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好聲音》廉頗老矣,母公司如何轉身?,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文娛價值官,作者 | 陳桐,編輯 | 美圻
鐵打的《中國好聲音》,流水的音綜。
音綜爆發的這十餘年,《歌手》《中國好歌曲》《跨界歌王》《蒙面歌王》《天籁之戰》《幻樂之城》《我是唱作人》這些頭部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鬧哄哄後最終又紛紛消失。只有《中國好聲音》在一旁閒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榮辱不驚地活到了今天。
今晚,《2023 中國好聲音》正式開播,節目打破過去 11 年轉椅 " 盲選 " 的标志性模式,增加 " 明選賽道 ",算是近幾年最大一次更新了。但作為一個歷時 12 年的 " 綜 N 代 ",在節目導師制度和核心框架不變的情況下,這樣的修修補補很難再翻出什麼新花樣。而僅靠廉頗老矣的《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顯然無法支撐目前的市值,疲軟的經營業績發展和講不出新故事的現有業務,都在倒逼其尋找新的增量和想象空間。
鐵打的《好聲音》,流水的音綜
2012 年,預言中所謂的世界末日并沒有來,沒有山崩地裂,也沒有天地驟變,在價值官的回憶裏,那年夏天滿滿都是:"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歡迎收看由涼茶領導品牌加多寶為您冠名的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喝啓力添動力,娃哈哈啓力精神保健品為中國好聲音加油 ……"
伴随着 " 中國好舌頭 " 華少 47 秒説完 350 字的貫口,那年夏天《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四位導師就像四位可以改變命運的守護神一般,坐在四張紅色的轉椅之上,點燃了全民的音樂激情。
八十萬一把的盲選 " 轉椅 "、明星不當評委改當導師、導師之間的搶人大戰、戰隊 pk…… 颠覆性賽制一夜間革了那些老牌選秀綜藝的命,首播後迅速成為現象級音樂節目。
開播後,節目收視率一路飙升,決賽夜的收視率更是達到驚人的 5.389,創下當年省級衞視收視之冠。唱完最後一首歌的梁博,用驚豔四座的表演爆冷奪冠,站在總冠軍舞台上,21 歲的他只淡淡説了一句:" 我會好好努力,有機會真的想讓大家聽到我自己寫的歌。"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喜極而泣,更沒有狗血離奇的故事,這樣對音樂樸素珍視的态度,被定格在許多觀眾的記憶中,12 年後,依然歷歷在目。
除了梁博,吳莫愁、吉克隽逸、張碧晨、姚貝娜、金志文、平安、關喆、袁維娅等選手也迅速成為華語樂壇耀眼的新星。多年來,《好聲音》的導師們為華語樂壇,挖掘了眾多的好聲音,培養了大批潛力音樂人,也和觀眾一同見證了華語樂壇新生力量的崛起。
随後,《中國好聲音》連續幾年都是暑期綜藝檔影響力最大、關注度最高的節目,雖然導師每年略有調整,但盲聽盲選的規則與轉椅子的标志性動作依然是節目的标志性亮點,一直為華語樂壇補充着新鮮血液。同時,節目也逐漸成為最成功的歌曲推廣平台,起到了音樂風向标的作用。
2016 年初,中國好聲音《The Voice》荷蘭版權方 Talpa 公司宣布與燦星公司終止合作,并且轉手将版權賣給中國另一家影視公司唐德影視。随後,雙方開始了長達兩年的版權争奪戰,這場曠日持久的版權官司最終以 " 燦星支付 5.1 億元侵權費 " 告一段落。
雖然花費巨額賠款拿回了版權,但經過幾年的消耗,無論是被視為标志符号的紅色轉椅,還是好聲音 + 好故事的素人 PK 模式都面臨觀眾的審美疲勞,在各種題材層出不窮、競争日益激烈的綜藝市場,《好聲音》也光環不再,逐漸被湮沒在音綜的紅海中。
去年 10 月 28 日,《2022 中國好聲音》總決賽在一片寧靜聲中落下帷幕,整季看下來,除了國慶前導師廖昌永因故退出節目錄制,臨時換成 CoCo 李玟,以及接連着的熱搜事件 " 李玟怒斥節目賽制黑幕 " 之外,無論歌曲、選手還是導師,本季節目都沒有帶來多少熱度,可以説是《好聲音》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季。對于一檔走到第十一個年頭的國民級音樂綜藝,這樣的結果也早在預料之中。
不過,對于一檔堅持做了 12 年的王牌綜藝而言,其豐富的制作經驗和深厚的觀眾基礎雖然不斷衰減,但畢竟沒有耗光全部紅利,《好聲音》這個 IP 放在當下的大環境下,依然是一棵能擰出水的 " 搖錢樹 "。燦星目前也在盡最大努力延長其生命力,将落幕的時間盡可能向後推遲。
五闖 IPO,艱難圓夢
伴随着《好聲音》的崛起,母公司燦星文化也迅速成為綜藝市場的一顆新星。通過《中國好聲音》打響綜藝制作的品牌後,燦星之後陸續推出了《舞林争霸》《中國好歌曲》等爆款綜藝,在拓展公司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工業化、一體化的制作運營體系。
2014 年,風頭正勁的燦星文化曾提出分拆上市的方案——燦星跟随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燦星的兄弟公司夢響強音在 A 股上市。然而,當時在熱錢持續湧入,文娛產業備受資本認可的最好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燦星這兩個上市目标都沒有實現。
不過,燦星對于上市的執念并沒有因為首次的失敗而動搖,一直在默默努力多手準備。僅 2016 年至 2018 年的三年,燦星就融資 18.5 億元,其中還不包括燦星的創始股東轉讓老股套現的 2.15 億元。積極融資的同時,在《中國好聲音》影響力逐漸下滑之際,2018 年,燦星文化打造了《這!就是街舞》系列網綜,首次嘗試 " 觸網 ",為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
首季《這!就是街舞》一炮走紅,總招商金額接近 6 億,攬獲 8.7 的豆瓣高分,配合順風順水的融資節奏,2018 年、2020 年,燦星又趁熱打鐵,先後兩次申請創業板上市。2021 年 2 月 2 日,深交所以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為由,正式駁回了上市申請,燦星文化長達 7 年的 IPO 之路再次折戟。
從深交所的上市問詢函中,外界得以窺見燦星文化在看似風光的外殼下,其實已經多處 " 病灶 " 纏身。由于種種歷史原因,燦星文化被層層壓制,形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股權結構,在拆除紅籌架構後依然不符合上市規定。
另一方面,2016 年 3 月,燦星有限收購上海民星、上海晝星合計持有的夢響強音 100% 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币 20.80 億元,形成了 19.68 億元的商譽。2020 年 4 月,燦星對收購夢響強音產生的商譽進行追溯調整,并在 2016 年計提減值損失 3.47 億元。深交所認為,上述會計處理未能準确反映公司當時的實際情況,收購夢響強音價格的公允性存疑,巨額商譽可能存在風險。
招股書截圖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就是街舞》系列網綜表現亮眼,但公司業績仍然重度依賴《中國好聲音》,該產品實現的營收長期占公司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綜藝始終未能達到這種火爆程度。業績波動大,利潤來源單一,如果外部環境出現重大不利變化或未來公司不能在節目研發、制作水準、營銷渠道、版權積累等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公司成長性将面臨巨大風險。
從公司先後兩次披露的 IPO 招股書,也能看到燦星主營業務正在逐年下滑。2017 年 -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别為 20.58 億元、16.53 億元、17.33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4.52 億元、4.53 億元、3.45 億元。相比 2015 年、2016 年的營業收入分别為 24.62 億元、27.06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8.06 億元、7.32 億元,下滑趨勢更為明顯。
在創業板上市兩次折戟後,燦星文化迅速重組,以星空華文改道謀求港交所上市。2022 年底,在經歷第一次招股書失效又再次遞表後,星空華文正式挂牌港交所。苦等八年、四次折戟,燦星的上市夢終于如願以償。
多元化布局謀出路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華文是中國最大綜藝節目 IP 創造商及運營商,擁有及運營龐大的中國電影 IP 庫,也是中國音樂 IP 創造商及運營商。除了綜藝 IP,目前公司擁有 700 餘部過去幾十年在香港制作的廣受歡迎的中國電影,其中包括《猛龍過江》《精武門》《倩女幽魂》《胭脂扣》等經典作品。音樂 IP 近萬個,包括在音樂類節目創作期間制作的現場音樂錄音、為籤約藝人制作歌曲及眾多歌詞和音樂作品。
雖然擁有眾多 IP 及業務,但星空華文目前收入的核心來源依然是綜藝節目 IP 制作、運營及授權,2022 年收入比重高達 80.4%。這其中,《中國好聲音》又是重中之重。這意味着,作為中國最大的綜藝節目 IP 創造商和運營商,星空華文營收的關鍵取決于一檔已經 12 歲的綜藝 IP 的市場表現,一旦這檔核心節目熱度下滑,其 " 吸金 " 能力也會劇烈波動。
自去年 12 月 29 日上市以來,星空華文便受到資金的熱捧,股價急劇攀升,至今年 2 月初短短一個多月累漲近 240%。截止 7 月 28 日午間收盤,星空華文每股收于 124.10 港元,市值 495.0 億港元,對比上市時每股 26.50 港元的發行價格和 183 億港元市值,目前單一畸形的收入結構和缺乏想象力的增長預期,顯然撐不起如此高的漲幅和市值。
今年 4 月,星空華文公布了 2022 年度報告,實現扭虧為盈。數據顯示,2022 年,公司歸屬母公司淨利潤 8691.8 萬元,同比扭虧為盈。但是,盈利的主要原因并非主營業務提振,而是 2022 年并無錄得商譽減值虧損,2021 年則錄得商譽減值虧損人民币 3.8 億元。同時,公司總營收繼續下滑,2022 年星空華文總營收 8.73 億元,同比下降 22.48%。
從營收結構和經營角度看,星空華文業績表現依舊疲弱,管理層也急于轉型,希望借助多元化布局支撐起目前的市值和漲幅。今年,《2023 中國好聲音》宣布,将通過打造虛拟節目錄制現場,讓線上線下更好聯動。參與者可以生成去中心化身份,在虛拟舞台場景進行音樂創作與演唱表演,也可以與參賽歌手進行全新的互動交流。
不過,所謂的中國好聲音元宇宙并沒有太多看點,僅僅是加上元宇宙虛拟空間、數字資產的 " 全民 K 歌 " 罷了,但卻是星空華文進軍虛拟資產、開拓元宇宙業務的風向标。在此之前,今年 3 月 30 日,星空華文與 Nfkings 訂立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拟合營成立一間 Web3 娛樂公司,為傳統綜藝娛樂内容引入開放靈活、具社交屬性的數字經濟。可以看出,星空華文急于擺脱對《中國好聲音》的過度依賴,通過對 IP 價值的挖掘、元宇宙等賽道的布局,推動不同產業之間互動融合,構建泛娛樂生态系統。未來,借力于資本市場的力量,一方面繼續打造其他爆款節目承接《好聲音》的逐漸消退,一方面加快布局多元良好的產業生态,将會是星空華文轉型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