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困擾企業發展的已不是融資成本,歡迎閲讀。
4 月 22 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4 月 22 日,1 年期 LPR 為 3.45%,5 年期以上 LPR 為 3.95%。兩個品種報價均與前值持平。
也就是説,已維持一段時間的貸款利率下行态勢,正在得到改變,有可能會進入相對平穩的運行格局。即便下調,也不會像此前一樣的大幅下調或持續下調。一方面,按照銀行目前的實際情況,已經沒有很強的息差承受能力,搞不好,會對銀行經營帶來不小的風險;另一方面,企業的發展問題,關鍵已經不是融資成本,而是管理成本、特别是行政服務帶來的管理成本。
眾所周知,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融資都是困擾企業非常突出的問題,不僅融資難,而且融資貴,融資成本一個高過一個、一輪高過一輪。特别是中小微企業,到手的融資成本很多都在 20% 以上,有的高達 3、40%,以至于很多企業寧可從地下錢莊去尋求資金幫助,也不願到銀行争取資金支持,從而使高利貸在現實生活中不斷蔓延,圍繞高利貸的各種黑社會性質組織也快速增多,嚴重破壞了金融市場秩序,也損害了社會安寧環境。
随着社會治理工作的不斷加強,整頓金融秩序工作的不斷深入,以及貨币政策的不斷寬松,困擾企業的融資矛盾也在逐步化解,融資難已經不再是企業的最主要矛盾,融資貴的問題也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目前,無論是大中型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成本都出現了明顯下降,纏繞融資的非利息性收費,絕大多數都已經取消,貸款利率也持續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融資、特别是融資成本已經不再是困擾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如果繼續下調貸款利率,已經沒有多大必要,對企業的邊際效應已經越來越小,有的方面已經沒有邊際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貸款利率政策做出更加理性的思考,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降低貸款利率方面,而要更加關注貸款的使用效率。
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是,對很多企業來説,在融資等壓力減小、成本降低的情況下,管理成本、尤其是來自于行政部門轉嫁的、轉移的、傳遞的管理成本,可能才是企業很難處理,也難以應對的問題。也就是説,面對這些方面的成本,企業是沒有辦法去控制的,而只能被動接受,從而形成了此起彼伏不良局面。融資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則大幅上升了。如近日廣受關注的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虛假注冊市場主體問題,就是有可能導致企業管理成本上升的一個重要問題。按照媒體報道的情況,該縣為了實現 " 市場主體倍增 " 計劃,便采取層層下達設立市場主體的任務,甚至要求鎮裏 2 天之内必須新注冊 9 家企業的任務,導致基層不得不虛假注冊,甚至一位村支書名下就注冊了 23 家市場主體,只有 3 家是 2022 年前實際運營的合作社,其餘則涉及鞋店、服裝店、水果店、貨運隊、養殖廠、水產店、鮮花店、建材廠,兩家便利店及一家美甲店……而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在村幹部多次請求下,他名下辦理 3 張營業執照,目前已注銷 2 家。
也許有人會問,虛假注冊市場主體與企業管理成本增加有什麼關系?粗粗一看,确實沒有,但是,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如果虛假注冊的市場主體多了,上報給上級的新增市場主體多了,税收等約束性指标也要水漲船高。如果只有市場主體增多,而沒有税收等的增多,虛假注冊市場主體行為就容易被發現。于是,地方為了虛假注冊問題不被發現,就會在税收征管方面給企業增加負擔,加重企業的税負、費負,導致企業負擔加重。而這一切,自然可以歸結為管理成本增加。
且不僅如此,行政機關服務效率降低,吃喝向企業轉嫁,協調矛盾的力度減弱等,也會無形中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讓企業無法依據市場規律制定生產計劃、發展規劃,而必須充分考慮行政管理因素和管理成本。如此一來,企業還如何高效運行呢?只看到貸款利率下調帶來的好處,沒有看到貸款問題已經不是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那麼,貸款利率再低,對企業發展也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卻大大削弱了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削弱了央行利用貨币政策手段調控經濟的能力,這是極不劃算的一件事。銀行貸款利率還是要依據情況,實事求是下調,而不是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