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中國的鹽,夠吃多少年?,歡迎閲讀。
2011 年,日本地震海嘯造成核泄漏,受日本核電站爆炸引發的 " 核泄漏 " 恐慌在全國蔓延,國内出現搶鹽的現象,以備日本核輻射污染海鹽。
2023 年,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國内再次出現搶鹽的情況。
上次囤的鹽吃完了嘛 ……
(圖:wiki& 壹圖網)▼
中鹽集團聲明: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 87%、海鹽 10%、湖鹽 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就算海鹽不能吃了,我國内陸產的鹽也夠吃幾十輩子。如此,囤鹽大可不必。
中國不缺鹽
鹽作為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對人類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随着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新領網域中不斷拓展,全世界每年對鹽的需求量很大。鹽的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
" 工業鹽 " 素有 " 化學工業之母 " 之稱
通過 " 工業鹽 " 制成的基本的化學工業產品用途十分廣泛▼
如果從制鹽原料的來源來劃分,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礦鹽和岩鹽。
其中,海鹽是從海水中提取的;湖鹽是使用鹹水湖中獲得的;井鹽是由地下鹽礦中的天然滷水或人工滷水制備的;而岩鹽則在土壤下呈固體存在,由内陸海水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随時間蒸發形成的。
▼
地球上,鹽的資源儲量約為 6.4×108 億噸,其中海鹽儲量約為 4.3×108 億噸,海鹽占比 70%。在核污染水排海之前,我們可以自信地認為,地球上的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除去海鹽,我國陸地上的鹽資源儲備也十分豐富。其中,湖鹽資源已探明的儲量為638 萬億噸,產區主要位于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井礦鹽資源的儲量為433 億噸,在四川、湖北、雲南等地分布較多。
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探明的資源量并不代表就能完全利用。鹽產品的價值很低,而我國鹽湖又分布在西部内陸,交通不便,距經濟發達地區很遠,利潤無法覆蓋遠距離運輸的成本。
▼
此外,湖鹽的生產需要補充水,每生產 1 噸鹽,須補充 10 立方米的水,其生產受水資源的制約。岩鹽采收率較低,如開采不當,會引發地質災害。而生產井礦鹽需要淡水,同時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雖然如此,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鹽礦的基礎儲量為 842.5 億噸,而目前的原鹽年產量為9775 萬噸,就算除去開采中的損失,也夠我們開采幾百年。
量大管夠 (圖:壹圖網)▼
我們首先來看海鹽。并不是有海的地方就有海鹽資源。海水只有符合一定的氣象條件,才能構成海鹽資源。在我國,只有年蒸發量大于 1600 毫米、降水量小于 800 毫米的沿海地區才适宜曬鹽,才具有經濟規模的制造價值。
而我國具備上述條件的地區,多集中在北方,鹽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沿岸。但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緊張,鹽田面積和海鹽產量也相應減少。
連雲港市大浦鹽田
(圖:壹圖網)▼
最開始,人們長期采用刮取經海水浸漬的鹹土,淋滷,用鍋煎鹽。而現代制取海鹽普遍采用日曬法,即在漲潮時将海水引入鹽田,利用太陽和風,使海水蒸發濃縮結晶成鹽。
日曬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但須在陽光充足,空氣幹燥的季節進行,氣候要具備較明顯和較長的旱季,另外還要具備濃度較高的海水,廣闊平坦的灘塗等條件。
不是所有地方的海水都适合日曬成鹽的
湖鹽的生產方法因資源情況而異。如果是已形成石鹽礦床并形成豐富的晶間滷水的鹽湖,則可以直接開采石鹽,我國的多數鹽湖都可如此。而那些未形成石鹽礦床或石鹽沉積很少的鹽湖,則須在湖邊修築鹽田,引入湖中滷水,日曬成鹽。
湖鹽的制取原理與海鹽相同,但鹽湖滷水濃度較高,所需蒸發池面積比海鹽少。
鹽湖滷水日曬成鹽
(圖:shutterstock)▼
井礦鹽按產品形态分為液體鹽和固體鹽。而固體鹽按生產工藝分為真空制鹽和礦滷灘曬。井礦鹽是我國食鹽來源的絕對主力。
西藏芒康鹽井古鹽田就是采用礦滷灘曬的方法制鹽
岩鹽是古代海洋或鹽湖,因水分逐漸蒸發并經過長時間沉積,或加上一些地殼變動而形成的,常見于幹涸鹽湖或地下鹽礦床。如果岩鹽純度夠高,經過磨碎與篩選便可出售,不純時可把岩鹽溶成鹽水,再淨化。
中國岩鹽的生產歷史只有幾百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雲南地區開始采用斜井開采。中國青海、四川、湖北、江西、江蘇都有大規模石鹽礦床,尤其以柴達木盆地最有名," 柴達木 " 即蒙古語 "鹽澤" 之意。
茶卡鹽湖鹽礦開采
(圖:圖蟲創意)▼
總的來看,湖鹽是我國生產成本、能耗、污染都最低的鹽種,但湖鹽產地分布在我國西部内陸,運輸成本抬高了鹽價,限制了湖鹽的發展。
中國采鹽,歷史悠久
我國鹽的生產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早在新石器時代,便已有 " 煮海為鹽 " 的技術。随後,湖鹽和井鹽的生產相繼出現。在數千年的歲月中,鹽業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成為國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在遠古神農時代,夙沙氏最早發明煮海為鹽
被後人尊其為鹽宗,現在不少地方還有供奉鹽宗的廟宇
(鹽宗廟 圖:圖蟲創意)▼
煮鹽技術先後經歷了陶器煮鹽和金屬器煮鹽兩大發展階段。
陶器煮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盛行。河北海興制鹽遺址,是春秋時期重要的制鹽場所,遺址内出土了大量的黑灰色草木灰、灰陶器具殘片和灶台焦塊,説明了當時的生產已具有相當的規模。
用來煮鹽的盔形器
(圖:museum.sdu.edu.cn)▼
金屬器煮鹽開始于漢代,當時使用的金屬煮鹽工具有牢盆、盤鐵等。牢盆用于煮鹽的大鐵鍋,盤鐵是煎鹽的工具。
到清康熙二十年 ( 1682 年 ) ,盤鐵就不再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鐵鍋。随着制鹽技術的提高,曬鹽逐漸取代了煎煮制鹽。
直到今天還有些地方保留着這種傳統的方法制鹽
海鹽曬制主要分為硯曬、板曬、灘曬。海南鹽田村是硯曬成鹽的發源地,有 1200 年的歷史。
而板曬以浙江為代表,從清嘉慶年間開始使用。曬板用杉木制成長約兩米,寬約1米,曬制時把滷水注入鹽板上,旺季當天即可成鹽,每塊鹽板可日產鹽 2.5~3 千克。
不僅中國有板曬
世界其他國家也有着相似的制鹽方法
灘塗曬鹽是我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具有成本小產量大的優點。
灘塗曬鹽的起源,是由于沿海地區有些低窪的凹地 , 當台風來時海水被衝進海邊這些凹地裏,潮水退後,這些凹地還積存着海水,經日曬後,逐漸結出了結晶體,所以後來沿海的鹽民慢慢的在海灘上特意挖出類似這種低窪的凹地,來囤積海水,曬出結晶鹽。
海南洋浦傳統曬鹽工藝就是在石槽中注入經過濾後的海水
或者當海水漲潮時海水漫入這些石槽,讓烈日曝曬成鹽
(圖:yuchangguo.blog)▼
井礦鹽的生產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謂井礦鹽就是把埋藏在地下的滷水利用鑽井的方法開采出來,經過蒸發結晶制成。
四川是我國井礦鹽的主要產區,自貢素有 " 鹽都 " 之稱。傳説李冰在修建都江堰的過程中,發現地下有鹽滷,并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揭開了中國井鹽生產的序幕。
從畫像磚中我們依稀還能看見古時四川制鹽的盛況▼
在自貢,高高聳起的天車遍布全城。一口鹽井就有一個天車,最輝煌的時候達到 13000 多個,最高的可達到 113 米,是當時世界上是最高的木制結構。
北宋時期,四川出現 "卓筒井",井口如碗大,井身直如筒,深數十丈,深鑽技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這樣又窄又深的井,當年全靠人工打
不小心打漏井了,這口井就只能報廢了▼
芒康是西藏很有代表性的井鹽生產地區,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橫斷山脈,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始古老制鹽術。
芒康鹽井的鹽田建在瀾滄江河岸陡峭的山坡上,它是用一排排的木柱支起的個個平台,平台上用泥土和細沙抹平,每塊鹽田不過七八平方米。傾倒在鹽田裏的滷水經陽光照射慢慢蒸發,一兩天便能結晶成鹽。如今,這裏仍然沿用了這種古老的制鹽方法。
依山傍水的鹽田頗有種人工與自然相融合的美
進入 20 世紀,中國鹽業生產技術取得長足進步。海鹽普遍實現了制鹽的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作業。井礦鹽采用了電子、微控技術。湖鹽生產也實現了機械化開采和運輸。
中國第一產鹽大國可不是吹的
(四川自貢鹽業生產運輸基地 圖:壹圖網)▼
在 21 世紀後,中國确立了世界鹽業第一大國的地位。
鹽工業發展
随着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鹽的消費從過去食用鹽占主導地位到現在工業用鹽占據主導地位。
1950 年,中國食用鹽占總產鹽產量的 88.9%,工業用鹽僅占 6.2%。而現在,工業鹽接近總消費量的 90%,食用鹽占比變為 10% 左右。
從鹽用途的變化中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工業崛起的歷史▼
其中,工業用鹽多是用海鹽和湖鹽制成。我國海水苦滷的綜合利用是圍繞着溴和鉀開展的,通常的做法是先制鉀,然後用蒸餾法提溴。制鉀、溴後的老滷進一步蒸發濃縮可得氯化鎂。
我國較早開發的鹽湖資源為山西運城鹽湖,其主要產品有芒硝、硫化鹼、氯化鈉、硅酸鈉及溴素等,其中芒硝產量占全國 40% 以上。
青海為我國又一個鹽化工基地,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為我國目前已知的最大鹽湖,儲藏了約 600 億噸以氯化物為主的鹽類,其中鉀鹽的儲量 1.5 億噸,僅次于死海,位居世界第二位。
放心吧,缺啥都不會缺鹽的
橫屏 -察爾汗鹽湖▼
青海鹽化工基地主要生產氯化鉀、氯化鎂、光滷石、硫酸鈉、元明粉、硼酸及硼砂等。
西藏的鹽湖資源也十分豐富,擁有大大小小的鹽湖 170 個,面積 6000 平方公裏,是世界主要鹽湖分布地區之一。
雖然我們的 87% 食用鹽都是井礦鹽,但還是有人擔心地球是一個整體,不能排除受到核污染的可能。
其實,我國井礦鹽埋藏較深,如四川地區鹽礦藏深度均在1000 米左右,湖南、湖北、雲南等地300~500 米。有的鹽礦甚至埋藏于地下2500~3000 米之深處,如四川南充的鹽礦。
如果這些深埋内陸地底的鹽,核輻射檢測都超标,那麼生活在地表的我們,恐怕早已暴露在核輻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