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雷軍又叒説小米汽車确實有點貴,我們聽得确實有點累,歡迎閲讀。
文 / 車頭條
想當年,唐僧在至尊寶面前無限循環唱《only you》,導致至尊寶不耐煩,一拳将其打暈的時候,我是不理解的,中英文結合的歌詞加上慵懶的配樂,着實還有點小優美。
1000 多年後的今天,我終于體會到至尊寶的煩躁,以及至尊寶的不容易。
那就是,我們尊敬的雷總,又又又又一次對外強調:小米汽車确實有點貴!
哥啊,我只想説:我們聽得确實有點累!
來看第一次:
雷總在小米汽車發布會前幾日,在微博發布的 " 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 中強調:小米 SU7 确實有點貴。
第二次:
在小米汽車發布會上,雷總説小米 SU7 有點貴,不可能是 9.9 萬、14.9 萬的定價。
第三、四次:
1 月 8 日,雷總的微博發布了《小米汽車答網友 100 問(上集)》,裏面提到了 " 确實有點貴 "。
1 月 9 日發布了 " 中集 ",1 月 10 日發布了 " 完結篇 "。
小米汽車公眾号也是連推三集。加上上圖 " 完整版 ",説有點貴已經 4 次了。
第五次:
上周末,央視财經播出了專訪雷軍節目,雷總又一次説:定價可能确實會有點貴!
這還沒完。
第六次:
昨日,雷總發布短視頻,又又又一次説:定價确實有一點貴,它肯定不會是 9 萬 9,也不會是 14 萬 9,也不會是 19 萬 9。
視頻标題是 " 關于小米 SU7 的價格,大家都很關心,我統一做下回復 "。
哥,你不是説過 N 回了麼?
大家确實很關心,但你沒必要三天兩頭就來匯報 " 确實有點貴 "," 不是 xx,也不是 xx",咱等有了确定價格再來公布行不?
就像 20 年前,還沒微信,都用的諾基亞這種功能機,還得上房頂找信号。學生們停課在家,老師讓每天打電話匯報體温,我是聽話的好學生,每天體温正常也不間斷匯報。
最後老師煩了,説:親,你要沒發燒就不用匯報了,電話費也不少呢。據説老師一天幾十個電話,被幹神經衰弱了。
看看網友怎麼評價吧:
雷總是會搞營銷的,這話隔段時間又來説
再這麼搞營銷,耐心耗光了,就敗好感了
這關子賣的也太長了
這波熱度持續了一個月,從未停歇過,膩了
小米手機當年的飢餓營銷确實四兩撥千斤,通過限量發售、欲擒故縱的策略,制造稀缺感,不斷制造話題引發關注,最終吸引到海量用户和目标人群的關注購買。
如今小米汽車的營銷節奏也是一波又一波,從發布會前的致敬一圈車企,到發布會後不斷的強調價格懸念,還有不一定是小米官方搞的可以作為插曲的價格海報事件。
可以理解小米汽車營銷的必要性,汽車市場量產周期長,強者如雲,必須不斷保持熱度、吸引注意力,才有可能讓用户不投奔其他品牌、且耐心等待小米汽車正式發售。
但汽車跟手機不同,換代換車周期長,價格不是唯一要素。
當今的營銷不是互聯網手機初期的懵懂年代,消費者蘇醒了,一個個比猴精,适當預熱吊胃口可以,頻繁吊胃口就膩了,當頻繁説确實有點貴,消費者的耐心就要耗光了。
沒有新鮮感的營銷适得其反。
猜價格是很好的營銷放大入口,猜一次可以,頻繁讓大家猜,沒有正确答案不説,猜對還不獎勵,就徹底疲了,還心生厭意了。
現在的情況是,不僅猜得累了,聽得也累了。
建議在正式發售前一天讓大家有獎猜價格,今後就别再説 " 确實有點貴 " 了。否則就不是飢餓營銷了,是:
你餐館裏吃飯很安靜,賣唱的扒拉着四弦進來強制讓你聽,你快要聽出病,給錢他才同意停。
" 哥,我買還不行嗎?你别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