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出口退税與對等關税:為何增值税恐将成為中美貿易博弈新焦點,歡迎閲讀。
當地時間 2 月 13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他已決定征收 " 對等關税 ",即讓美國與貿易夥伴彼此征收的關税税率相等,并稱将考慮對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國家加征關税。
特朗普對等關税并不簡單,包含的内容非常豐富,其中涉及增值税。為什麼特朗普要在關税政策中特别關注增值税問題?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是中國刺激出口和產業政策的重要工具,恐将成為中美貿易博弈新焦點。
一、特朗普對等關税并不簡單,包含的内容非常豐富,其中涉及增值税。
仔細研究特朗普的 " 對等關税 " 或者 " 互惠關税 ",我們會發現其内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我們通常關注的公開的關税,還包括出口商品離岸價值中的影響其出口價格的非關税因素。
依據特朗普涉及關税的講話,美國候任商務部長的解釋和貿易代表接受記者采訪的表述,我們可以基本厘清,特朗普的 " 對等關税 " 所關注的,至少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内容:
一是對美國產品征收的直接的關税水平;
二是對出口美國產品中,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征收的不公平、歧視性或超領土的税收,比如更高的增值税,巧立名目的數字服務税等;
三是非關税壁壘以及不公平政策而帶來的成本增減,如對出口產品的補貼,對進口產品繁瑣的監管要求;
四是對匯率的操控,利用匯率偏離市場價值來影響進出口商品的價格;
五是通過壓低工人工資來降低出口價格等削弱美國產品競争力的重商主義政策;
六是其他任何被美國貿易代表認為對美國市場準入或公平競争構成不公平限制的實踐。
二、為什麼特朗普要在關税政策中特别關注增值税問題?
增值税并不總是稱為增值税,有時也可稱為商品和服務税。大多數國家對該國生產、銷售的商品和服務征收税收,它涵蓋了開發、制造和生產的每個階段的不同要素和組成部分。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的產品成本加上銷售税或增值税進行銷售。根據行業的不同,商品或服務可能會有額外的税,例如有些國家強制性小費,中國對一些消費品既征收增值税,還征收消費税。
增值税類似于銷售税。但有些國家只在最終銷售後征收,有些國家每一個銷售環節都征收。
根據 Global VAT Compliance B.V. Loire 的數據,全球 164 個國家和地區征收的增值税平均水平大約為 15%(各國最高級平均,下同),其中歐洲被認為是世界上增值税最高的地區。歐洲的平均增值税為 21%,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約 6 個百分點。比如,匈牙利為 27%,克羅地亞、丹麥、瑞典為 25%,意大利為 22%,英國、法國為 20%,馬耳他為 18%,盧森堡為 17%。
新興市場國家增值税比西方國家低一些,多在 15% 左右。比如印度、巴西為 18%,中國為 13%。
也有一些國家根本沒有增值税,例如美國。該國規定他們的消費者只需繳納銷售税,并為需要促進商品和服務生產和分銷的企業提供救濟。此外,美國還規定特定行業的企業征收自己的商品和服務税,例如酒店業。
增值税怎麼收,在哪個環節收,收多少,顯然是各國的内政和基本的經濟制度。
但不可否認,如果對增值税進行邊境調整,即如果在產品出口時,按出口額的一定比例退回增值税,在進口時征收進口商品增值税,這必然會一方面降低出口產品的成本,從而有利于降低出口價格,增加出口競争力;另一方面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進口商品的最終售價,削弱進口商品的價格競争力,這就必然會對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的競争力形成顯著影響。
總結來説,對出口退税并對進口征税。一般而言,将補貼出口和懲罰進口。
大多數國家征收增值税,一些國家利用出口退税鼓勵出口,而美國沒有增值税,表面上看,美國產品在面臨他國的出口退税和進口增值税時,必然處于競争劣勢。
三、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是中國刺激出口和產業政策的重要工具。
全球 164 個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來增強本國產品出口競争力,對進口的外國產品征收增值税來削弱外國產品競争力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韓國、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以及歐盟的一些國家。但既對出口產品大規模退税,又對進口產品全面征收增值税的國家和地區并不多,主要是我們和歐洲一些國家。但歐盟國家出口退税範圍和力度相對沒有我們這麼大。因此,研究國際貿易的學者,一般将中國作為利用出口退税機制促進經濟增長的成功範例。
比如 FasterCapital 在《出口退税:國際貿易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一文的第六部分稱,中國是有效出口退税政策的典範,中國實施的出口退税政策,為了鼓勵和促進國際貿易,效果顯著。中國是出口退税對外國投資和市場準入影響的一個顯著例子。
中國在 1970 年代後期出台了出口退税政策,以促進其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退税政策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是這些政策在吸引外國投資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紡織、電子和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
退税政策為外國公司利用較低的生產成本和改善的市場準入在中國建立生產設施提供了經濟激勵。這導致外國直接投資顯著增加,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做出了貢獻,并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
二是在鼓勵出口導向型產業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減少或取消出口商品的税收,激勵企業專注于國際市場。這促使企業努力利用税收優惠,增加生產和出口量,促進了制造業的增長,并推動該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
三是增強了國内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争力。
當出口商獲得退税或免税時,他們可以降低價格,使其產品更實惠,對國際買家更具吸引力。這種競争優勢使企業能夠擴大市場份額并滲透新市場。
四是鼓勵外國直接投資并吸引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生產設施,将中國融入全球供應鏈。
當向出口商提供税收優惠,表明了良好的商業環境和支持國際貿易的承諾。這反過來又吸引了尋求從出口導向型政策中受益的外國投資者。
五是成為推動產業政策的有效工具。
除了促進經濟增長外,出口退税還可以作為刺激或抑制特定行業的一種手段,成為推動產業政策的有效工具。國家可以戰略性地實施退税政策,以鼓勵需要支持的行業的出口。通過向目标行業提供税收優惠,可以提高其競争力并幫助它們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通過減少甚至取消出口退税,則可抑制某些產業的發展。
四、增值税恐将成為中美貿易博弈新焦點。
如果美國用對等關税來解決增值税等非關税問題,必然可能會顯著提高平均有效關税税率。
雖然特朗普還提及了匯率操縱、繁瑣的監管、低工資等形式的非關税壁壘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措施,但相較而言,這些措施難以量化為對等的關税報復措施。而出口退税和進口增值税,各國都有公開的税收資料,量化起來非常容易,列入對等關税最後的計算,也比較簡單。而我們又是美國第一大貿易逆差國,第四大直接關税逆差國,又是既實施出口退税,又對進口商品征收增值税、消費税的國家,毫無疑問,增值税恐将成為中美貿易博弈新焦點。
特朗普沒有公開點名我們。但在宣布對等關税時,特朗普批評了 " 歐洲某些地區 " 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征收最低标準税率為 15% 的增值税,特朗普認為這 " 高得離譜 "。盡管歐洲一些分析人士質疑增值税提供不公平貿易優勢的説法。
雖然歐盟的加權平均關税甚至低于美國,但如果考慮到歐盟國家征收的進口增值税,很顯然歐盟的總關税将是美國的好幾倍。
特朗普的制造業和貿易高級顧問彼得 · 納瓦羅稱,歐盟的增值税是美國關税所針對的措施的 " 典型代表 ",認為歐盟國家僅對在歐盟銷售的產品征收增值税,無論其原產地如何。而美國沒有增值税,只有州銷售税。
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計算出,在美國人的對等關税概念中,美國應該對我們加征多少補償性關税。
2024 年,我國出口 25.45 億元,出口退税 19281 億元,平均的增值税退税率為 7.57%。
2024 年,我國進口 18.39 萬億元,征收進口增值税、消費税 19177 億元,關税 2443 億元,平均的進口增值税、消費税税率 10.43%,關税税率 1.33%。但我們對美國產品征收的平均關税為 7.13%。
美國對中國產品征收的平均關税為 2.86%,美國進口不征收增值税、消費税。
這意味着,從單純的直接關税看,美中關税逆差為 4.74%。
但如果按美國人的概念,加上我們的出口退税、對進口產品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費税,假設我們對美國產品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費税税率與我們進口平均税率相同,則我們對美國產品征收的總税率為:關税 7.13%+ 增值税、消費税 10.43%=17.56%。
美國對我們征收的實際税率為:關税 2.86%+ 增值税消費税 -7.57%=4.71%。
包括進口增值税、消費税和出口增值税退税的總税率,中美逆差為:17.56%-4.71%=12.85%。
如果不能通過貿易談判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對進口自我國的商品加征 12.85% 的補償性關税,将導致我們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價格增加 13% 左右,如此大幅度的成本增長,必然會導致我們出口訂單的急劇收縮。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