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監管要求險企不得拒保 新能源車險投保難追問,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 沒有出險,保費卻漲了 2000 塊 "" 新能源車開了一年後,被告知無法續保了 "" 多花 2000 元購買了座位險,才給自己的新能源車順利投保 " ……
近段時間,新能源車主吐槽 " 投保難 " 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2024 年 1 月 18 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财產保險監管司向各财險公司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新能源車險承保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要 "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 ",要求商業保險公司不得拒保交強險,商業險願保盡保,同時要求險企全面排查整改,不得在系統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對特定新能源車型采取 " 一刀切 " 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等。
一家車險業務服務商管理層人士表示,目前的确有不少保險公司對新能源車險承保比較謹慎。
" 投保難 " 問題反映的是,一方面,不少保險公司承保依然在盈虧平衡臨界點掙扎;另一方面,不少營運性質的網約車按照家用車投保,險企面臨的賠付風險比較高。
走高的賠付率與盈利難題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如何給新能源車險投保的内容受到廣泛關注,例如在抖音上就有視頻給車主支招 " 新能源車險被各大保險公司拒保該如何應對 "。
在諸多反映新能源車投保難續保難的聲音中,不少車主是因為年行駛裏程過高被以評分過高為由拒保,有的車主被以 " 疑似網約車 " 為由漲價。
在一位車險從業人士看來,這也是新能源車被吐槽投保難續保難的原因之一。" 交強險是法定險種,不能拒保。新能源家用車商業險挑挑揀揀(識别低風險主體做業務),還能站在盈虧平衡點上,其他(車型)基本上就是多做多虧。投保難的核心就是網約車按家用車的費率承保,降低了網約車營業成本,但風險會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 上述車險從業人士説。
當前,由于新能源車充電成本遠低于燃油車的加油成本,加之地方政府補貼推動,不少網約車從業者會選擇購買或替換新能源車來進行 " 跑車 "。此外,也有個别車主在閒暇之餘 " 接單 ",這樣,不少家用新能源車實際上具有了營運車輛性質。
經濟觀察網從保險公司人士處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2023 年第 3 季度,新能源汽車商業險案均賠款 5944 元,環比上升 3.85%;非營業性客車新能源汽車商業險案均賠款最高為 7115 元;從出險率來看,新能源汽車商業險出險率 35. 1%,而傳統燃油車出險率不足 20%。根據交通運輸部門數據,截至 2023 年 10 月 31 日,全國共有 334 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 633.4 萬本、車輛運輸證 270.6 萬本,截至 2023 年 12 月份底,網約車司機注冊量達 657.2 萬人,首次突破 650 萬人。
" 商業險承保策略是跟着風險走,如果自主系數拉到頂格 1.35(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範圍為 0.65 至 1.35)還是覆蓋不了(成本),只能建議客户去問問别家(險企)了。" 上述車險從業人士説。
茶道燕梳創始人兼 CEO、原天平車險總裁謝躍曾這樣談及新能源車險面臨的挑戰:新能源汽車因其運行成本遠低于傳統燃油車,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從事如網約車的營運業務,導致保險公司面臨更高的賠付風險。與此同時,定損員對新能源車知識欠缺、新能源車道德風險加劇、新能源車高成本結構等因素,也容易造成财險公司賠付率走高,從而導致部分險企經營困難。
而除上述問題外,新能源車輛在制造技術特征等方面也不同于傳統燃油車,一位車險從業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為控制生產制造成本,對車身多采用壓鑄一體成型技術,且車身集成眾多攝像和感知設備,一旦出現碰撞事故,車輛維修費用明顯高于燃油車。從消費習慣角度來看,受消費群體特征影響,新能源汽車購買者多為年青人,平均駕齡較短,且日常駕駛習慣偏激進,顯現出平均出險事故率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的特征,直接提高了新能源車險定價的基礎保費。
這使得新能源車險面臨高出險、高賠付以及盈利難的問題。
談及降低賠付率的措施時,謝躍表示,險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慮:第一,迭代專屬產品;第二,強化使用性質的鑑别;第三,關注減值風險;第四,适應駕駛習慣。
監管出手與業内建議
針對新能源車投保難續保難的問題,《通知》明确,各财險公司要嚴格依法做好新能源車的交強險承保服務,不得拒絕或者拖延承保交強險,不得在籤訂交強險合同時要求投保人籤訂商業保險合同或提出其他附加條件。大型财險公司要發揮行業頭雁作用,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承保新能源車商業保險,确保實現願保盡保,滿足消費者的保障需求。
《通知》提出,各财險公司要對系統内新能源車險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開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統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對特定新能源車型采取 " 一刀切 " 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調整對新能源車險設定的不合理考核目标。
《通知》同時要求,監管局财險處加強市場監測,及時解決消費者反映的新能源車投保難續保難問題,同時對違規拒保的保險機構和相關責任人依法嚴肅處理。
最後,《通知》還要求保險公司加強對新能源車險經營存在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拓寬視野思路,從提升行業能力、完善定價機制、加強部委協同等方面提出下一步推動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并于 1 月 26 日前以正式報告形式報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财險監管司。
在謝躍看來,解決新能源商業車險投保難問題,強化使用性質(是否運營)的鑑别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情況不僅在新能源車領網域存在,傳統燃油車也面臨着同樣的情形。
但是要嚴格對車輛性質進行界定也不容易。例如,有些新能源車主在購買新車後,會到不少網約車平台注冊,偶爾接單,讓其按營運車輛的費率和價格來繳納保費,恐怕難以接受。
近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财險司組織召開了一次座談會。在談及新能源車險的問題時,監管要求金融行業提高站位,突出政治性、人民性,目前大幅度提高新能源車險費率不現實,行業改革力度要符合社會接受度。
謝躍建議,可以在家用車和營運車中間,劃分出網約車類别,并為其制定相關費率。
" 對網約車的分類也要增加顆粒度,可以根據網約車的天數或者上線時間來劃分不同的等級,然後分别進行定價。目前保險公司有一些條款,如果發現家用車用于運營,出險了是可以拒賠的。給網約車做單獨的分類,對于車主來説,也比較好接受。" 謝躍説。
這也需要網約車平台和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對于平台來説,差異化的費率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注冊車輛都需要用營運車輛的費率來繳納保費。
此外,如何利用日漸豐富的數據和技術手段來做足風險識别和細分風險差異也是新能源車險經營者面臨的挑戰。" 監管也是希望行業主體(保險公司)針對新能源車承保風險,通過更豐富的數據和評估技術,做足風險識别和做細風險差異。不能因為整體市場賠付率相對高,就粗犷地放棄經營這塊業務,而是通過數據積累和科技來識别風險,同時不斷打磨,這是個長久的過程。" 律商風險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