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春節在三亞,一場有去難回的旅行,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聞旅派
春節旅遊大戲終于落幕,除了一直備受矚目的哈爾濱,經常與之相提并論的三亞再次進入大眾視野。一方面是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各式遊艇 " 堵船 "、三亞國際免税城排起長隊;另一方面也被爆出 "1 家 5 口從三亞飛回新疆要花 10 萬 "" 在三亞租車被套路 " 等負面新聞。
那麼,2024年春節假期,三亞旅遊究竟是冷還是熱?
官方數據顯示,2 月 9 日— 16 日,三亞市接待旅遊總人數 248.14 萬人次,同比增長 34.62%;旅遊總收入 74.94 億元,同比增長 34.67%。僅遊客總數一項,已經是三亞常住人口的兩倍以上。截至 2022 年末,三亞市常住人口 106.59 萬人。
随着旅遊消費強勁釋放,三亞住宿業迎來客流高峰。截至 1 月 30 日,三亞高端酒店平均預訂率達 81.7%,亞龍灣、大東海、海棠灣等重點灣區酒店入住率高達 90% 以上。
三亞火爆的遊艇市場一度登上熱搜," 别的城市堵車三亞堵船 "。在三亞灣、情人灣等海網域,上百艘遊艇排隊出海,頗為壯觀。
三亞某遊艇俱樂部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公司的遊艇旅遊業務非常紅火。" 我們每天 12 艘遊艇,20 個航次,接待遊客超過 1000 人次!相比去年大約增長 20%。"
從多方面數據來看,三亞旅遊确是迎來了 " 潑天富貴 ",但真的接住了嗎?
與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 家 5 口從三亞飛回新疆要花 10 萬 " " 在三亞租車被套路 " 等争議性話題輪番登上熱搜。其中争議最多的是回程機票問題。
2 月 14 日,有網友一家五口在三亞玩了幾天想回烏魯木齊,打開購票軟體發現一張機票要一萬九千多,五個人要花十萬元。
事實上,這種情況不是個例。有網友表示,假期後兩天從三亞回北京的機票經濟艙基本售罄,商務艙、公務艙基本過萬。 " 年前飛過來機票一千多元,年後想回家起步一萬元,一直在刷回程的機票,價格越來越離譜,這價格我都可以去趟歐洲了。"
從諸多網友截圖來看,所謂的高價機票大多是商務艙或者公務艙,經濟艙基本處于售罄狀态。由于商務艙、公務艙機票費用價格太高,眾多遊客不得已滞留在島上,讓三亞旅遊成了一場有來難回的旅行。
還有網友支招,可以買三亞飛韓國的中轉班機,比如 16 号要從三亞回上海,直飛價格肯定過萬。但買飛韓國的機票再中轉,至少可以節約幾千元。
雖然并不是高價機票的問題,但另一方面暴露的根本原因是機場航空運力不足,班機供給無法滿足集中離島的需求。
民航業内資深人士林智傑認為,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春節前由于行業、放假時間不同,開始旅行時間較為分散,但節後開工時間相對集中,導致離島需求集中釋放;第二瓊州海峽大霧停航,導致更多旅客湧向機場,航空壓力加大;第三,海口、三亞機場的保障能力有限,特别是三亞機場單跑道超飽和運行,它的運行容量就這麼大。
根據節前預測,2024 年春節黃金周期間,三亞鳳凰國際機場計劃執行班機 2974 架次,預計運送旅客将超過 63 萬人次。實際情況與預測數據相差不大,三亞市進港旅客量 58.94 萬人次;出港旅客量 60.41 萬人次,出港旅客量也明顯高于進港。
值得注意的是,三亞鳳凰機場是千萬級機場進出港班機量中,唯一春節運力出現負增長的機場。班機管家數據顯示,2024 年春節期間,千萬級機場進出港班機量中,僅三亞鳳凰機場同比 2023 年負增長,其相比 2019 年也呈負增長。具體來看,春運期間三亞鳳凰日均班機量 370 班次,同比 2023 年下降 6.9%。
針對該情況,2 月 14 日,海南交通和旅遊行業主管部門表示,在節前已多次協調主要航空公司增加運力和改用寬體機,目前三亞的寬體機投入已占 21%,三亞機場部分機位正在維修,從安全飛行角度考慮,增加運力也較為困難。
難道除了航空就沒有别的解決方式了嗎?必須要認清的現實是,海南島與内陸的交通并不完全聯通,主要依賴的就是航空和水運,但這兩種方式的承載量極為有限。這就造成了今年春節返程難的現象。
這輪潑天富貴為三亞旅遊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不得不提的是,作為這幾年海南旅遊最大亮點之一的免税購物,今年春節假期進店人數和購物人數均創歷史新高。據三亞市商務局消息,四家離島免税店累計銷售額 21.03 億元,同比增長 4.6%,日均銷售額 2.63 億元;實際購物人數 19 萬人次,同比增長 27.3%,日均 2.38 萬人次。銷售免税品金額、購物人次均超越了 2023 年中秋、國慶 8 天假期。
2024 年三亞春節旅遊數據
但整體消費而言,并不樂觀。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以旅遊人次為例,三亞 2024 年春節同比 2023 年增長 34.62%。對比 2019 年的 99.65 萬人次,約為 2.5 倍。但若從人均消費來看,2019 年達萬元以上,而 2024 年只有 3020 元,可以説相差甚多。
作為海島旅遊目的地來説,随着近半年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熱門出境遊目的地相繼宣布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籤政策,遊客可選擇海島目的地增加,三亞的競争壓力徒增。
作為 " 性價比之王 " 東南亞,勢必會瓜分一部分海島旅遊需求。今年春節假期已經展現出了強勁的吸引力。攜程數據顯示,中國遊客赴泰國旅遊訂單同比增長超 13 倍,春節出境遊新馬泰旅遊訂單同比增長超 15 倍。某機票代理也透,東南亞航線的業務量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現在 " 新馬泰 " 全部免籤後,旅行社的運營空間更大," 新馬泰 " 聯運產品賣得更好了。
除此以外,還有近幾年頻現的負面新聞,也在消耗着三亞旅遊的信譽度,問題涉及交通、物價等多方面内容。比如有網友反映在三亞租車期間被租車公司以車輛被劃傷為由惡意扣除押金的問題,後經三亞相關部門調查并對相關負責人實行刑事拘留并罰款。
還有關于物價、" 鬼秤 " 的投訴,三亞某景區一碗分量很少的油潑面賣 50 元,遊客在三亞某市場購買水果三斤變二斤的遭遇等等,一個個真實案例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更是對三亞旅遊形象的嚴重傷害。對于當下的三亞旅遊來説,可以説是 " 内憂外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