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微信接入DeepSeek 确認為滿血R1,騰訊将有更多APP持續接入,歡迎閲讀。
起猛了,微信接入滿血 DeepSeek R1 了!
2 月 15 日,不少用户發現在微信對話框頂部搜索入口出現了 AI 搜索的字樣,點擊進入後,顯示出 " 快速回答 " 和 " 深度思考 " 兩個選項,其中深度思考由 DeepSeek R1 提供回答。
據硅星人測試後發現,搜索數據源融合公眾号推文和權威網頁内容,答案下方附 10 篇參考資料,獲取答案後可一鍵轉發至朋友圈 / 群聊,無需復制轉發等二次操作。
但目前該功能仍然受到部分限制,第一不支持多輪對話問答;第二不支持查看歷史問答記錄,部分復雜問題響應時間約 15-30 秒。目前處于小範圍灰度測試中,預計未來 2-4 周全面開放。
硅星人從騰訊方面了解到,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 AI 搜索的同時,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 DeepSeek R1。
而接入的模型确認為 DeepSeek-R1 滿血版模型。
硅星人也獨家獲悉,此次微信的接入,以及同期騰訊雲 AI 代碼助手、騰訊元寶等的接入只是開始,騰訊接下來會有更多產品接入 DeepSeek。
短短的 12 小時内,該功能已經被網友們 " 玩壞了 "!
有不少公眾号博主開始問起了微信搜索,關于自己的介紹和評價自己聰不聰明,也有用户強烈要求打破傳統 AI 搜索的限制,能否根據聊天記錄的内容給答案,微信搜索秒變 " 記憶提取 " 器,甚至有人希望他能總結工作群聊天消息,成為工作備忘錄。
事實上,在微信搜索接入 R1 前,騰訊元寶剛剛宣布接入 DeepSeek R1,允許用户在選擇模型時,自由切換騰訊混元大模型和 DeepSeek R1。也是自研大模型廠商中,第一個将 R1 接入主力產品的公司。
但相比于元寶,微信的接入意義非比尋常。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民級 App,微信的一舉一動都在鎂光燈下,也正是因此,在 AI 方面的探索上,相較于支付寶、抖音等超級 APP,微信格外的小心謹慎。
據硅星人向微信内部員工了解到:從 2023 年開始,微信團隊便開始思考如何與 AI 進行結合、怎麼結合,部分團隊提出了 AI 功能的改造,但因為微信用户非常龐大,任何一點小改動,都可能影響上億人的體驗,所以非常謹慎。最終都并沒有體現在產品中。
而 AI 搜索,恰好成為了一個最佳着陸點。
一方面,在最近兩年行業探索 AI 應用的時間裏,AI 搜索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核心和成熟的落地場景,且快速培養了用户的使用習慣,也驗證了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微信公眾号高質量、差異化的内容,使得微信搜索在其他搜索產品中擁有特殊功能。
此前微信搜索團隊在 2024 年便開始試水 AI 搜索,在搜一搜頁面,有概率置頂内容會出現 AI 搜索的集成答案。
此次接入 DeepSeek 意味着微信的 AI 搜索又邁進了一大步。畢竟,此前的 AI 搜索只是常規搜索的補充,生成式内容只作為搜後内容的概覽,提高用户的信息獲取速率,而接入 DeepSeek 的 AI 搜索相當于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内容板塊。
搜索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試驗田。它既不會幹擾用户的核心社交體驗,又能真實解決信息獲取的痛點。特别是微信擁有獨特的公眾号内容生态,這使得 AI 搜索能夠產生差異化的價值。在灰度測試的過程中,微信退可回到 AI 集成概覽,進可重塑生态鏈條。
畢竟,微信接入 R1 之後,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新,還可以讓用户在不離開微信的情況下,完成從信息獲取、深度分析到内容創作的全流程。特别是一直以來,在整個微信龐大的生态中,搜索都是一個關鍵的連接器,連接着小程式、公眾号、微信小店 ...... 等各個部分,當搜索向 AI 敞開了大門,整個生态的連接必然也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