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新能源車主節假日老遭罪,原因不止充電難,歡迎閲讀。
五一假期沒出去玩,特意找了一天跟老婆和孩子去看車。
并不是有換車計劃,也沒有工作任務在身,只是純粹地以普通消費者的角色去了解一下最新的新能源車。
起初老婆對于這事還是比較冷淡的,但在看了理想 L7 和極氪 X 這兩款車之後,她的好奇心被點燃了,接連問了我好幾個關于新能源車的問題,雖然大部分都是類似 " 充電需要多長時間 " 等基本問題,但其中一個問題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 新能源車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嗎?"
1
車内體驗變好了,出行品質就會提高嗎?
這确實是一個靈魂拷問式的問題,但我老婆之所以會這樣問,并不是她有了什麼深刻的思考,只是覺得車裏有個大螢幕能讓小孩乖乖坐車,不會在車内搗亂,僅此而已。
你永遠不知道兩歲多的小男孩可以調皮到什麼程度。就在我們走進理想門店之前,那小子還因為媽媽不願意抱他而在地板上哭鬧打滾,而當我們把它拎到理想 L7 副駕後,一切都安靜下來了,他會自己找螢幕裏的卡通片看,眼裏還泛着剛哭鬧時的淚水,但已經笑得笑得唧唧嘎嘎的。
那一刻,應該就是 " 讓生活變得更好 " 的含義吧。
其實不僅是新能源車,但凡車内有個大屏的,能在車内上網的,基本都能讓車内體驗變得更好。只是某些新能源車在這方面卷得尤其極致,車機不僅能看動畫看綜藝,還能打遊戲、唱 K、按摩、聽 Hi-Fi 音響等,在人機互動上也不僅限于觸屏和語音,還能用手勢控制車窗開閉和座椅角度。
在行業智能化技術同步提升的大背景下,汽車的車廂确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我老婆的話來説,現在的汽車已經越來越不像 " 車 ",而像一個由智能家電組合而來的小房間,各品牌都會把自己的智能電視、智能沙發,以及 " 小愛同學 " 都塞到車廂内,這确實能給用慣傳統燃油車的用户較大的震撼。
但問題是,車内智能化體驗提升了,出行品質就能提升嗎?我看未必。
2
" 自動駕駛 " 老出事,駕駛壓力不降反增
就好比在家裏安裝了許多智能家電,雖然能給生活帶來一些方便,但若房子的地段、配套、坐向、格局都不好,再多的家電都不能讓你的房子變得更值錢。
同理,若車子的安全性、便利性、品質工藝都做不好,只會一味地堆配置,不僅難以從本質上提升用車體驗,有時候甚至會埋下安全隐患。
五一假期前夕,長深高速就發生了一起因駕駛輔助系統引起的惡性事故,一輛特斯拉 Model 3 突然撞上護欄,随後立即冒煙起火,并傳來多起爆炸聲,消防人員到場後車輛已被基本燒毀。
據 Model 3 車主丁先生表示,事發前他正将車輛從駕駛輔助狀态切換到人工駕駛,但當駕駛輔助功能退出後,車輛突然失控,以 100km/h 以上的速度衝向對向車道。所幸的是,這次事故沒有波及其他車輛,車主及乘客在碰撞後也及時逃出車外,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在長深高速 Model 3 事故發生後不久,網上又熱傳一段駕駛輔助系統失靈的驚險視頻,雖然只有短短十幾秒,但每一秒都讓人膽戰心驚:
一輛正處于駕駛輔助狀态的小鵬 G9 在高速匝道上行駛,為了避開前方慢行的大巴進行了往右自動變道,在車身尚未完全駛入右側車道時,G9 的方向盤進行了小幅度的回正,但随後突然大幅度自動往右打方向,幸好司機及時介入,強行将方向盤回正,否則車輛将會撞上右側護欄。
當時小鵬 G9 的車速并不快(約 25km/h),前方的車輛并沒有緊急刹車,從車輛的儀表盤也可以看出,當時右側車道後方并沒有來車,屬于最 " 簡單 " 的自動變道工況。然而,這台搭載了 31 個傳感器,号稱具備 " 超強算力 " 的小鵬 G9 還是出現了明顯的 BUG。若當時的車速再快一點,車流再密集一點,説不定又是一起惡性交通事故。
發展駕駛輔助技術,本意是為了提高安全性,減少駕駛員壓力,讓出行變得更輕松, 但某些車企為了吸引眼球,将未經充分驗證的駕駛輔助技術推向市場,并冠以 " 自動駕駛 " 之名将其功能過分誇大。
從接二連三的駕駛輔助事故可見,過于激進的智能化技術并不能提升行車安全,用户還要為不知何時出現的系統故障保持高度警惕,駕駛壓力不降反增,出行體驗大打折扣。
3
無論純電還是插混車主,都有難言之隐
每逢節假日,新能源車跑長途充電難的問題都會成為話題焦點,這次五一假期當然也不例外。
朋友鍾先生對此深有體會。他是一名 Model Y 車主,假期和家人自駕車到惠州遊玩,從他佛山的家出發單程約 250km,回程免不了要充一次電。
本以為在省内的高速服務區充電沒啥壓力,但他還是太樂觀了。5 月 3 日中午,他和家人在服務區足足排了 2 個多小時的隊才充上電。服務區人多車多,吃飯休息都十分困難,為了防止其他車輛插隊,他還得一直守在車裏,不能随意走動,整個過程十分難熬。
另外,鍾先生也對插混車型使用服務區充電樁的行為感到十分不滿:" 他們明明加油就能走,為何還要跟我們擠呢?少了這些插混車,我們至少能快半小時(充上電)!這擺明就是浪費公共資源!"
我十分理解鍾先生的憤怒,畢竟插混車可以不充電,但純電動車卻是不得不充電,後者對充電樁有更迫切的需求,把有限資源讓給更有需要的人,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當你站在插混車主的角度,情況又完全不一樣了。服務區充電樁是公共資源,沒有任何法規禁止插混車型在高峰期充電,權利完全平等的前提下,為何就不能一起排隊充電呢?
另外,雖然插混車可以擺脱對充電樁的依賴,但許多新車在匮電狀态下的表現仍然不佳。以理想 L8 為例,官方匮電油耗為 7.7L/100km,車主實測的匮電油耗則接近 10L/100km,動力的打折更為明顯,滿電狀态下 " 零百 " 加速時間可以進入 5.5 秒以内,但匮電狀态下則要 8 秒以上,相差了 2.5 秒。
不同電量狀态下的體驗存在較大落差,這是許多插混車主的難言之隐,這讓他們更有衝動去排隊充電。
4
想要體驗好,選對車是關鍵
寫到這裏,我想我已經能回答我老婆提出的問題了。新能源車确實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但前提是你得選對車。
若選擇的是純電動車,那這輛車最好是你家裏的第二輛車,主要用于市區通勤,否則你每跑一次長途就會吐槽一次;若選擇的是插電混動車,那必須高度關注匮電能效,因為那是體現整車技術水平的關鍵指标。
至于配置部分,在價格相近的前提下,與舒适性、娛樂性相關的配置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對于駕駛輔助配置必須慎之又慎,哪怕是目前業界最新、最強的駕駛輔助系統,也只是達到 " 能用 " 的狀态,遠未達到 " 放心用 ",若完全信賴它,那事故風險必然遠高于你親自駕駛。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