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馬雲發聲:真正的認錯是一種承擔,歡迎閲讀。
來源 | 筆記俠 ,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注:整理匯總自網絡公開資料。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編者按:
近日,馬雲在阿裏内網發表題為《致改革 致創新》的帖子。
據悉,這是退休後的馬雲五年來首次長篇幅在内網分享觀點。
在内部信中,馬雲對蔡崇信的訪談做出了評價,他談到 " 有錯誤不可怕,沒有人不犯錯,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錯、不認錯、不改錯。"
針對阿裏的變化,馬雲指出 " 這一年最核心的變化,不是去追趕 KPI,而是認清自己,重回客户價值軌道。我們向大公司病開刀,從一個決策緩慢的組織重新回到效率至上、市場至上,重新讓公司變得簡單和敏捷。"
他認為,新管理層 " 直面問題、直面未來,相信年輕人,對年輕團隊充分授權,對于我們要什麼,不要什麼,做出了果斷清晰的取舍 "," 不僅是突破昨日固化的戰略,更是打造未來的阿裏 "。
最後,他直指出 "改革和創新之路從來不會掌聲相伴,因為改的是我們最喜歡的壞習慣,革的是既得利益。"
認清自己,重回客户價值軌道
過去,淘天一直強調商家服務、消費更新,反而忽略了用户體驗,這一錯誤決策放任了拼多多的崛起。
雖然淘天前兩年就已經意識到做低價的重要性,但從策略的貫徹度來看,其做低價的決心仍然不夠徹底,最多是防御性動作。當年專門為對抗拼多多而生的淘特,結局則是退出歷史舞台,低調遷回了淘寶。
對于這種情況,蔡崇信在訪談中反思道," 過去幾年,我們開始内部審視和自我反思時,才開始知道阿裏落後了,這是因為我們忘記了我們真正的客户是誰。"
在訪談中,他也給出了解決方法:阿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錯誤——過去可能沒有關注用户體驗;第二件事是重新組織人員,改變與戰略相适應的組織結構;再就是将公司的方向融入組織結構中。
回顧阿裏過去一年,變動并不小:
2023 年 3 月,阿裏宣布啓動 "1+6+N" 組織變革,各業務集團和公司在合适的情況下可以獨立進行融資或上市;
2023 年 9 月,在阿裏擔任了 8 年 CEO、4 年董事會主席的張勇退休,由蔡崇信和吳泳銘分别出任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阿裏集團 CEO;
2023 年 12 月,在接任阿裏集團 CEO 以及阿裏雲 CEO 大約 100 天後,吳泳銘又接替戴珊,兼任淘天 CEO。之後,吳泳銘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6 位年輕管理者分别接管了淘天各關鍵業務。
蔡崇信将產生上述錯誤的原因歸因于 " 人性 ",因為人們不喜歡承認錯誤。真正優秀的管理者擁有這種感知,有能力自我反思,并意識到自己可能沒有做正确的事情,需要改變。
知道錯是關鍵,但如何改錯更重要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了錯不改。
及時改正錯誤,認識到錯誤是第一步,如何改正錯誤,首先需要整個組織圍繞新的戰略目标及時復盤。
對于阿裏這樣一個龐大組織,一兩個人的反思復盤是不管用的,需要的是組織内每個個體都具備復盤意識。
就像共產黨在打完敗仗後,不只是毛澤東一個人復盤,而是從上到下逐層復盤,每個人都要意識到有哪些不足。
所以,復盤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如何通過復盤讓組織回歸正軌?這對組織中的每個個體都是不小的挑戰。
這其中,個人都要做好這三個動作:
第一步:記錄。
一天過完以後,把你當天或者過往一天的主要發生記錄下來,遇到了什麼人,談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緒怎麼樣……
剛開始的時候,最好老老實實把一整天能記錄的都記錄下來,作為一種刻意練習,作為一種基本功的修煉。
為什麼要如實記錄?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己編造事實,事後就變成了 " 我以為 ",實際上不是真相。記憶有時候是會騙人的。
第二步:反思。
就某個點、某件事慢慢進行剖析,比如為什麼有這種情緒?為什麼不愉快,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發生?我的判斷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判斷?這種判斷是一時的還是一種固有的模式?怎麼做,才能避免?
舉個例子,2015 年,阿裏張勇看好中國的消費更新,讓淘寶傾斜了大量流量給天貓以扶持品牌商家崛起,阿裏也因此獲得了更多商業化收入。
但八年後,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降價促銷,成了電商們如今的 " 殺手锏 "。阿裏沒有及時察覺這一變化,給了拼多多的崛起視窗。
所以,阿裏在去年開啓了全方位的變革,馬雲也提出了三個方向 " 回歸淘寶、回歸用户、回歸互聯網 "。
第三步:提煉。
復盤到最後,提煉形成行動指南,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
提煉很簡單,就是形成一句話,復盤到最後,你要找到一句話,用這句話作為你的行動指南,作為你的方法論,作為你的原則和價值觀,然後再去踐行出來。
提煉也不簡單,這句話要求有觸發效應,能夠在一個場景當中有效的指引自己,當你一想到這句話,就會讓自己的行為有所改變。
我們的行為處事要有一套指引體系,要有一套指南。我們要用這些東西去逐漸規範、幹預、調整自己的行為,用這些東西去重塑一個不同的自己。
這些指南、指引,實際上就是一些所謂的原則。比如,史蒂芬 · 柯維的 7 個習慣就是 7 個原則,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也是 6 個原則。
但這些原則是史蒂芬 · 柯維、稻盛和夫的,不是你的,雖然你很認同,但是它不一定能指導你的實踐,你需要轉化成自己的,擁有自己的原則。
就像達利歐在《原則》當中所指出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總結出你自己的原則,最好将其寫下來,尤其是在你與其他人共事的情況下。"
做好復盤,組織才有未來
馬雲在内部信談到 "重要的不是今天要趕上誰,而是想一想明天的電商應該如何提升消費體驗。A 時代剛剛到來,一切才剛開始,我們正當其時 !"
對于阿裏來説,馬雲的願景能否落地,還需要組織中的每個人能夠總結過去,繼往開來。
科學的復盤方式,将成為阿裏全員未來一段時間内新的基本功。
好的復盤,需要做好這 3 點。
1. 有閉環
好的復盤,最終能形成一個閉環。
很多組織在復盤過程中,會有一些困惑," 老板很重視,高層都親自推動,我們也花時間開了復盤會,也寫了復盤報告,可是復盤的成效卻沒看到?"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将形成閉環,把復盤的結論在後續實戰中進行落地,跑完最後一公裏後,才能看到復盤產生的威力。
所以,復盤不在于復盤會開得多麼熱鬧,也不在于復盤報告寫得多麼漂亮,而是在于復盤要真正落地,要產生實效。
但在復盤結果落地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種 " 滞後反應 ",就像跑步健身,健身對健康很有幫助,跑步是健身的一種特别有效的方式。
但是,今晚跑個 5 公裏并非明天就見效,身體就會馬上有所變化。這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在落地的實踐中堅持,保持信心,一旦奠定好基礎,後期成效會特别明顯。
而復盤結果想要更好落地,需要有三個結合:
① 和戰略業務結合
復盤在實戰的應用場景中落地,特别高頻的是做戰略業務的復盤,比如年度戰略復盤、半年復盤、季度復盤、月度復盤等。
② 和組織學習相結合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提倡學習型組織,通過整個組織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更好達成工作目标。
③ 和企業文化相結合
復盤要想做到真正有所成效,就要把復盤的觀念和動作納入到組織的文化體系中,一把手和各個管理層都要以身作則。
2. 事在人為
很多人在復盤過程中,反思的問題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或者説反思的維度不夠,容易漏掉核心原因。
這時,我們就可以通過使用 MECE 法則,将分析的維度分為三個層面:" 事 "、" 人 "、" 為 "。
簡單來説,一個企業要做正确的事兒,就需要選正确的人,還要正确地做事,最後才能帶來正确的結果。
如果在復盤第一季度時,發現沒有達成目标。這時就要反思,是 " 事 " 沒有想明白,目标制定有問題;還是事情是對的,而是沒有匹配專業的人才;還是事情和人都對,但是因為打法有問題,做得不夠專業,沒有引領把事做成。
所以,我們在復盤的時候,就要從 " 事 "、" 人 "、" 為 " 這三個維度反思,到底哪個層面出了問題,然後再去展開對照,發現根本原因。
企業在做復盤的時候," 事 " 的層面更多是一把手和高管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戰略問題。
而中層管理者,如業務部門的負責人、職能團隊的負責人,其部門目标是由公司整體目标分解下來的,他們要帶領整個團隊去完成這個目标。
所以,中層的復盤很多要涉及到 " 人 " 的層面,比如如何發揮人才所長、如何保留骨幹、如何吸引關鍵人才、如何激勵團隊、如何給團隊賦能等。
一線人員的側重點就在于怎麼樣把我自己的事做成,不斷探索策略,形成有效打法。
所以," 事 "、" 人 "、" 為 " 這三個層面對應的也是高層、中層、基層團隊的復盤。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可能就是泛泛而談,業務沒完成,就説目标定的太高了,或者説是客觀環境變化,其實是沒有按照一定的章法有邏輯的去開展復盤。
3. 有復盤文化
復盤最常見的場景是團隊復盤。團隊復盤時,經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給别人提建議,對方覺得你在針對他,不接受,互相争辯,復盤會變成了互怼會;
事情沒做好,都找客觀理由,復盤會變成了甩鍋會;
對出問題的人抓住不放,秋後算賬,復盤會變成了批判會。
最後,一場復盤會下來,彼此傷害,精疲力竭,但沒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團隊很有必要心平氣和坐下來,好好商量,開復盤會時,應該怎樣,不該怎樣,達成共識。
這就需要用到大家在復盤前,共識認同這 5 條文化:
第一,開放心态。在復盤時,保持學習心态,直面問題,聽取不同意見。
第二,坦誠表達。發現問題,有話直説,有話放在桌面上説,還要有話好好説。
第三,實事求是。基于客觀事實進行復盤,還原真相,不掩蓋,不欺騙。
第四,反思自我。探尋原因,反求諸己,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強調客觀理由。
第五,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每個人積極參與并努力貢獻。
深層次的復盤就是文化的復盤。雖然復盤是從各個部門的業務入手,最後流向卻歸位于企業文化的反思。
組織中的個人,
如何做到系統性復盤?
阿裏若想繼續往前走,不僅取決于每個人的行動,更取決于行動背後的反饋。就像蔡崇信在訪談中説的 " 一個好老板最重要的是,你能及時給他們反饋。"
但現實中,老板很難做到對組織中的每個人有所反饋,怎麼辦?
我們可以使用日周月年復盤反饋系統,讓組織的每個人都具備復盤意識,相互反饋。
1. 日復盤
每天過完之後,對當天進行一次復盤,問問自己 " 今日何成 ",今天過得怎麼樣,今天有沒有什麼收獲,今天學到了什麼,這是每日復盤。
在做日盤的時候,有幾點注意事項:
① 記錄≈復盤
記錄,是在幫你找感覺,回顧的過程,就像一個像素模糊的照片,慢慢變得清晰起來的過程。
② 确定一個固定的復盤時間
把一件事情固定下來的好處是,到某個點你就會自動去做這件事。就像到點了就吃飯,你會形成一種固定的節奏。
③ 復盤日記 VS 復盤日志
有人 5 分鍾就可以寫完復盤,有人要花 1 個小時、2 個小時才能完成每日復盤,前者叫復盤日志,後者叫復盤日記。復盤日志主要是清單式,列出一些要點和關鍵點,不會長篇大論,相當于内容提要,方便你在繁忙的工作節奏中使用。
④ 對标復盤
復盤是行動導向的,也就是説,復盤是為了更好的行動,如果你復盤之後不去行動,那復盤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我們要時常去對标,從每一天的生活中跳出來,去看自己的目标是什麼,去看自己目标達成得如何。
對标復盤的方法,需要找到一種對照的原則和标準,很多人會用稻盛和夫的 " 六項精進 " 以及史蒂芬 · 柯維的 " 七個習慣 " 來作為這種參照标準。
每天,當你在做復盤的時候,就可以對照這些原則和标準,去看自己每天落實得如何,差距在哪裏,如何調整,下一步具體的行動等等。
2. 周復盤
相對于日盤,周盤的跨度更大。周盤就相當于局部全景,從相對大一點的畫面來看一個時間段之内的整體情況,退出畫面看畫面,從而可看到共性的東西,月盤、年盤同理。
在日復盤的基礎上,每周復盤的内容可以增加以下幾個方面:
① 本周主要事件回顧
回顧過去的這一周,主要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重大的收獲,取得了哪些重要的進步,跟什麼人見了面,有什麼重要的談話,遇到哪些問題與挑戰,工作項目的進展情況等等。
② 工作經驗總結
這一周發生了很多事,你也總結出了很多原則、方法論和行動指南,針對某一個問題該如何解決,針對某一種會議該如何舉辦,針對某一類事情該如何判斷和選擇,你總有自己的應對措施,那麼它們是什麼,從這一周的實踐來看,它們是否足夠的有效,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把它們整合起來,甚至是挑選出對你來説最重要的幾條,對它們進行進一步的打磨更新,然後加入到你的工作經驗匯總表當中去,這些都是你的智慧寶庫,是你據以進一步行動的指南。
③ 價值觀梳理
人是意義的動物,事情只是人追求意義的一個載體。如果僅僅陷于對事情的追逐當中,人就會慢慢喪失前進的動力。
因此,每周的復盤當中,可以去回顧和梳理自己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以下一些問題可以幫你更好的思考這些主題:
你為什麼而活着?
你如何成為父母的驕傲和孩子的榜樣?
你想從事或者成就的事業是什麼?
你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最有熱情?
什麼東西對你來説最重要?
你的優勢和核心能力在哪裏?
你喜歡現在做的事情嗎,還可以怎麼做?
你的客户或者説服務對象是誰?你想帶給他們什麼?
④ 下周計劃
根據上一周的整體進展,安排好下一周的主要工作計劃。可以按照你的角色、目标、任務來分解你需要做的事情,并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不貪多求大,少就是多。
⑤ 更新原則庫
我們在平時每日的復盤當中,會提煉出很多的原則,但是這些原則有沒有效,能否得到落地,需要定期進行檢視和更新。有的原則需要加進來,有的原則需要删除,有些原則需要用新的語言去表述,有些原則互為重復,需要合并同類項。
另外,原則也有大小之分,大原則可能就那麼幾個,事關人生戰略與安身立命的根本;小原則可能有很多很多,甚至是針對做某一件事就有好幾個原則,涉及到更為微觀的層面。
哪些原則是你的大原則,是你的底層作業系統,你需要花時間去琢磨和确定。在更新原則體系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 " 記得住、用得上 "。
3. 月復盤
月盤相當于一個連接器,一邊連着日盤和周盤,一邊連着年盤。所以,月度的檢視,其結果會是一個信号,提示我們可能存在的風險并需要及時予以跟進和調整。
月復盤的主要内容有這幾個方面:
① 梳理月度大事記
② 找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以及最待改進的一件事
過往的一個月,哪件事做得最好、最讓自己滿意、收獲最大,為什麼?這件事帶給你的驚喜或者體驗是什麼?你是怎麼做成的?可以将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作為你的成就事件進行拆解,總結其中的要點、方法、原則以及套路。
相反,也需要找出一件最需要改進的事情,為什麼是這件事,自己對此耿耿于懷的原因在哪裏?這件事對于自己的影響可能是什麼?
③ 找出收獲最大的一個點
④ 檢視各類習慣的推進情況
⑤ 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态和内在狀态
⑥ 檢視年度目标落地進度
⑦ 梳理問題和風險
過去一個月暴露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為什麼它們會出現或持續存在,從這些問題中看到自己哪些固有的模式,這些模式帶給自己可能的風險是什麼?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風險,過往曾經做過哪些努力,過去的一個月又做了哪些努力?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和風險,結果可能是什麼?
⑧ 尋找發力點
通過過往一個月的表現,摸索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的發力點應該定位在哪裏?
⑨ 尋求反饋
可以找一個自己信得過并且對方也能夠責善的人作為你的教練,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内尋求對方的反饋。
⑩ 制定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下個月的重點工作是什麼,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點在哪裏,什麼地方需要加強,什麼地方需要暫時放緩,可以新啓動或暫停哪些事情,據此羅列出一個初步的行動計劃。
4. 年復盤
年盤,需要通過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維度的全方位梳理,找出人生定位、發力點,并制定出新的年度戰略與行動計劃。
這個過程,有時需要借助一些問題來思考,幫助我們進行更好的梳理。
我在過往這一年的關鍵成就事件有哪些?
在過去這一年,我最深刻 / 痛 / 的領悟或者經驗是什麼?(一個點足矣)如何用這個領悟和經驗去指導未來的行動?
如果現在是過往這一年的 1 月 1 日,我會怎麼過這一年?(比如在有些事上你會怎麼處理?)
回到自己的終極目标,展望當一切都完成的時候,你想要的一切都已經擁有的時候,你會做什麼,你在哪裏?
假設今天是你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最後一天,你會留下什麼遺言?亦或,你這一輩子會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遺產?
你的優勢是什麼?
你在未來一年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你的用户是誰?他們的苦與痛是什麼?你的核心產品會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購買你的產品或者服務?
小結
在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犯錯不可避免。但真正使人驚懼的并非犯錯,而是那些不知錯、不認錯、不改錯的行徑。
。但若無法覺知到錯誤,不願直面錯誤,更不願去修正錯誤,我們将會在錯誤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想要掙脱這片泥沼,我們必須學會反思、懂得復盤。
每個人,尤其是團隊一把手,更應深刻領悟此道。因為他們的每一項決策,都對整個團隊的未來起着關鍵作用。
唯有通過深刻的反思與全面的復盤,才能在試錯中找到成功的關鍵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