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2024上半年劇集復盤:90+大劇數量創同期新高,多個賽道“喜提”佳作,歡迎閲讀。
2024 上半年,劇集市場既有高藝術水準的口碑佳作出沒,也有另辟蹊徑的黑馬殺出,還有國民爆款憑硬核内容 " 硬控 " 全網觀眾 …… 應接不暇的佳作頻繁出現,為今年劇集市場的上半場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
近幾年,劇集市場 " 質升量減 " 的趨勢愈發顯著,而今年上半年劇集市場的驚喜表現正是這一趨勢下的必然進程。
市場觀察
劇集總量進一步縮減,精品劇數量再攀新高
下圖為近三年 H1 視頻網站上新劇集數據對比,可以直觀看到,長視頻數量正在逐年遞減。上星劇去年同期下跌較為顯著,今年在去年基礎上持續下滑。網劇的數量收縮在今年上半年更為明顯,跌幅達到 36%。
在劇集總量大幅收縮的同時,網播指數在 80+ 的熱門劇集數量卻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有 32 部劇集熱度達到 80+ 量級,是近三年同期最好的成績。回看這幾年劇集市場總體表現," 質升量減 " 的趨勢一直很明顯,而今年上半年的數據表現再次驗證了這一趨勢。
劇集總量持續減少,品質大劇越來越多,在長視頻 " 集中優質資源打造精品大劇 " 的開發思維下,國產劇的精品率正在快速提升。國產劇提質減量的進程還在繼續,未來 " 質升量減 " 的市場趨勢也會更加顯著。
劇集復盤
90+ 劇集數量遠超去年總量,多個賽道誕生 " 現象級 " 作品
當互聯網縮短用户和内容的距離,作品的市場反饋就有了更為清晰且直觀的指标。在良性而透明的市場競争機制下,那些能獲得觀眾高關注度和高滿意度的精品佳作,無疑代表着劇集市場的最新審美和市場趨向。
我們復盤了今年上半年網播指數 Top30 的劇集,如下圖所示,熱度最高的劇集分别為《慶餘年第二季》和《與鳳行》。包括這兩部作品在内,今年上半年共有 4 部作品網播指數達到 90+ 量級,對比 2023 年全年 90+ 劇集只有 2 部的标準來看,今年上半年劇集市場可謂 " 碩果累累 "。
從平台分布來看,這些熱門劇集數量覆蓋最多的為騰訊視頻,有 12 部大劇,其次為愛奇藝和優酷,分别為 10 部和 7 部。
上述高熱度劇集題材多元,風格差異較大,在不同賽道滿足了不同屬性用户的個性化觀劇需求。在熱門劇集較為集中的古裝劇、都市劇和懸疑劇賽道,今年上半年均出現 " 破圈之作 ",尤為值得關注。
今年上半年,古裝劇賽道成績斐然。下圖為 2024 年 H1 古裝劇網播指數 Top10,網播指數均在 80+。《慶餘年第二季》和《與鳳行》兩部作品熱度突破 90+,影響力突破圈層,引發全網關注。在審美快速迭代的古裝劇領網域,這兩部作品用足夠硬核的内容赢得了市場認可。
都市劇今年上半年同樣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聚焦女性成長的《玫瑰的故事》《承歡記》等劇,備受觀眾歡迎。上榜作品同樣網播指數都達到 80+ 量級,《繁花》更是以 90+ 熱度和驚豔的故事風格成為近幾年劇集市場的現象級佳作。以《繁花》《玫瑰的故事》為代表的劇集不光在内容上呈現出極高的藝術水準,其作品綜合影響力也達到國民級,在線上線下引發大量社會探讨。
在高度類型化的懸疑劇賽道,今年上半年也驚喜不斷,有 5 部作品熱度達到 80+ 量級。其中網播指數高達 88.75 的《獵冰》更是以黑馬之姿快速破圈,成為今年劇集市場的一大變量。
今年上半年,在高口碑劇集覆蓋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優勢明顯,均為 9 部,優酷和芒果 TV 則分别為 7 部和 4 部。
比對口碑和熱度,以《繁花》《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為代表的作品在口碑和熱度雙維度均達到優異,在商業價值和藝術水準上實現了雙赢。而《慶餘年第二季》《與鳳行》《玫瑰的故事》等有着超高影響力的劇集,其口碑反饋也表現不俗。來自觀眾的美譽度,也是這些作品能将影響力拓展至全網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業思考
" 長線開發 " 奏效,優質劇集迎來生長沃土
精品劇百花齊放,劇集市場大豐收,這樣的成績并非偶然。結合這些優質劇集的數據表現和内容,追溯這些精品劇從制作、排播到宣發的所有環節,我們或許可以洞察到劇集市場當下正在發生怎樣的 " 聚變 "。
從這些精品劇的排播規律來看,今年上半年大劇幾乎不間斷出現。年初的《繁花》,一季度的《與鳳行》,二季度的《承歡記》、《慶餘年第二季》和《玫瑰的故事》等。這一方面表明視頻平台開發運營大劇的能力增加,能持續向市場輸送高質量精品劇,并在精品劇運營、宣發上日益成熟。
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優質大劇的商業價值天花板正在被不斷打破,内容品質足夠硬核的大劇可以在任何一個檔期撐起熱度,不用扎堆在暑期檔或開年檔出現。
從制作模式來看,今年上半年以《繁花》《慶餘年第二季》為代表的劇集,用國民級市場影響力,證明了以長線思維開發大劇的模式,在國產劇市場同樣行之有效。
當下,主流市場對劇集開發有着相對固定的制作周期,但不管是今年的《繁花》,還是去年的《三體》,如果沒有 " 長期主義 " 的前瞻性和魄力,僅僅追求快速的商業回報,是很難培育出這類有着超高藝術價值、對行業有引領作用的作品。
盡管在當下的制播體系下,《繁花》和《三體》很難大批量復制,但 " 十年磨一劍 " 打磨作品的創作初心卻很重要。值得慶幸的是,在劇集制作的上遊,視頻平台正在用長線開發的耐心扶持、培育好内容,讓當下的國產劇市場能推陳出新,始終保持創新活力,不斷攀登藝術高峰。
長線思維還讓 IP 系列開發迎來了新的篇章,《慶餘年第二季》便是最佳案例。國内對 IP 系列劇的開發經歷了諸多探索和試錯,直到《鬼吹燈》系列劇的開發中,騰訊視頻逐漸摸索出以固定班底開發 IP 的方式。到了《慶餘年》IP 開發時,這種模式日益成熟,并在市場得到驗證。可以預想到的是,長線開發 IP 或将成為未來 IP 系列開發的主流模式。
今年上半年優質大劇的品相和市場反饋,也讓精品劇的标準越來越 " 多元化 "。從數據看,這些精品大劇兼具熱度和口碑,在觀眾美譽度加持下,作品破圈速度和社會影響力均大幅增加,如《玫瑰的故事》《春色寄情人》熱播後,劇中台詞金句廣泛傳播,引發各地文旅積極互動。
從内容上看,這些精品劇的創新度和品質并駕并驅,比如在故事風格和人物群像塑造上獨樹一幟的《繁花》,每一幀畫面都精雕細琢,讓觀眾過目不忘;還有在人設和情感關系上做出大膽創新的《與鳳行》,其質感同樣讓觀眾感受到制作誠意。
過去幾年,IP 開發一度引發觀眾審美疲勞,正是因為市場對所謂爆款流行元素的 " 方法論 " 過于依賴。如今,單純復制爆款的作品成功率正在降低,創新品類劇集正在重新赢回觀眾的信賴。
今年上半年,劇集市場佳作頻出,百花齊放,成績斐然。這些高品質、高藝術水準精品劇誕生的背後,是行業這幾年重塑内容标準,改革制作體系,更新制作思維的必然結果。期待 2024 年下半場,劇集市場產出更多精品佳作,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