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一個倒下的孩子,和那些漠然看着他的人,歡迎閲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今天不分享電影了,聊聊最近很多家長群都在傳的上海徐匯中學新聞。
這個新聞讓我想起之前一位前輩語重心長的告誡,他説 :
人這一生,大抵會遇到三種惡。
一種是底層的生存之惡,貧窮會讓人無暇顧及文明;
一種是中層的工具之惡,中層是被工具化最深的群體,人變成工具後,就會失去人性裏善良、同情等美好特質;
一種是上層的任性之惡,當權力财富高度集中,無視道德的成本變得非常低,眾生皆草木的自負就會悄然滋生。
以你的智力,很快就能穿越底層,但你需要在中層待上很長時間,去面對 " 工具化 " 的痛苦。
那時候我對 " 工具化 " 這個概念體會還不夠深,還很天真地問具體表現是什麼。
前輩就打了個比方,説好像你發現一列行駛中的火車即将碾到一個孩子,你大聲呼救,但司機、列車員、行人全都漠然地看着,他們用毫無情緒的語調告訴你,暫時還沒接到火車停的通知,按制度規定,這時候火車是不能停的。
你會很痛苦,甚至會懷疑,是不是自己錯了。
我又問:
那我能怎麼做呢?
前輩回答 :
警惕它,面對它,觀察它,記錄它。
警惕那些已徹底淪為 " 工具 " 的人,他們的冷漠是無聲的惡。
但同時,你要勇敢面對現實。
記住,當你閉上眼睛,被保護着時,你的善是淺薄的,唯有睜開眼睛,看見黑暗接受真實,善才會有力量。
去觀察它、記錄它,讓它成為你文字的一部分,用你的文字,讓更多人睜開眼睛。
以上,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而最近的上海徐匯中學新聞,就是一次 " 工具之惡 " 的真實展現。
事情起因是一位住在學校附近的居民,不知道是一時興起,還是想觀摩下自己孩子每天的生存環境,站在陽台上用手機俯拍校園。
拍到一群戴紅領巾的孩子,正頂着大太陽,在操場上體鍛課。
突然,站在隊尾的一個男孩暈倒了過去。
從視頻可以看到,男孩倒下的時候,頭部着地,明顯摔得很重。
身邊同學表情驚訝,但都還是乖乖背着手,沒有人敢擅自離隊,過了一會,有同學按慣例試圖報告老師處理。
男孩身後,站着一位戴遮陽帽和防曬口罩的成年女性,看樣子應該是老師或學校工作人員。
她距離男孩很近,只有幾步之遙,但仿佛是聽力不太好,又或者過于專注,一直在刷手機,一直沒回頭。
▲來源:網絡
過了大概一分多鍾,終于來了一位男老師。
姗姗來遲的男老師,背着雙手,邁着極具松弛感卻又十分沉穩的步伐,走到男孩面前,俯下身,觀察了幾秒,又走了。
▲來源:網絡
男老師走後,視頻裏曾出現一名學校保安,依然是匆匆而過,不留痕迹。
整個感覺就很詭異。
視頻外,連拍攝的居民都有點急了,琢磨着,這孩子暈倒這麼久,不會出什麼事吧。視頻裏,卻閃爍着一股 " 理性之光 ",除了失去感知的男孩,在場所有人,看起來都是那麼冷靜淡定。
我突然想,如果把自己代入進去,換作暈倒孩子的媽媽,看過視頻後,心裏會有怎樣的反應。
第一反應,多半是憤怒。
畢竟,這是我的孩子,就算這個垃圾世界裏所有人都不拿他當回事,他也是我視若珍寶的生命。
然後,憤怒會促使我發出質問,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的孩子。
大概率,質問會讓我會收獲一份禮貌客氣,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官方回復。回復表示,我們已按流程、規定處理,孩子已送醫治療,事後也會 " 深入調查 ",将對相關涉事人員予以嚴肅處理(如果吃瓜群眾死咬不放的話)。
再然後,應該就沒有然後了。
只要孩子沒什麼生死大礙,從界面上來説,這事就該翻篇了。
我也以為翻篇了。
但後來我會發現,在我心裏,好像有什麼東西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我還是和往常一樣,起床,給孩子做飯,上班,工作,下班,輔導孩子作業,還是那麼努力地生活着,但有時會突然覺得,努力的自己有點可笑,還有點可憐。
我想了很久,那個發生了微妙變化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後來,終于想出來了,那玩意叫 " 希望 "。
但這個 " 希望 " 本身就很可笑,你怎麼能在一堆工具裏,抱着做人的希望。
回到這個新聞上面,學生有錯嗎?
你可能覺得有錯,但學生自己并不覺得有錯。
大家只是遵循老師教導,遇事不慌張,該上課上課,不要説同學暈倒,就哪怕地震來了,也得聽指令有序撤離。對學生來説,不被老師罵,不被紀律委員記過,今天的 " 小紅花 " 不被扣才是第一要義,不是嗎?
那麼,老師有錯嗎?
你可能覺得有錯,但老師自己并不覺得有錯。
老師也只是遵循學校要求,任何工作都要逐級匯報,不可擅作主張,萬一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後果自負。
對老師來説,把該做的規定動作做了,觀察、了解,嗯,知道了,有名學生在體鍛課上無故暈倒,好,匯報,等待上邊回復,完事。
所以,視頻裏那個男老師,恐怕還真不是故意視而不見不采取措施,他只是按規定,視完匯報去了。
老師都很清楚,只要把這個流程老老實實走完,事情就算鬧大,也輪不到自己負責。但你要是有啥超綱發揮,結果不好你 " 背鍋 ",結果好一樣挨批,因為破了規矩。
就像一條流水線上,突然出現一顆不一樣的螺絲釘,哪怕立了功,那也還是顆不合規矩的螺絲釘。
那麼,是學校錯了?
你可能覺得有錯,但學校自己并不覺得有錯。
學校也只是遵循相關部門要求,該上體鍛課上體鍛課,有學生暈倒就按規定處理,送醫、通知家長、回應輿情,一個工作而已。
就像那些讓學生扛着 40 度高温站在操場裏搞開學典禮,然後被家長在網上罵成篩子的學校一樣,他們也很委屈:
" 按規定,開學不就是必須搞開學典禮嗎?以前不也都是按規定來嗎?怎麼着今年就要被罵?"
你可能覺得荒唐,琢磨着這些人是不是腦袋秀逗了,智商有問題。
以前是以前,今年是今年,小平爺爺都説了,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外面熱得丢個雞蛋都能燙熟了,你們感受不到?
事實卻是,有這種荒唐感的我們,才該反思一下。
不是人家智商有問題,是我們智商有問題。
人家不是感受不到熱,而是按規定按流程,只要上邊沒發文,沒發通知説今年這個開學典禮可以取消,那誰先取消,誰就是那顆 " 不合規矩的螺絲釘 "。
作為一個 NPC 工具,是沒資格談感受的。
這就是這一切看起來很荒誕的現象,背後的邏輯。
不是哪個環節出了錯,而是我們所有環節都處于一個高度工具化的結構裏。
在這個結構裏面,有的只是規訓、服從,人的個性是不被需要的,人的個體價值是不被看見和尊重的,那麼,人是什麼呢?
人就變成了一個裝點、蒙蔽自己,讓自己活得不那麼痛苦的美好概念,而不是真實。
真實世界裏的 " 人 ",反而變成了一個個披着人皮的工具。
工具的特點,就是閃爍着 " 理性之光 ",任何情況下,都有着高度穩定的冷靜(麻木)。
不像 " 人 ",還會有喜怒哀樂,有愛,有同情。
在人的眼裏,那個倒下的男孩,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他能感受他的痛苦,共鳴他的訴求,他會下意識想,我可以幫這個孩子做點什麼。
而不是漠然地站在那裏,等待機器發出指令。
文章封面:電影《酒吧》截圖
文章配圖:采集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點擊下方按鈕預約直播!
>【小學六年數學規劃】新課标、新題型下,怎麼學好數學?今天上午 8:30 逃媽和小半爸會在直播間給大家分享,歡迎來看 ~
本周好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