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微信接入DeepSeek 确认为满血R1,腾讯将有更多APP持续接入,欢迎阅读。
起猛了,微信接入满血 DeepSeek R1 了!
2 月 15 日,不少用户发现在微信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出现了 AI 搜索的字样,点击进入后,显示出 " 快速回答 " 和 " 深度思考 " 两个选项,其中深度思考由 DeepSeek R1 提供回答。
据硅星人测试后发现,搜索数据源融合公众号推文和权威网页内容,答案下方附 10 篇参考资料,获取答案后可一键转发至朋友圈 / 群聊,无需复制转发等二次操作。
但目前该功能仍然受到部分限制,第一不支持多轮对话问答;第二不支持查看历史问答记录,部分复杂问题响应时间约 15-30 秒。目前处于小范围灰度测试中,预计未来 2-4 周全面开放。
硅星人从腾讯方面了解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 AI 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 DeepSeek R1。
而接入的模型确认为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
硅星人也独家获悉,此次微信的接入,以及同期腾讯云 AI 代码助手、腾讯元宝等的接入只是开始,腾讯接下来会有更多产品接入 DeepSeek。
短短的 12 小时内,该功能已经被网友们 " 玩坏了 "!
有不少公众号博主开始问起了微信搜索,关于自己的介绍和评价自己聪不聪明,也有用户强烈要求打破传统 AI 搜索的限制,能否根据聊天记录的内容给答案,微信搜索秒变 " 记忆提取 " 器,甚至有人希望他能总结工作群聊天消息,成为工作备忘录。
事实上,在微信搜索接入 R1 前,腾讯元宝刚刚宣布接入 DeepSeek R1,允许用户在选择模型时,自由切换腾讯混元大模型和 DeepSeek R1。也是自研大模型厂商中,第一个将 R1 接入主力产品的公司。
但相比于元宝,微信的接入意义非比寻常。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民级 App,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在镁光灯下,也正是因此,在 AI 方面的探索上,相较于支付宝、抖音等超级 APP,微信格外的小心谨慎。
据硅星人向微信内部员工了解到:从 2023 年开始,微信团队便开始思考如何与 AI 进行结合、怎么结合,部分团队提出了 AI 功能的改造,但因为微信用户非常庞大,任何一点小改动,都可能影响上亿人的体验,所以非常谨慎。最终都并没有体现在产品中。
而 AI 搜索,恰好成为了一个最佳着陆点。
一方面,在最近两年行业探索 AI 应用的时间里,AI 搜索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核心和成熟的落地场景,且快速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验证了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微信公众号高质量、差异化的内容,使得微信搜索在其他搜索产品中拥有特殊功能。
此前微信搜索团队在 2024 年便开始试水 AI 搜索,在搜一搜页面,有概率置顶内容会出现 AI 搜索的集成答案。
此次接入 DeepSeek 意味着微信的 AI 搜索又迈进了一大步。毕竟,此前的 AI 搜索只是常规搜索的补充,生成式内容只作为搜后内容的概览,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速率,而接入 DeepSeek 的 AI 搜索相当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内容板块。
搜索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试验田。它既不会干扰用户的核心社交体验,又能真实解决信息获取的痛点。特别是微信拥有独特的公众号内容生态,这使得 AI 搜索能够产生差异化的价值。在灰度测试的过程中,微信退可回到 AI 集成概览,进可重塑生态链条。
毕竟,微信接入 R1 之后,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新,还可以让用户在不离开微信的情况下,完成从信息获取、深度分析到内容创作的全流程。特别是一直以来,在整个微信庞大的生态中,搜索都是一个关键的连接器,连接着小程式、公众号、微信小店 ...... 等各个部分,当搜索向 AI 敞开了大门,整个生态的连接必然也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