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經營虧損收窄,愛回收正在迎來“萬物新生”?,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互聯網江湖,作者 | 志剛
近日,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台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發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财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愛回收實現總收入 28.7 億元,同比增長 30.2%。本季度 non-GAAP 經營利潤為 4438 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并收獲連續三個季度的運營盈利。
除此之外,回到整體來看,盡管愛回收的淨利潤依然未能實現扭虧為盈,但是在當前整個新機市場處于下跌通道,且一季度又是二手行業市場淡季的客觀情況下,愛回收的這份财報無疑表現出了極強的增長韌性。
所以反映到資本市場,截至 5 月 23 日收盤,愛回收股價報收于 3.18 美元,上漲 6.71%,目前總市值約為 7.1 億美元。
如此亮眼 " 異常 " 的成績,自然也不免令人愈發好奇本次愛回收的逆勢增長邏輯到底是什麼?又具不具備可以持續性?
一向不被外界看好的二手行業,難道真的是門不可多得的好生意?
淡季不淡,成本居高不下的老問題解開了?
直觀來看,在報告期内,愛回收的營收方面實現 28.72 億,同比增長 30%,但環比下降了 1 億多。不過結合市場來看,一季度是淡季,往年一季度也有環比下滑的情況。
在毛利方面,同比增長 30%,來到了 3.53 億,銷售毛利率為 12.3%。整體來看,毛利率環比有增長,但變化不大。
再來看其營收結構情況,產品營收方面,從 2022 年同期的 19.089 億元人民币增長了 34.9%,達到 25.752 億元人民币,财報中解釋,線上線下二手電子產品的銷售量增加。
而由于銷售增加,所以今年一季度愛回收的成本方面有所上升。數據顯示,公司運營成本和支出為 29.41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25.0%。
其中,商品成本為 22.52 億元人民币,增長了 37.3%。履約費用同比減少至 9%。
至于在三費表現上,營銷和銷售費用則是同比降低了 2.9%,一般和行政費用增加了 69.8%,财報解釋是由于專業服務和咨詢費增加。
總的來看,愛回收交出的這份一季報沒有明顯的硬傷,而唯一的問題還是在于持續虧損。
财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淨虧損 5000 萬元人民币,近 6 季度連續虧損,淨利率持續為負。
盡管今年一季度愛回收的經營虧損同比有所收窄,數據顯示去年統計公司虧損 1.6 億,但連續的虧損也使得市場更加關注愛回收淨利潤轉正的時間節點。
虧損之外,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的負債也有所變化。
财報顯示,一季度公司流動負債為 10.15 億,非流動負債為 1.23 億,在流動負債中,有 3 億的短期債務,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的短期債務僅有 1.54 億,一年過去了短期債務翻了一倍。
從現金和等價物的儲備情況來看,一季度為 15.66 億,現金比較充裕,能夠完全覆蓋債務,所以,整體問題不大,但值得關注。
從财報整體來看,愛回收面臨的還是那個老問題:整體毛利率表現不高,但商品成本卻在不斷走高。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2020 年愛回收的銷售毛利率還有 11.97%,到 2021 年微增到 12.6%,2022 年毛利率又下滑到 11.65%,這説明,毛利率有起伏,而且對比成本投入,10% 左右的毛利率其實不怎麼高。
事實上,二手市場的價格在變得更加透明,需要不斷地用價格吸引力來留住用户,也就意味着長期來看,二手商品加價率可能會越來越低,公司的毛利率也自然會下滑。
從全年的成本表現來看,2022 年,萬物新生的運營成本從 2021 年同期的 25.73.32 億元人民币(4.887 億美元)增長了 31.0%,達到 33.706 億元人民币。
去年全年營收增長了 26%,商品成本增加了 31%,也難怪這麼久了淨利潤還沒有轉正……
突破 3C 的愛回收,會掉進更大的成本陷阱嗎?
回到業務層面,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愛回收的過去和現在,大概率是 "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但後來困于柴米油鹽醬醋茶。"
為何如此形容?從前邊的财報分析來看,當前愛回收的業務營收主力還是產品銷售,特别是以更容易打破二手商品非标特性,并實現規模化翻新檢測和評估的 3C 消費電子類品類為主。
在這方面,曾經的愛回收創始人陳雪峰就説過,重度垂直,是愛回收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愛回收是一家非常垂直的公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差異化。"
而眾所周知,二手商品的生意模式是兩頭賺差價,即買的時候,壓低回收價;賣的時候,提高整體加價率,這實際上也是愛回收們實現盈利的兩條最簡單路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回收價還是賣價似乎都存在着價格紅線。畢竟前者對于消費者來説,雖然閒置是 0,賣二手是 1,但随着現在二手交易的普及,平台過度地與個人賣家博弈來降低成本會極大地影響到品牌口碑和後續的獲客難度,尤其是在當前整個新機市場都相對萎靡的情況下。至于後者則天然存在着二手貨的心理折價和瑕疵折上限。
或許正因為折價紅線的存在,愛回收們的商品成本才始終呈現出居高不下之勢。據天眼查 APP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愛回收的經營成本及開支為人民币 2941.4 百萬元,較 2022 年同期的人民币 2352.5 百萬元增加了 25%。其中,商品成本為人民币 2252.1 百萬元,較 2022 年同期的人民币 1640.0 百萬元大幅增長了 37.3%。
要知道同期,愛回收的營收也只是增長了 30.2%。對比之下,似乎就不難理解為何愛回收們會面臨着持續虧損的現狀。畢竟高昂的商業成本始終在擠壓了盈利空間,而一旦主營業務趕不上增長,自然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利潤虧損。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前邊提到的愛回收一季度實現運營盈利且營業費用不降反增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其銷售毛利率雖然只是較去年同期微增了 0.05%,但是銷售淨利率卻從 -7.31% 大幅攀升至 -1.74%。而且據了解,今年 Q1 愛回收的交易消費品數量約為 790 萬件,但 2022 年同期大約為 840 萬件。
很明顯,此次愛回收的逆勢增長可能來源于客單價的提高。
事實上,在萬物新生此前公布的 2022 年度業績電話會議上,愛回收就曾表示 " 在第四季度,我們嘗試在一些一線城市門店回收奢侈品箱包、手表、酒類、黃金和珠寶等高 ASP ( 平均客單價 ) 品類……今年 1 - 2 月,新品類業務不僅實現盈虧平衡,而且月度 GMV 突破 5000 萬元,增長勢頭強勁 "。而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末,萬物新生的多品類回收主力門店數量超過 100 家,除手機 3C 以外的新品類單月 GMV 更是突破了 7000 萬元
如此看來,為了改善盈利能力或者給資本市場一個更具增長想象力的交代,愛回收們突破了自己曾經信奉的垂直差異化優勢信仰,從 3C 業務向多品類業務領網域拓展,曾經的理想也似乎敗給了持續虧損的現實。
但是回頭來看,拓寬品類真的就是個好主意嗎?在互聯網江湖看來,答案可能并非如此,盲目地拓展品類甚至還可能會使其陷入更大的成本陷阱中。
因為二手商品多是非标品,平台幾乎需要針對每個品類、每個類型的產品都建立一套精準的評估體系,這就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運營成本。
而且在當前的 3C 消費電子領網域,愛回收靠着自動化運營的能力早已實現了行業領先的降本增效手段。比如通過持續投入自動化能力建設,提升規模效應和運營效率,愛回收在今年一季度的 non-GAAP 履約費用率從去年同期的 12.8% 下降至 9.1%。但是拓展到名酒、奢侈品箱包、手表等領網域,無論是在運營成本還是信任成本方面,愛回收的自動化優勢在短時間内恐怕将不再成立。
事實上,在互聯網江湖看來,二手電商追求多元化,從來都非易事。因為相比京東、淘寶、天貓等品牌電商市場,二手市場本身是個 " 弱市場 "。
一手電商屬于 " 廣告公司 ",始終處在一個需求的 " 強市場 "。所以只要是產品能打,品牌廣告打得響,就會帶起銷量。
對于天貓和京東來説,廣告是其變現的主要商業模式,廣告收入則主要來源于交易中的商家端,比如天貓直通車,就是為專職淘寶和天貓賣家量身定制的,按點擊付費的效果營銷工具,為賣家實現寶貝的精準推廣。
二手電商屬于 " 零售公司 ",所在的市場是一個需求的 " 弱市場 "。這是二手電商問題難解的原因所在。
對于轉轉等二手平台來説,交易中的賣家大多為個人消費者,目的是處置閒置,而非從中盈利,幾乎不可能為了賣出閒置商品專門去花錢推廣。而買家買二手產品這件事本身又不是一個剛需,只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對價格也就更加敏感。
所以平台如果專注手機這一個品類,毛利水平可能很快就達到了天花板。而如果做其他商品,毛利率可能會比手機高,可市場規模和吸金能力卻恐怕又差了一個等級。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可否認的是,循環經濟的賽道是個大賽道,符合市場需求,也符合低碳環保的大方向,所以未來愛回收們可以嘗試的高毛利業務有很多,也有着很多的掘金新機會。
而且從短期來看,愛回收的經營風險并不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賬户餘額等總計為 25 億元,足夠充沛現金流意味着相較于二手市場的其他平台玩家,愛回收們的未來還擁有着更多市場試錯的可能,這未嘗不是另一種投資想象力的表現?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