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這 5 種藏在家裏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觸卻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沒?,歡迎閲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潛藏着一些被我們忽視的致癌元兇。了解這些物質并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接觸,對于我們和家人的健康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們将一一揭秘那些可能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幾種潛在致癌物。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1. 土榨花生油
很多人認為土榨花生油更香,喜歡買點吃。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土榨花生油雖然聽起來很天然,但其實它們是黃曲黴毒素的 " 老巢 "。因為這些油沒有經過精煉處理,很容易就讓黃曲黴毒素 " 安家落户 ",土榨花生油一直都是強致癌物黃曲黴毒素超标的重災區。
· 2015 年我國對 8 省 738 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 4 種黃曲黴毒素污染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散裝植物油(土榨油)中黃曲黴毒素污染明顯高于定型包裝樣品。
· 2016 年,福建省花生油黃曲黴毒素污染監測也顯示,黃曲黴毒素總量超标的均為散裝樣品(土榨油)。
· 2017 年,廣東省曾經對小作坊花生油黃曲黴毒素 B1 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小作坊花生油中黃曲黴毒素 B1 超标率 11.8%,檢出率高達 56.9%。
· 2019 年,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通報,一家雜貨店的店主夫婦,因長期銷售黃曲黴毒素嚴重超标的土榨花生油而被刑拘。
· 據悉佛山順德公安 2018 年以來共查處類似花生油黃曲黴毒素 B1 超标案件 35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 48 人,刑事拘留 47 人。
除了土榨花生油,黃曲黴毒素也可能存在于發黴的花生、玉米等糧油產品。所以,如果發黴了,就盡量不要吃。
不過,别擔心,我們的菜板和筷子是不會長黃曲黴的。
因為黃曲黴很挑剔,它需要特定的環境和營養物質才能生長,我們的菜板和筷子可不是它的 " 菜 "。從全球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來看,黃曲黴毒素主要污染谷物、堅果和籽類以及牛乳等食物,其中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現象最嚴重、最常見。目前還沒發現過筷子(包括菜板)被黃曲黴污染導致的黃曲黴毒素中毒事件。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槟榔果、槟榔嚼塊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有嚼槟榔的習慣。
不過,槟榔是世界衞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定義的 1 類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煙草的槟榔嚼塊、不含煙草的槟榔嚼塊。1 類級致癌物是指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質,它會導致口腔癌。而且,嚼槟榔還有很強的成瘾性,一旦你開始嚼了,可能就很難戒掉。
説到槟榔的危害,孟加拉國的一項研究就揭示了它的恐怖之處。研究發現,食用槟榔的人群中,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占了 14.1%,癌症導致的死亡更是高達 24.2%。這可不是小數目,所以小夥伴們要警惕啊!
在國内呢,湖南可以説是槟榔的 " 忠實粉絲 " 聚集地,但這也讓湖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口腔癌的發病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足足 20 倍!2017 年,男性口腔癌首次進入湖南省癌症發病排名前十。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 30%~50%。作為一種高致死癌症,即使進行手術,超過半數的患者,也會在術後因復發而死亡。
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生命,遠離槟榔。
3. 酒
酒,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傳統和地位。
不過,酒精早已被 IARC 列為 1 類致癌物(對人的致癌風險有充足的證據),酒精就像是一場派對上的不速之客,它悄悄地潛入我們的身體,然後開始制造麻煩。它至少和七種癌症有關,包括口咽、喉部、食管、肝髒、結腸、直腸和乳腺。
而且,酒精沒有所謂的 " 安全劑量 "。就像是那些越堆越高的樂高積木,風險也是越堆越高。喝得越多,風險就越大。哪怕是小酌一杯,也可能讓我們的危險指數 " 攀升 "。
比如,如果你每天喝掉 50 克酒精,那就像是在你的健康賬户上開了個不小的支票。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會增加 2.1 倍,食道癌、喉癌和高血壓的風險也會翻倍,乳腺癌的風險更是會飙升 55%。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讓我們都能堅決對酒精説 " 不 "。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4. 油煙
烹饪時產生的油煙是室内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有數據顯示,肺癌已超過乳腺癌成為女性第一大常見癌症。説到肺癌,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抽煙。但是,女性通常吸煙率很低,為什麼肺癌發病率卻很高呢?一個原因是因為高温油煙。
研究表明,在不吸煙的女性群體中,長期接觸炒菜油煙的人肺癌的發生風險會提高 3.79 倍。油煙中的有害物質,如苯并芘、丙烯醛等,存在誘發肺癌的風險。所以,廚房裏一定要配一個好點的抽油煙機。
每次做菜在開火前就提前打開抽油煙機,烹饪結束後,繼續開啓抽油煙機幾分鍾,以清除殘留的油煙。平時做菜,也減少爆炒、煎、炸等高油煙產生的方式,多采用蒸、煮、烤、涼拌等烹饪方法。如果抽油煙效果不好,也可以用微波爐、烤箱等工具替代明火烹饪。
5. 魚生、醉蟹等
去南方沿海旅遊的朋友可能都吃過比如魚生、魚生粥、打邊爐等淡水魚蝦食品。然而,淡水魚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寄生蟲——華支睾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它又叫肝吸蟲,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蟲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肝吸蟲也是 1 類致癌物。
生吃淡水水產是造成肝吸蟲感染最重要的因素。在有生吃淡水魚生習慣的地區(例如廣東),肝吸蟲的感染率相當高。最近幾年,蛔蟲、鈎蟲、鞭蟲等寄生蟲的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肝吸蟲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區(比如廣東)反而呈現上升趨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們喜歡生吃淡水水產。
目前已知有近 70 種淡水水產都可以感染肝吸蟲,比如有調查發現,草魚感染率達到 75%,佛山市南海區的胖頭魚感染率 87%,三水區的麥穗魚感染率為 100%。因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魚蝦。此外,自己在家做淡水魚蝦時,也要注意将案板、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策劃制作
作者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醫學博士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 警惕!這個會致殘的 " 危險動作 ",很多人竟然以為對孩子好
2. 廣州下 " 拳頭大 " 冰雹,砸穿車窗、房頂!這冰雹怎麼會這麼大?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