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微軟Q4财報:雖有一時失利,但破局之道「呼之欲出」,歡迎閲讀。
最近一段時間,是美股的财報季,作為本輪 AIGC 浪潮的主要推動者,微軟和谷歌兩大 AI 巨頭的财報,早在發布之前就成了市場目光最為集聚的焦點。
不過,在兩家巨頭同日公布業績表現後,華爾街的反應卻是冰火兩重天——谷歌在盤後交易時段股價大漲 6% 左右,而微軟盤後股價卻下挫 3.76%。
究其原因,主要是财報與市場間存在預期差:
● 微軟财報被認為「表現平平」,不僅 AI 對收入的貢獻幾乎沒有體現,PC、雲業務增長依然乏力,低于市場預期;
● 谷歌各項業務則是「長紅」,雲計算業務盈利能力還在持續改善,好過市場預期。
那麼,本季度微軟表現,是否真如市場預期的那般悲觀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微軟這個季度的整體财務狀況、各部門的發展情況,以及下個季度的展望這幾個方面;
對本季度微軟财報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并結合微軟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嘗試分析一下微軟的「破局之道」。
本文核心要點 :
●業績概覽:本季度業績平淡,增長放緩,下季度指引不及預期;
●投資未來:提高產品定價,但加大 AI 投入;
●破局新招:聯手 Meta,推廣 Bing Chat;
業務增速放緩,AI 影響尚未顯現,指引低于預期
表面上看,微軟第四财季各項收入都符合市場預期,但無論是收入增速還是毛利率,都不及可比增長率水平,且業績指引低于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本季度,微軟雲服務業務收入增速放緩,AI 影響尚未顯現,且對 AI 服務的資本開支仍在加速,引發部分投資者擔憂;
具體分析如下:
1、雲服務:營業收入 240 億美元(市場預期 23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其中,Azure 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同比上漲 26%; 微軟預計,下财季 Azure 營收增長率将為 25% 至 26%,指引增速低于市場預期。
2、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包含 Office 生產力軟體、LinkedIn 和 Dynamics):營業收入 183 億美元(市場預期 1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公司于近期推出付費版 Microsoft 365 Copilot,但 CFO 胡德表示 "Copilot 還沒有做好全面發布的準備,該產品可能要到 24 财年下半年才能真正創收 "。
3、個人計算業務:收入 139 億美元(市場預期 136 億美元),同比下降 -4%。其中,搜索和新聞廣告服務營收同比增長 8%。
表面看業務增速不錯,但細細對比,各項業務增速均不及可比增長率(CC Growth);也就是説 Q4 單季收入其實已經疲軟。
來看一下市場最關注的業務情況:
● Office 商業產品和雲服務產品的銷售收入是比較可觀的,仍保持增長的勢頭;
●個人電腦業務的銷售還是持續性低迷,并且下季度收入預計還會更低。
● Office365 系列軟體營收同比增長 15%,微軟 365 消費者訂閲數增長至 6700 萬;Dynamics365 軟體營收同比增長 26%;
● Azure 和其他雲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6%;
至于此前市場非常關心的 ChatGPT 訪問量增長出現下滑(23 年上半年,ChatGPT 的全球訪問量環比增幅分别為 131.6%、62.5%、55.8%、12.6%、2.8%、-9.7%),是否會影響 Azure 的雲收入?
本季度财報數據,實際上也坐實了市場的擔憂,Azure 和其他雲服務業務收入相較于上季度 31% 的增速已經有所放緩;
即便是在電話會議上,公司仍表示雲業務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
但在給出的下一财年和 Q1 的業績指引中,Azure 預估增長僅維持在 25%-26%,幾乎與 23Q4 增速保持一致——
也就是説,Azure 雲需求進入了一個增長較為穩定的區間,此前爆發式紅利幾乎不在了。
再具體看一下微軟給出的24Q1 三大業績指引,增速基本都是與本季度持平或放緩,不及市場預期:
1、雲服務:收入 233-2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16%;
2、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收入 180-183 億美元,同比增長 9%-11%;
3、個人計算業務:收入 125-129 億美元,同比下降 7-10%;
顯然,這樣的業績指引,會很大程度影響資本市場給公司的打出的估值預期。
投資未來:加大 AI 投入,提高產品定價
基于科技長遠發展的視角,微軟還是選擇了以一種非常堅定的姿态,投資 AI 建設。
微軟預計,為了滿足人工智能需求信号,整個财年中每個季度的資本支出都将連續增長,資本支出年增長率約為 50%,将達到 450 億至 500 億美元。
這筆錢将用于雲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生成式 AI 的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客户遍布各個行業,無論是銀行、零售商還是軟體公司,而微軟要做的是給客户提供快速構建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的平台;
不過,微軟在電話會議中也表明:產品的毛利率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好消息是這次毛利率擴大會比之前雲轉型那次更快。
除了加大資本開支為 Azure 的發展鋪路之外,office 等產品的定價也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保障:
上周,微軟給出 Microsoft 365 Copilot 服務定價:
每人每月 30 美元 ( 面向 Microsoft 365 E3、E5、Business Standard 和 Business Premium 客户 ) ;
相比于 office 產品原來定價(398 元 / 年),這幾乎是暴漲 6 倍。
不僅如此:市場預估 Dynamics365 Copilot 的價格将會在下半年公布,價格很可能高于每月 50 美元,直逼 Salesforce 定價。
顯然,此舉是意圖通過提高定價,抬一手毛利率。 不過,根據資深戰略專家預估,最終客户拿到的折扣可能會有較大的差距,尚且很難确定平均價格,也就很難預估最後對毛利率的影響有多少。
如微軟 CFO 胡德所述:
Copilot 還沒有做好全面發布的準備,該產品可能要到 24 财年下半年才能真正創收。
破局新招:聯手 Meta,推廣 Bing Chat
ChatGPT 大火後,微軟和 OpenAI 的 " 雙向奔赴 ",簡直已經被業界視為「合作範本」。
不過,随着人工智能對話競品層出不窮,如 Bard、Claude、Character.ai 等競品百花齊放,GPT 的早期「一家獨大」的紅利似乎正在慢慢消退。
而微軟,也選擇了「與時俱進」,不再一心依賴 openAI 了:
最近,微軟宣布将在 Azure 和 Windows 上支持 Llama 2 大型語言模型(LLM)系列,這是微軟和 Meta 共同開發的大語言模型。
Azure 客户可以在 Azure 上更輕松、更安全地微調和部署 7B、13B 和 70B 參數的 Llama 2 模型。
此外,Llama 還将進行優化,以便在 Windows 上本地運行。
這意味着什麼?
我們認為,這是 Azure 提高吸引力的重要一步,單純靠 ChatGPT 的業務已經很難拉動 Azure 的使用量;
Azure 在多年的發展中一直處于落後的勢态,此番 GPT 的流量下滑,如果微軟不做變革,那麼 Azure 的收入也很難再上一個台階。
此外,與開源方面風頭正勁的 Meta 聯手,将直接成為 Azure 流量的入口——不得不説,這是一招妙棋,但具體何時能夠變現,現在也還是個問号。
另一方面,微軟也在給自己的人工智能對話產品鋪路;
微軟宣布聊天機器人 Bing Chat 将在第三方浏覽器上推出,包括谷歌的 Chrome 和蘋果的 Safari。微軟正試圖讓兩種浏覽器的用户都可以使用到該工具。 這是赤裸裸的從競争對手那裏給自己產品做推廣,打了一手好算盤。
微軟的通訊主管 Caitlin Roulston 也表示 :" 我們很高興能夠擴展到更多的用户。"
資深戰略專家也表示出:微軟與 Meta 的合作,一方面是想補足 C 端生态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想給 OpenAI 一些壓力。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趨勢:
● 當前來看,大模型的商業模式還是很難盈利的,未來的市場話語權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 AI 只是一種技術,并不是產品,能否完成商業閉環,才是真正的勝負手。
本文作者:韓楓,來源:硬 AI,原文标題:微軟 Q4 财報:雖有一時失利,但破局之道「呼之欲出」| 【硬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