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不做增程,難道就活不下去嗎?,歡迎閲讀。
導語
Introduction
增程當道,誰都不能和市場趨勢作對。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何增榮
2024 年都快結束了,關于中國車市的整體發展趨勢總該能總結出一些相對确定的方向了吧。一來,在價格全面打響的環境下,受消費需求的擺動,殘存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歷了最後一輪大清洗。其次,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還在飙升,亦是其中最明顯的一點。
但好玩的是,都以為新能源車今年的發展重心還是會圍繞純電車在進行,誰曾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實在是離不開帶油箱的車,新能源車陣營中大多能賣得不錯的新車,只要撇開那些售價夠低的純電車,無一例外都是插混、增程這一類油電兩用的車型。
作為這個市場最典型的代表,理想和問界,終端市場上對于它倆的認可度有多高,那麼,旗下 EV 車型的銷量占比有多低。
也正是看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帶着真金白銀去支持理想 L6/7/8/9 和問界 M7/M9,包括阿維塔、岚圖等在内的新興品牌對于推出增程新車的熱情是那麼的高漲啊!
當然,市場随後的反饋還挺符合這些品牌的預期。月銷過萬成常态後,一下子,對加大增程新車的研發投入,這些車企更是毫不猶豫了。
其實,到了這個地步,對于這些愈發對增程車感興趣的車企來説,并不是這類車符合自己的市場規劃,説到底,還不是為了活下去嘛。
而今年的市場有多嚴峻,想必所有人都能從各種細節中察覺到。既然帶發動機的新能源車能讨好消費者,還執着于造電動車幹嘛。正因如此,随着這樣的舉動不停在車市蔓延,也難怪沒人能頂住這樣的誘惑。
前有寧德時代發布骁遙超級增混電池,試圖吃下整個增程車市場。而就在前兩天,别管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最後會不會跟網上猜測的那樣采用混動技術,來消解純電增長乏力的問題,執掌小鵬汽車的何小鵬倒也在小鵬 AI 科技日上提出 " 鲲鵬超級電動體系 ",正式加入增程隊列。
更離譜的是,據其説明,小鵬汽車未來的增程車可以達到 430km 純電續航,是目前增程車中純電裏程最長的,甚至趕上了許多入門純電車型的續航,滿油滿電綜合裏程可達到 1400km。
哎,本以為,随着補能體系的完善和超充技術的發展,原本困擾純電車的補能焦慮和續航焦慮會有所緩解,這倒好,車企對于消費者買新能源車既有又要還要的需求,直接來了個全方位,多角度地覆蓋。
也不知道此種風氣是不是符合新能源轉型原有的軌迹,但在國家綠牌政策短期内不會對此種帶發動機的新能源車施壓的背景下,弱勢車企要想活命,就算再不願意也得跟着趨勢走。
就在小鵬官宣要做增程車的當天,同為廣州車企的埃安,在新車埃安 RT 正式上市之際,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訪問時,也再次説了,埃安在明年也會适時加入增程大軍,并表示造增程車實在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
除此之外,在工信部公布的新一批車型目錄中,智界 R7 的增程版也亮相。很顯然,在有了問界憑借增程車大賺特賺的前提下,華為很想在智界身上再復刻一遍,而身為 SUV 的智界 R7 就成了那個最好的載體。
好了,就眼下的情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什麼發展新能源是為了防止過度依賴化石能源,乃至説是為了環境保護,都太過牽強了。在這些企業眼裏,到頭來都是以掙錢為主要目的,再不濟也得用這種方法先活下去。
只不過,在友好政策尚存時,中國車企是如此巧妙地找到了進攻市場的最佳方案,但對于那些合資公司而言,要想盡快反應過來,這下怎麼看都太難了。
這兩年,它們好不容易在一聲聲要落實電動化轉型的口号中,針對中國市場搞出了那麼純電動車,這還沒發力,新能源車市的發展核心又變成了如何在電裏面摻油,真的是情何以堪啊。
而為了解決電動車滞銷的問題,這些合資公司當下能做的就是車價打骨折,盡快向消費者推銷出去。上個月就有 MINI 搞了個突然襲擊,将車價拉到了 15 萬以下,取得了一些成績,那今天,也不怪大眾(安徽)對旗下的 ID. 與眾車型進行官降 4 萬元的調整。
話到這裏,真的不得不感嘆,中國車市的變化總是那麼離奇。在競争激烈的市場表象下面,根本沒有人會依照自己給自己的規劃加以發展。高喊行業轉型,要将發展純電車當作描繪未來的使命,反手就來了個全民增程運動。好了,既然如此,作為旁觀者,也就不做過多評價,唯有祝好了。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