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文旅界再現“黑馬”?研學遊人氣飙升、旅企競相布局 市場有望擴容,歡迎閲讀。
财聯社 6 月 4 日訊(記者 陸婷婷)線路密集發布、研學專列增開、基地營地客紛至," 研學遊 " 日漸繁興。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 " 研學遊 " 相關服務旅客接待量攀高,探秘科技與自然、體驗非遺民俗、航天科普等寓教于樂的研學產品受熱捧。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在接受财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教育 + 旅遊 " 的研學遊,已經呈現出深度融合發展的局面。
" 千億級 " 賽道引多方競相布局,其中包括西藏旅遊(600749.SH)、峨眉山 A ( 000888.SZ ) 、嶺南控股(000524.SZ)等上市企業。但不容忽視的是,研學旅行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產品良莠不齊、活動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等問題也逐漸顯現,行業高品質供給尚需多方合力。
" 行走的課堂 " 走俏
從 2013 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 年)》中提出 " 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到 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門下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将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再到 2022 年的《" 十四五 " 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要 " 推動研學實踐活動發展,創建一批研學資源豐富、課程體系健全、活動特色鮮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學實踐活動基地,為中小學生有組織研學實踐活動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 ",研學旅行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 現階段,研學旅行目的地以博物館、科技館、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部門等為重點,已經形成了以山東曲阜為代表的一批研學旅行熱門目的地。我國研學旅行發展還以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 為重點,表現為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作為學校教育的校外教育銜接形式。研學旅行的組織部門既有團委、文旅局、學校等政府部門和事業部門,又有大量開展研學旅行業務的旅行社等企業。" 黃璜向記者表示道。
在政策支撐、教育行業 " 雙減 "、新一代父母教育理念革新背景下,研學旅行市場迎來新一輪擴容更新。
旅行人數上漲為之提供了佐證。數據顯示,2019 年研學旅行已增長至 480 萬人次,2021 年達 494 萬人次,2022 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 600 萬人次,達到歷史新高。
正排隊等候搭乘鐵路出行的研學團 财聯社記者攝于廣州南站
旅遊市場復蘇,今年研學旅行亦呈現良好發展态勢,全國多地研學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主題涵蓋觀禮火箭發射基地、體驗春耕農作、熊貓保護等。
記者從峨眉山景區獲悉,截至 5 月 26 日,《只有峨眉山》戲劇研學營地,已有超萬名學生參與戲劇研學。
根據攜程發布的 " 六一 " 親子遊洞察報告,攜程平台上研學遊學產品訂單量增長 75%。以户外運動類的遊學產品為例,環湖親子騎行、徽杭古道輕徒步、宜興帆船夏令營、安吉溯溪 + 漂流夏日清涼營等特色户外親子產品預訂量相比去年增長翻倍。
西藏旅遊董事長胡曉菲表示,随着在線旅遊日益普及、智慧化平台不斷深入,遊客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便利性大幅提高,研學等旅行方式比重越來越大。公司為迎合消費者差異化需求,聯合旅遊聯盟,共創研學等主題線路產品,探索 " 景區流量型產品 + 個性化定制體驗 " 的產品模式,帶動細分品質客群的獲客及多元消費的提升。
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
端午、暑期将至,研學市場再掀 " 熱浪 "。廣之旅旗下研學旅行子品牌 " 廣學邦 " 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 年暑假國内跨省研學需求激增,華東、福建、北京等目的地咨詢量靠前,外省來粵研學則以廣州、珠海、深圳等城市為主,研學旅行出遊天數集中在 3-5 天。
記者注意到,多家旅行社的研學路線較多宣推知名高校巡遊。一業内人士表示," 很多實際需求都希望涉及這一塊 ",不少學生希望通過暑期研學活動開始為下一步的高校生活做準備。
據世紀明德(839264)官微日前消息,7 至 9 月除了國際部主推的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遊學外,将陸續推出新加坡國際華人藝術節活動,截至目前,整體出境遊學報名人數已超過 3000 人。
未來,研學旅行市場仍有望迎來增長。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有近 2 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将超千億元。
" 事實上,除了中小學生群體以外,幾乎所有年齡段的旅遊者都會因為旅遊而激發求知欲,有通過旅遊來滿足好奇心、增長見識的需求。" 在黃璜看來,研學旅行的長遠發展在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基礎上,應該拓展市場範圍,針對學齡前兒童、大學生、中青年、老年等旅遊者開發不同的研學旅行產品,形成全社會通過旅行來增長見識、豐富閲歷的大格局。
" 同時,不能簡單認為研學旅行是一種小眾的的旅遊產品,只有少數專業化的景區才能提供,幾乎所有的旅遊景區都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教育功能,應該把研學產品的發展理念融入到每一個景區的發展戰略中,讓豐富的文化遺產、廣闊的自然遺產成為最厚重的教科書。"
蓬勃發展的研學旅行早已吸引多家企業布局,除前述提及的文旅企業外,華僑城 A ( 000069.SZ ) 、曲江文旅(600706.SH)、天目湖(603136.SH)、山東出版(601019.SH)等均涉該賽道,同時教育機構、咨詢機構、互聯網企業等争相湧入,不乏騰訊、新東方等。
然而市場仍有待進一步規範,數字化建設是行業當前的重要議題之一。
黃璜提到,現在的研學旅行存在展示内容多、體驗内容少,難以形成沉浸式體驗和深刻印象,可以結合數字領網域的文旅融合發展,深度應用 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聯網、虛拟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推動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通過線上演播、數字創意、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等形式賦能研學旅行。
此外,研學旅行市場亟待行業标準護航。比如,在研學專列、AR 及 VR 沉浸體驗等項目受好評的同時," 弊病 " 也不時暴露,有的項目打上 " 研學 " 标籤實際卻以旅代研、無研無學等,頗受社會關注的 " 研學 5 天收費 5980 元 " 事件亦使消費者對研學收費标準生疑。
黃璜認為,研學旅行具有公益屬性,如果任由旅行社以傳統旅遊模式進行純商業化運作,可能會導致研學旅行變味,產生諸多研學 " 亂象 "。可以借鑑發達國家的公益研學機構發展經驗,鼓勵培育一批專業化的研學旅行組織機構,在此基礎上政府加強管理,才能保證研學旅行健康發展。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