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傷胃水果被揪出!這四種常見水果,再饞也得少吃點,歡迎閲讀。
水果,人類的好朋友:
自帶美好的甜味,比蔬菜更好入口;
又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各種維生素;
我國又是水果種植大國,大量上市的季節價如白菜 ......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它是各種果茶飲料價格上的「平替」,健康上的「貴替」,打工人的真 · 好朋友。
但并不是所有水果都人畜無害,有些水果天生反骨,吃多了反而會傷害身體。
比如,有一些水果會真的「傷胃」。
一般來説,胃是個很強大的器官,酸甜苦辣軟的硬的,都不在話下,不用擔心小小水果會有啥問題。
但有一些情況或人群,例如腸胃炎不舒服了、年紀大消化動力不足了……那有些水果可能給本就不太好的胃,帶來一點傷害。
(正經臉,不是養生文章裏随随便便的傷胃!是對胃發出化學&物理攻擊。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以下四種水果,如果你胃不舒服,或者本來就有一些胃腸道疾病,真的要控制好量,别貪嘴。
➊ 柿子
每年秋天,因為食用過多柿子、導致胃結石甚至腸梗阻的新聞屢見不鮮。
2024 年冬天,成都就有一名男子一口氣吃了 5 個柿子,感到上腹部不适,最後疼痛難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
最後,醫護人員從他的的胃裏取出兩顆拳頭大小的結石 ......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除非是柿子的狂熱愛好者,很少會有人一口氣吃那麼多。
但柿子确實是對胃不那麼友好一種水果,特别是一些比較「澀」的品種。
柿子裏存在一種叫鞣酸的物質,它是天然的多酚類化合物。鞣酸具有收斂性,能使組織收縮、蛋白質凝固(我們吃着會感到「澀味」)。
當柿子的果肉進入胃部,其中的鞣酸就容易與胃酸發生作用,與胃内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酶、脱落的上皮相互抱團,結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質 [ 1 ] 。
「鞣」這個字,是不是有些熟悉?是的,有一種皮革處理工藝,就叫做「鞣制」,使得動物皮中的蛋白質變性并硬化,讓皮革更耐用、不易腐爛。
原理其實差不多。
而當這些鞣酸蛋白質沉積在胃裏,又與柿子果肉内的果膠來來回回糾纏,就形成了「胃柿石」。患者可能會出現上腹沉墜感、嘔吐、吃點東西就飽了的情況,有時,也會破壞消化道黏膜導致出血,甚至引起腸套疊、腸梗阻等并發症 [ 2 ] 。
特别是曾經接受過消化道手術的人群,要格外小心。
如果你特别特别喜歡吃柿子,可以記住下面 4 點:
選擇「完全甜型」的柿子。
柿子,甜型柿子在樹上自然成熟,完全脱澀後,鞣酸的含量可以到 0.5% 以下。有研究顯示,每 100g 完全甜型柿子,只含有不到 0.1 g [ 1 ] 。
吃的時候,去掉柿子皮。
柿子未成熟時,鞣酸主要在 ;柿肉中,而成熟後鞣酸則集中于柿皮,去皮吃,或者不吃靠近皮部分果肉,可以減少鞣酸的攝入 [ 3 ] 。
吃柿餅代替柿子。
柿子經過晾曬、發酵、氧化等步驟成為柿餅,部分鞣酸會被降解或轉化,與蛋白質的結合能力下降,形成胃石的風險相應也會降低[4]。
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以減少鞣酸與胃酸之間的反應。
➋ 山楂
大部分人對于山楂的印象,都是「開胃」、「消食」,認為這是一種對胃腸友好的水果。
适量吃山楂,确實有助于消化。
比如山楂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可以刺激胃酸分泌,适量食用能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 [ 5 ] ;其中果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促進消化,緩解便秘。
但是,山楂和柿子一樣,也富含鞣酸,空腹食用容易與胃酸結合,也會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質,最終增加胃石的風險。
所以,每年吃水果吃出胃石的新聞裏,山楂與柿子一樣,都是常客 。
而且,山楂壞就壞在,小小一顆,酸酸甜甜,一吃就容易吃多。特别是現在很多很多商家會将山楂裹上糖霜售賣,大大降低了酸度,更加容易讓人吃着沒個把門。
在有關山楂傷胃的民生新聞裏,主角吃山楂的數量,都是數以十計的,20 顆、30 顆、一斤 ......
與此同時,過量食用山楂,其中高含量的果酸,也會開始添亂,導致胃酸分泌過度,可能引發胃痛、反酸、燒心,甚至加重胃炎或胃潰瘍。
對于脆弱的胃腸道而言,簡直是雪上加霜。
不論是吃新鮮山楂,還是糖葫蘆,又或者是雪球山楂,都要适量,一天不超過 10 顆為宜。
對于這類由于吃山楂或是柿子引起的胃石患者, 情況不嚴重的,醫生可能會讓患者通過可樂來「洗胃」治療:即在 12 小時内,陸續喝完 3000mL 的可口可樂 [ 6 ] 。
不是胡扯哈,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可口可樂含有較強的酸性,有助于溶解胃石;可樂中的碳酸氫鈉,有助于溶解黏附在胃壁上的物質;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有助于打破胃石的結構,使其更容易溶解 [ 6 ] 。
那是不是一邊吃山楂,一邊喝可樂,就不用擔心了呢?
也不是。
并非所有胃結石患者都适合喝可樂,如果存在胃食管反流、胃潰瘍、胃出血等并發症,喝可樂可能會加重病情
所以,如果吃完山楂、柿子不舒服,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喝可樂」。
➌ 鮮棗
鮮棗,也是有一群固定粉絲群的熱門水果。
它算是水果中的維生素 C 之王 ,每 100g 鮮棗當中,含有 243mg 維生素 C [ 7 ] ,幾乎是蘋果的 60 倍 [ 8 ] 。
和山楂一樣,鮮棗極具迷惑性:個頭小小的,圓滾滾,脆甜的口感,一口一個很容易讓人吃得停不下來。
吃鮮棗時,大多數人都會連皮一起吃。棗皮富含膳食纖維,對促進腸道蠕動有一定好處。
然而,鮮棗的果皮薄而脆,帶有較為鋒利的邊緣,而果肉則是脆甜偏硬的口感 [ 9 ] ,進入胃部後可能對胃黏膜造成機械性刺激。
對于腸胃健康的人群來説,這點刺激确實不算什麼大事,甚至還能幫助消化。
但對于本身患有胃炎、胃潰瘍的人群來説,鮮棗中高纖維和其中的果酸可能會加重胃部負擔,刺激胃黏膜進一步受損,導致燒心、胃痛。
除此之外,吃棗還有一個附加消化道風險:誤吞棗核。
在《神雕俠侶》中,裘千尺拿「吐棗核」來當做武器,不是沒有道理的。
棗子的果核呈紡錘型,異常堅硬,兩頭有尖刺,一旦誤吞,兩側都容易劃傷消化道,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穿孔。
圖片來源:文獻
每年誤吞棗核導致穿孔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
即使能夠幸運地随着糞便排出體外,也很靠運氣。畢竟橫着出來也很容劃傷菊花 ......
➍ 李子
李子是一種低調的水果,盡管在我國許多地方的水果攤上并不常見,但在李子成熟的季節,總能在街頭巷尾見到挑着一筐李子售賣的果農。
成熟李子的口感,酸甜适中,有一批固定的愛好者。加上潮汕、廣西等地流行的李子蘸甘梅粉吃法,使它逐漸成為了「隔一段時間就想吃」的水果之一。
然而,李子的「酸」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李子中含有較多的酒石酸和蘋果酸,過度食用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從而引發胃部不适和反酸等症狀。
此外,未成熟的李子除了含有較高的果酸外,也富含鞣酸。空腹食用未成熟的李子,可能會引起胃石症狀,甚至加劇胃部不适。
由于李子的主要味道是酸味,喜歡酸口味的人可能很難分辨其酸味是來自于成熟李子的自然口感,還是因為未成熟。
那麼,如何判斷李子是否成熟呢?
一嘗:未成熟的李子除了酸之外,口感常常伴有生澀感,這種澀味會讓舌頭不太愉快。
一摸:成熟的李子果皮上可能會出現輕微褶皺,且摸起來較為柔軟,輕輕一壓會有輕微的凹陷感;而未成熟的李子則果皮光滑且較為堅硬。
一聞:未成熟的李子散發的氣味較淡,有時帶有一些青草味;成熟的李子則會散發出濃郁的果香,且氣味更加香甜。
對于患有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的人群,建議減少李子的攝入量。
而對于腸胃功能完好的健康人群,挑選完全成熟的李子食用會盡可能減少胃部不适。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食物。
新鮮水果能夠帶來豐富的風味,以及各種維生素,推薦大家每天吃一點,但任何水果過量食用,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柑橘類水果都含有大量的果酸;
莓果類如草莓、藍莓則富含有機酸;
核果類如杏子、楊梅,膳食纖維較粗 ......
水果雖好,但不适合敞開肚子吃,特别是對于本身患有慢性胃病的人群。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大家「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 200~350g 的新鮮水果。」 [ 10 ]
一天吃小半斤就及時打住,可别貪多:)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阮光鋒 . 空腹能吃甜柿子 [ J ] . 健康博覽 , 2016, ( 11 ) :49.
DOI: 10.3969/j.issn.1006-415X.2016.11.032
[ 2 ] 默沙東診療手冊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digestive-disorders/bezoars-and-foreign-bodies-of-the-digestive-tract/bezoars
[ 3 ] 細數不能帶皮吃的果蔬 《農業知識(瓜果菜)》2010 年第 8 期 55-55, 共 1 頁
[ 4 ] 柿餅幹制過程中理化性質的變化規律研究《現代食品科技》2017, Vol.33, No.9
[ 5 ] 山楂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概述 《中國藥業》2014 年 2 月 5 日 第 23 卷第 3 期
[ 6 ] Uptodate. 胃石 .Daniel Gelrud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gastric-bezoars/print
[ 7 ] 食物營養查詢平台 https://nlc.chinanutri.cn/fq/foodinfo/674.html
[ 8 ] 食物營養查詢平台 https://nlc.chinanutri.cn/fq/foodinfo/613.html
[ 9 ] 冬棗的形态特征及其與其他晚熟棗品種的區别《河北林果研究》2003 年第 18 卷第一期
[ 10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http://dg.cnsoc.org/article/04/J4-AsD_DR3OLQMnHG0-jZA.html
策劃制作
作者:洋葱圈
策劃:塔蓋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説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