然成為手機廠商們的「兵家必争之地」,多款中端產品不但擁有超高的性價比,而且在綜合體驗上已經不輸某些旗艦產品,話不多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加 Ace 2&一加 Ace 2V
首先是重回 OPPO 旗下的一加,在今年上半年它一口氣發布了三款產品,完美涵蓋了 2000-4000 元價位段,而且很好地跟自家大哥打出了差異化,一加負責性能,OPPO 則是負責影像和全面旗艦。
尤其是 Ace 系列,作為死磕性價比的產品線,一加用 3000 元左右的預算給 Ace 2 塞入了滿血版第一代骁龍 8+ 處理器、5000mAh 電池、100W 超級閃充、1.5K 雙曲面屏、起步 12+256G 内存組合,在同價位中可以説是滿滿的誠意。
(圖片來源:OPPO 官網)
而且一加 Ace 2 破天荒地用上了合金中框和玻璃後蓋設計,再搭配與自家旗艦機相似的設計語言,打破了市場對中端手機普遍質感較差的刻板印象。
作為一款三千元價位的手機,小雷确實挑不出什麼毛病,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它的影像能力有點「弱雞」。但别忘了同價位還有大哥的 Reno 系列,俗話説一家人不打一家人,何況要是給 Ace2 更好的影像,那就不可能只要三千塊了。
至于一加 Ace 2V 就沒什麼太多可提的了,它搭載的是有些「古老」的天玑 9000 處理器,雖説天玑 9100、9200 和天玑 9000 的性能差距也沒多大,但憑着買舊不買新的态度,小雷并不是特别建議大家在 2023 年買搭載天玑 9000 處理器的機型。
(圖片來源:OPPO 官網)
從之前的 OPPO Find X5 Pro 天玑版就能看出 OPPO 對聯發科天玑處理器的優化力度比較一般,再加上天玑 9000 這顆芯片也比較吃調教能力,所以 Ace 2V 的表現會有些「神經刀」。
不過一加 Ace 2V 的其他配置還算良心,不錯的外觀設計(甚至可以説是優秀)、中等偏上水準的螢幕。如果預算充足的話,小雷還是建議大家加點錢上 Ace 2 或者 OPPO 的 Reno 系列。
Redmi K60 系列
既然提到了性價比,怎能忘了性價比機型的代表 Redmi K 系列呢?從 K20 系列開始,Redmi 每年都能憑借極為恐怖的性價比赢得不錯的銷量和口碑。
Redmi K60 系列也是如此,Redmi K60 Pro 擁有第二代骁龍 8 處理器、2K 屏、120W 有線快充、30W 無線充電以及相當不錯的散熱配置。同樣除了在相機外它的配置都十分接近小米 13,整體配置算是非常優秀。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商城)
而它的青春版 Redmi K60 與一加 Ace 2 的配置幾乎一致,兩者都擁有第一代骁龍 8+ 處理器、5000mAh 大電池以及不錯的性能釋放,不過它擁有 2K 分辨率的螢幕,在顯示效果上要比一加 Ace 2 強上那麼一丢丢,但充電速度卻慢了不少。
不過就小雷看來,Redmi K60e 的性價比就有那麼一絲微妙了,整體配置可以説與 K50 幾乎完全一致,同樣的 2K 屏、同樣的 5000mAh 電池、同樣的 67W 有線充電、性能幾乎一致的天玑 8200(K60E)和天玑 8100(K50)而且在價格方面還要比 K50 貴上一兩百塊錢,着實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商城)
順帶一提,小雷不認為給 Redmi K60 Pro 用上無線充電功能是什麼好事,畢竟這個價位的目标群體并不會過于在意無線充電功能,倒不如拿這 30W 無線充電線圈換成更大的電池、更好的攝像頭,或是便宜個一兩百塊錢,或許還能帶來更高的性價比。
總而言之,Redmi K60 系列的發揮依舊足夠穩定,仍是 2000-4000 價位段中最值得入手的機型之一,但早已不是唯一,畢竟它如今要面對的對手,實力同樣不弱。
真我 GT Neo5 系列
手機性價比這個東西人人都能做,只要你肯砸錢,真我自然也不會放過中端手機市場。雖説之前的各種「神奇操作」敗壞了一點口碑,但今年它們推出的 GT Neo5 系列仍誠意滿滿。
例如 GT Neo5,其擁有第一代骁龍 8+ 處理器、240W 有線快充(僅頂配版)、1.5K 分辨率螢幕、最高 16+1T 内存組合以及不錯的外觀辨識度,而 Neo 5 SE 則是将處理器替換成第一代骁龍 7+,充電速度降至 100W,兩者的頂配價格相差 800 元,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的話,真我 GT Neo5 SE 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真我官方商城)
至于缺點?當然也有啦,小雷實測真我 GT Neo 5 系列的兩款手機在性能釋放上有些過于保守。這讓小雷有些摸不着頭腦,要知道第一代骁龍 8+ 和第二代骁龍 7+ 都是能效比極為優秀的處理器,發熱情況要比什麼骁龍 888、第一代骁龍 8 處理器好上太多,真沒必要搞這麼慫,對誰都不好。
華為 Nova 11 系列
與前面三款機型不同,華為的 Nova 系列主打的并非性能,而是影像,尤其是人像拍攝方面。在每一代 Nova 上都能見到各種新奇且實用的功能,Nova 11 系列擁有一顆高達 600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後置鏡頭也融入了全新的人像算法,看得出來這就是一台專為人像拍攝而生的手機。
至于其他配置嘛,高情商説法:Nova 11 的面向群體不是性能黨,低情商説法:它性能不行。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商城)
它搭載的骁龍 778G 處理器雖説性能表現還過得去,但作為一款賣到 3000 多元的產品,這個處理器明顯還是有些不夠看的。而且 66W 有線快充、4500mAh 電池放到同價位市場中确實沒多少競争力。
不過華為 Nova 11 也算是目前價格最低的鴻蒙手機,預算不太夠的話,它的產品力還是可以滿足目标用户的。至于 Nova 11 Pro 和 Nova 11 Ultra,小雷更建議大家加點預算買華為 P60 系列。
vivo S17 系列
vivo S17 系列的定位和華為 Nova 11 系列十分相似,都是主打人像自拍,不過在配置上相比前一代有了明顯的更新,與其説它叫 S 系列,不如叫它 vivo X90 青春版。
vivo S17 系列最大的優點是前後雙補光組合,前置的雙柔光燈能夠自動補光,有些攝影知識的讀者們應該明白補光對于人像拍攝環節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後置的環形補光環能夠根據當下環境自動切換冷暖色調,可謂是為數不多實用性大于噱頭的新功能。
(圖片來源:vivo 官方商城)
其他配置上,vivo S17 系列分别搭載天玑 8050(S17t)、骁龍 778G+(S17)以及天玑 8200,小雷更建議大家購買後面兩款產品,畢竟天玑 8050 這顆處理器實際上就是天玑 1300 的換皮版,在性能和功耗上已經遠落後于時代,實在是不建議購買。
不過小雷個人對 vivo S17 系列還是相當之看好的,不管是骁龍 778G+ 還是天玑 8200 處理器都能滿足大部分日用場景,而且優秀的外觀設計、輕薄的機身以及極好的握持感保證它能在線下市場「大殺四方」。
小米 Civi 3
不知不覺,小米的 Civi 系列也推出第四代產品了,作為小米旗下一條專供女性市場的產品線,Civi 在國内的熱度一直不算高,這與小米的之前的目标群體主要為男性有很大關系。
小米 Civi 3 主打的是各種前置自拍以及前置視頻拍攝,3200 萬像素主攝搭配大光圈和自研算法,确實能帶來不一樣的自拍體驗。再加上什麼 AI 超感四柔光燈、天玑 8200-Ultra、67W 有線快充等配置,在女性手機市場中确實有着一戰之力。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商城)
但正如前文所説,Civi 在市場上的熱度遠不及 OPPO 的 Reno 以及 vivo 的 S 系列,畢竟這兩位「大哥」已經在手機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用户,小米 Civi 系列想要從中分到一塊自己的蛋糕,還是需要進一步拿出自己的優勢,只有做到「人無我有」,才有可能成為女性手機市場中又一頂梁柱。
不難看出,如今的中端手機市場有些兩極分化,部分主打性能和性價比的機型一股腦地給機器裏塞入各種旗艦芯片甚至是旗艦機都沒用過的技術,而剩餘部分則是收割女性市場,用各種美顏算法帶來一定溢價。
内卷程度之恐怖,逼得手機市場出新機的速度跟「母雞下蛋」一般,手機廠商們恨不得把供應鏈昨天剛生產出的的配件,今天就怼到手機上。哪怕只有 5% 的性能提升,0.01% 的體驗提升,也要重新另開一條生產線再生态一台手機。如果你不做但是别人做了,你在起跑線上就會輸給别人,輸多了,自動出局。
旗艦市場進一步進化,但普遍在 " 擠牙膏 "?
今年的旗艦手機屬實讓人覺得有些無聊,一方面是大家的硬體配置幾乎一致,使用體驗幾乎沒差,另一方面是進步速度越來越慢,無非就是在影像、性能上帶來一點點小更新。其無聊程度甚至讓小雷這位數碼發燒友都有些「打瞌睡」。
也因此,小雷在這裏就直接将幾款相似的旗艦機一同合并講解了。
首先是一加 11、榮耀 Magic 5 系列和 vivo X90s,這幾位選手的配置幾乎都是一致的,在定價和目标用户上也是接近的。像一加 11,它擁有同價位中最好的產品質感,可以説完全不輸大哥 OPPO Find X6 系列,而且綜合的配置也讓它在四千元價位段能夠站得住腳,唯一的問題就是都這個價位了,還不給無線充電屬實有些尴尬。
(圖片來源:OPPO 官方商城)
vivo X90s 是 vivo X90 系列的新品,除了将處理器從天玑 9200 提升到天玑 9200+ 外沒有任何區别,真的是沒有任何區别。再嚴格一點天玑 9200 和天玑 9200+ 的性能也幾乎沒有差距,所以小雷認為這款 vivo X90s 的定位稍稍有些尴尬,何況 X90 在第三方電商平台的價格已經降了不少。這也驗證了前文那句「手機廠商們恨不得把供應鏈昨天剛生產出的的配件,今天就怼到手機上。」
(圖片來源:vivo 官方商城)
榮耀 Magic 5 是三者中較為水桶的一款,其中讓小雷比較驚喜的是那塊螢幕,雖説分辨率沒有達到 2K 水平,但相當不錯的亮度和 2160Hz 的高頻 PWM 調光功能能夠帶來不錯的護眼效果,説它是市面上最護眼的手機之一也不為過。另外榮耀 Magic 5 擁有配置更高的 Magic 5 Pro,在影像方面的表現要強上一些,但也只是一些。
(圖片來源:榮耀官方商城)
其次是四款定位真影像旗艦的產品:OPPO Find X6 Pro、小米 13 Ultra、三星 Galaxy S23 系列以及華為 P60 系列(vivo X90 系列是去年年底發布的)。
去年的 OPPO Find X5 系列讓小雷有些失望,跟哈蘇聯名後也沒搞出什麼名堂,在影像方面的表現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根本打不過同價位的競品們。但今年的 OPPO Find X6 Pro 總算是開竅了,相當具有質感的影調搭配目前最頂級的一英寸大底主攝,在影像上的表現絕對是 T1 水準。
(圖片來源:OPPO 官方商城)
小米 13 Ultra 的表現讓小雷覺得有些中規中矩,畢竟小米 12S Ultra 給足了我們驚喜,無論是在綜合實力還是最重要的影像方面都沒有太大的提升。不過也正是小米 12S Ultra 的高口碑,讓小米 13 Ultra 在高端手機市場獲得了相當不錯的銷量,只要小米願意繼續堅持下去,未來的 14 Ultra、15 Ultra 的表現會更好。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商城)
説起安卓機皇,小雷心中第一個聯想到的依舊是三星 Galaxy S 系列,它的硬體配置也确實對得起「安卓機皇」的稱号。就以 Galaxy S23 Ultra 為例,2 億像素主攝、雙長焦鏡頭配置、IP68 級防水以及市面上最頂級的螢幕之一,絕對是安卓市場中真正能與 iPhone 平起平坐的存在。唯一的問題是,它的保值率實在是低得誇張,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在半年後起碼能以比原價低三千多的價格收到一台 S23 Ultra。所以對于經常要換新機的小夥伴來説,三星 S23 Ultra 可能不是什麼好選擇。
(圖片來源:三星官方商城)
最後則是華為 P60 系列,不得不説華為此次的誠意還是很足的,華為 P60 擁有同價位中最好的質感、相當出色的影像系統,非要説它的缺點,可能就是不支持 5G 網絡了,尤其在 5G 網絡越來越普及的當下,缺少 5G 網絡還是有些膈應的。不過聽説即将發布的 Mate60 系列會支持 5G 網絡,至于是真是假,就得等到實機發布才能知曉了。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商城)
噢對了,今年還有一台讓小雷覺得意外的旗艦,魅族 20 系列。為什麼説它意外呢?它用非常「平庸」的配置搭配吹得「天花亂墜」的軟體算法賣到了旗艦價格,論配置它打不過同價位任何一款競品,論品牌影響力和售後更是被一眾手機巨頭暴打。在内卷越來越嚴重的手機市場,魅族這位「新人」的表現确實有些不夠看,不知道魅族 21 系列是否會實現絕地反擊呢?
(圖片來源:魅族官方商城)
正如前文所説,今年上半年所公布的旗艦產品基本都是主打影像、影像和影像,畢竟在硬體配置上它們跟中端已經拉不開太大的差距,只能選擇在影像方面做出差異化。但每一家廠商都選擇在拍照方面内卷難免讓消費者有些疲勞,而且過于「豪華」的配置也會讓手機變得更加厚重,失去了最重要的握持感。
比中端機貴兩千,消費者有必要買旗艦嗎?
那麼問題來了,在價格相差兩三千元的情況下,消費者真的還有必要多加這些錢去買旗艦機嗎?
如果你就想買一個便宜實用的手機,的确中端機就夠用,甚至在某些方面,他比旗艦機還強。比如真我 GT Neo 5 的 240W 充電,目前沒有一個旗艦機有這麼快;比如 5500mah 大電池,旗艦機因為要給影像部分讓路,做不到這麼大容量;比如性能釋放,同樣處理器,很多中端機由于散熱面積更大,玩遊戲幀率穩定性也比某些旗艦機強不少;比如重量,中端機用的大塑料,堆料少,所以重量普遍也就 200g 以内,比大部分旗艦機輕薄不少。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而且在雷科技剛剛發布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安卓旗艦機的保值率都偏低,基本一年後就會跌個 40% 左右,非常不利于那些經常換手機的消費者。説到這裏,是不是很多讀者也會認為買中端手機是個聰明的做法。
确實,如今手機市場中的中端機產品力都相當不錯,如果沒什麼特别追求旗艦的心,沒必要多花這兩千塊。手機廠商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才會用盡各種辦法讓自己的中端產品變得越來越具有性價比,畢竟這才是市場的銷量大頭。
那麼高端機的意義是什麼?除了小部分消費者會追求極致的體驗外,高端機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手機廠商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用良好的設計、高端化產品的營銷手段、以用户體驗為核心的售前售後服務,來拔高手機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價值感。換句話説就是打出自己的名聲,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知道自己這個品牌。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實際上,在絕大多數產品裏,高端產品與低端產品在價格方面的差距,都要比性能方面的差距大得多。
比如在筆記本產品中,其實五六千元的主流機型在性能上基本就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而那些一兩萬元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針對某個特定方向進行強化的產物。你喜歡打遊戲,那就給你一塊高性能顯卡;你喜歡好的質感,那就 CNC 切削、用 4K 螢幕;你平時要移動辦公,那就在續航、輕便方面進行優化。但你要説一萬多塊筆記本都是智商税,那只能説明你并不在意某些點。
説到底,高端機這東西," 性能 " 只是個基礎,你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當你真正需要高端機的那些功能的時候,你自然也就會知道高端機 " 高 " 在何處了。
回歸正題,今年上半年的手機市場還是非常熱鬧的,手機廠商們為了賣手機也是費盡心思,這也讓小雷開始期待下半年第三代骁龍 8、天玑 9300 以及蘋果 A17 發布後,手機市場是否又會迎來一次「大地震」,全新更新的各種旗艦機型又會帶來哪些新的亮點。
只能説,這下又有好戲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