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離海最遠的地方,把海鮮賣去江浙滬,歡迎閲讀。
題圖來自:時代周報(鐵男攝)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可能是大部分人對新疆的固有印象。在大部分沒有去過新疆的人的想象中,那裏草原遼闊,大漠蒼茫,有吃不盡的水果和香氣誘人的烤串。
而近日,一條 # 新疆大螃蟹發貨了 # 的消息登上熱搜,刷新了人們對新疆的認知。不少網友驚詫:新疆竟然還產 " 海鮮 "?
在網友的激烈讨論中,不少人現身科普:新疆湖泊總面積 12414 平方千米,產出了大量的優質淡水魚,此外,通過鹽鹼地治理,新疆人在鹽鹼地上建起了海產品養殖基地,成功養殖了南美白對蝦,石斑魚等。
△ 在新疆,山是山,水是水,沙子是沙子,都不缺 時代周報 黎廣 / 攝
看似與海鮮并不沾邊的新疆,其實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漁業省份之一。
2022 年,新疆漁業總產量達 17.3 萬噸,在西北五省區排名第二,其中三文魚總產 4554 噸,產量占全國内陸產量的 15%。
一直以來以牛羊肉、阿克蘇蘋果、哈密瓜等特產 " 誘惑 " 大家的新疆,這次以水產 " 出圈 "。新疆究竟如何把海鮮水產做成了新晉特產呢?
一、新疆螃蟹衝上熱搜
9 月 6 日,新疆大閘蟹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的好奇和熱議。不少人在網絡上詢問新疆螃蟹的購買渠道,想要一嘗 " 新鮮 "。
這讓不少做新疆水產生意的人開始忙碌起來。
" 本來我們店鋪是不賣外地的,因為郵寄 2~3 天到的話,螃蟹可能都死了,不過因為現在咨詢購買的外地人明顯變多,我們開始考慮找時效快一點的快遞合作,讓其他省份的顧客嘗到新疆的螃蟹。" 新疆阿澤海鮮店老板對時代周報記者説。
梁廣飛這幾天也感受到了新疆螃蟹在網絡上的升温,"7 月末發了一條小紅書筆記宣傳新疆螃蟹,當時沒人回復,這幾天陸續有人給我留言,問怎麼買。"
梁廣飛是一個在寧波生活了十多年的河南人。2021 年,他前往新疆," 原本想做的是羊肉生意。"
他説,當時在新疆吃到了一款羊肉,肉質鮮嫩,略帶花香,比在内蒙、寧夏等地方吃到的羊肉都要好。這讓他產生了将新疆羊肉引入寧波,銷往全國的想法," 幾個朋友試了之後都説不錯,在小範圍銷售時,很多顧客不斷復購,這讓我覺得可以拓展品類,将生意規模擴大。"
抱着這樣的想法,梁廣飛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把新疆走了個遍,無意中卻被新疆的海鮮 " 奪了魂 ",于是決定順道把新疆的海鮮推廣到寧波市場。
△ 塔裏木河 圖源:受訪者提供
梁廣飛説,追根溯源的話,新疆的螃蟹的故鄉還是在江南。" 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就有江浙商人把中華絨鳌蟹引種到新疆,從那時開始,螃蟹開始在新疆安家落户。"
20 年間,新疆博湖縣、阿勒泰等地區陸續引進螃蟹養殖產業。2019 年,江蘇省農業部又通過援疆項目将本地的優勢大閘蟹品種引入到新疆,經過數年的養殖和發展,已成功在當地落地生根。
" 其實近幾年,新疆的大閘蟹已經有了較為穩定的市場,特别是一線城市和江浙地區,賣得特别好。"
據梁廣飛介紹,新疆的大閘蟹比江蘇產的要提前上市 10 天左右,質量優,且有價格優勢。
△ 新疆大閘蟹 圖源:受訪者提供
" 新疆的湖泊水温低,水質好,養出來的螃蟹肉質鮮甜,而且跟江蘇產的大閘蟹相比,新疆螃蟹成本相對較低,一公斤 55~60 元左右,有價格優勢,在電商平台上很受歡迎。"
在熱搜的助推下,梁廣飛店鋪的生意也明顯增加。" 最近一周客户的咨詢量有所提高,一天能賣出去幾十單。"
二、沙漠裏的漁業
除了螃蟹,新疆廣袤的土地裏還藏着幾十種 " 生猛活鮮 "。
" 阿勒泰的五道黑,賽裏木湖的高白鲑,伊犁河谷的三文魚,新疆各處都有代表性的魚類產品。"梁廣飛説。
△ 遊客在新疆品嘗博斯騰湖出品的五道黑烤魚 時代周報 鐵男 / 攝
據當地媒體報道,新疆漁業資源豐富,共有魚類 88 種,其中,土著魚類 46 種。
作為西北内陸,人們對新疆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氣候幹旱,沙漠、戈壁廣布,但實際上,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新疆實際上是一個草肥水美的所在。
比如 100 多年前斯文赫定是乘船沿着塔裏木河的支流孔雀河行進的,他甚至順着塔裏木河深入到了如今已經是荒原的羅布泊。只是随着氣候條件變化,新疆的一些河流改道甚至斷流,才讓新疆一些古城忽然變得不适宜人居,比如斯文赫定尋找的樓蘭古國。
△ 流經沙丘的塔裏木河 時代周報 黎廣 / 攝
但廣袤的新疆不只有塔裏木河,事實上,新疆擁有 1145 萬畝的水網域面積,位于全國第四。其中包括 9700 平方公裏的湖泊,以及伊犁河、塔裏木河、額爾齊斯河等多條内陸河流。這些水網域不僅養活了多種土著魚類,還孕育了國内外多個外來引進品種。
同時,新疆冰川資源豐富。大型冰川 1.8 萬條,總面積 2.4 萬多平方公裏,占全國冰山面積的 42%,蓄冰量 2.5 億多立方米。
這一系列因素,造就了新疆遼闊的淡水資源,為新疆發展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外,新疆還通過技術引入,将當地大面積的鹽鹼地變廢為寶,進一步擴大了新疆水產的養殖面積。
據當地海產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鹽鹼地養 " 海鮮 ",是在利用鹽鹼地高鹽度環境的基礎上,在水裏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等,調配出适合不同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
在改造後的鹽鹼地中,南美白對蝦、石斑魚、青蟹等海鮮品種被成功養殖,推動漁業快速發展。
鮮為人知的是,新疆的水產品其實早已名揚世界,在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水產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像博斯騰湖的池沼公魚在 2019 年就開始向日本出口,這種魚個頭小,魚肉鮮嫩,适合做成天婦羅。" 梁廣飛説。
△ 新疆的河流所過之地,草肥水美 時代周報 黎廣 / 攝
三、新疆水產逆襲
從過去的 " 吃魚難 " 到如今漁業產值高達 42 億元,新疆水產在 70 年間走上了一條逆襲之路。
在上世紀 50 年代,新疆漁業主要以捕撈為主,水產養殖業屬于空白階段。到了 60 年代,在外來技術人員的幫助之下,新疆引進了青魚、草魚、鲢魚、鳙魚等四大家魚,并在鯉魚、鲢魚、鳙魚、草魚人工繁殖取得成功,水產養殖業逐漸起步。
1985 年開始,由于貫徹 " 雙放政策 ",新疆群眾養魚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到了 2000 年,全疆漁業總產量達到 58950 噸,是鄰省青海產量的 50 倍。
新世紀之後,新疆漁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年產量逐年增加,并引入了高白鲑等多個國外優良種類。
如今,新疆漁業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特色經濟魚類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特色經濟魚類產品品牌初步創建。
此外,當地政府對漁業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僅 2023 年項目資金就達 8158 萬元。新疆天然水網域漁業資源開發力度逐年加大,冷水漁業發展呈較快增長态勢。
△ 新疆某水庫中的公路。時代周報 黎廣 / 攝
在漁業發展過程中,新疆農業部門還大力推動倡導綠色養殖。通過推進池塘标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魚菜共生等綠色養殖技術模式,有效降低了養殖尾水氮磷排放量。
與此同時,新疆積極推進以魚淨水、以魚控草、以魚抑藻,既修復了水網域生态環境,維護了水網域生物多樣性,還把水產養殖變成了富民產業。
據悉,2022 年,新疆漁業總產值達 42 億元,較 2019 年增加 9.21 億元。全區漁民人均純收入 19960 元,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 3410 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讀城記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李杭,編輯:黎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