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官方: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歡迎閲讀。
中新經緯 7 月 17 日電 國新辦 17 日就 2023 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晖在會上表示,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任務。
付凌晖回答媒體關于下半年經濟前景的提問稱,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整體恢復向好,經濟運行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态勢。随着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态化運行,主要指标總體改善,新動能成長壯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下階段情況看,付凌晖表示,盡管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内經濟發展也面臨壓力,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也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改變。随着促進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向好。
一是消費的拉動繼續增強。今年以來,各方面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為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77.2%,比去年全年貢獻率明顯提升。下階段就業形勢繼續改善,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有利于帶動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同時推動新能源汽車銷售、綠色智能家電等促消費政策顯效,将有利于擴大消費,促進經濟恢復向好。
二是服務業向好發展。随着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态化運行,服務業增長明顯加快,尤其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接觸型服務業回升明顯,對經濟增長貢獻提升。上半年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60%。下階段居民文化旅遊、健身體育等服務性消費需求加快釋放,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等生產性需求增多,将帶動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助力經濟穩定運行。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來看,6 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 52.8%,連續 6 個月處于景氣區間。
三是新動能發展壯大。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新產業新產品增勢良好。今年以來,國產大飛機 C919 完成了商業首飛,全球首台 16 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完成吊裝,科技創新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還要看到智能產品的消費增長也在持續增加,也帶動了相關制造業的增長,上半年智能消費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2%。同時,圍繞着克服 " 卡脖子 " 工程,上半年半導體相關行業制造業增長比較快,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30.9%。從產品來看,一些新材料、智能產品增長比較快,上半年航空航天鋁材、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别增長 23.3%、34.1%。下階段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将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是綠色轉型成效顯現。能源綠色化發展步伐加快,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綠色轉型和經濟增長的協同發展成效不斷顯現。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别增長 35%、54.5%、53.1%,以锂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 " 新三樣 " 產品出口增長 61.6%。下階段,綠色化發展動能充沛,在促進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同時将助力經濟增長動能轉換。
付凌晖稱,還要看到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着力擴大國内需求,暢通經濟循環,将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總的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逐步擺脱疫情影響,向常态化運行軌道回歸,呈現恢復向好态勢。從全年看,盡管面臨壓力和挑戰,但是随着就業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動逐步增強、供給結構優化調整、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将穩步恢復,發展質量将繼續提升。完全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任務。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