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寧高寧:沒有全局觀,不必談領導力,歡迎閲讀。
作者:寧高寧
來源:本文來自網絡公開資料。
01
優秀領導者,都有大局觀
1. 我們生活在一個 " 局 " 中
中國有幾個字非常有意思,代表着非常多的含義,多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今天説説 " 局 " 這個字。局的概念可以用到很多地方,這個世界就是由不同變量、不同因素組合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局,每個人都在制造各種因素組合的局面。
比如創業,不管你做什麼樣的公司,如果大家對你這個品牌、產品有了信任,形成客户基礎,甚至形成客户忠誠,這背後就是大量的因素形成了一個局。
中國人用 " 局 " 字描繪了很多事情,比如中國人講棋局、飯局、布局、格局、騙局、全局、開局、做局、結局、破局、僵局、時局、賭局、戰局、危局、變局、勝局、敗局等等,什麼都有,中國人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局裏看。
這就是中國傳統智慧的唯物辯證法,把 " 局 " 變成了一種系統性的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現象和冰山一角。
2. 領導者要有全局思維
" 局 " 代表了多種元素的系統性組合。
現在每個企業都在講創新,如果你把創新行為只當作要做一個新產品、做一個研發、增加一下研發投入,那是做不來的。
因為創新也是局的概念,它必須是整個公司從文化、信仰開始轉變,才能把這個局面改過來。
你想研發做這個東西,如果組織沒有改變,這個企業是變不了的,你調動不了資源,也集中不了資源。
所以我們講創新,就是講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企業。
在老企業、新企業都有這個問題,真正轉變一個戰略,絕不是説投資某一項業務就把戰略轉變了,如此一定會留下隐患。
再是調動資源的問題,你要對局勢有一定的判斷:各種資源集中到一起最後能不能形成一個局面?做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做一個局,一定有精神的、物質的元素在裏面。
我們帶領一個企業往前走,最終企業展現的是這樣一個局面:它是多元素組合集中起來的,大過單一元素分散或簡單組合。
通過對局面的分析,判斷哪個因素是重要的,哪個因素是相對次要的,產生什麼結果,對未來局勢產生什麼影響,這是基本的哲學思維,能夠帶來預見性。
所以,全局式的思考和預測是管理者所需要的,否則就沒有領導力。組織的天性就是希望有一個人站出來説明天是什麼。
02
既要有組織性,也要保留人的個性
一個組織,首先要尊重物質,但也必須塑造精神。任何健康的組織都是這樣。
如果看共產黨的歷史,拿《毛澤東文集》和《蔣介石日記》比一比,會發現 :
蔣介石只有物質、沒有精神,只有瑣碎、沒有大局,只有壓力和牢騷、沒有樂觀,不太局氣;
毛主席舉重若輕,他也重視物質,但是他更看重精神。
我去井岡山學習,説當年毛主席帶了一支隊伍上山,問戰士們山下是什麼地方?戰士們説,是吉安;再看看?是茨坪;再往前看,戰士説看不到了。毛主席説,那不行,要看到全中國、看到全世界。
雖然當時飯還吃不飽,但也要看到全世界。這就是在組織中物質性和精神性上的平衡,文化因素是最好的激勵,也是對人塑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
組織的塑造必須有精神在裏面,我要講激勵,更要講精神。
所謂精神,不是虛無缥缈的東西,使命、目标、戰略、執行、評價是和你的收入聯系在一起的,最後評價的時候,看有沒有實現你的物質和精神目标。如果沒有,又開始了新的循環。
人生就是不斷追索、探索、循環,這樣才能達到精神和物質的平衡。而真正有思想、有戰略、有信仰、有精神的企業也才會走得遠。
精神不是騙人的,不是虛無的,不是拿來做工具用的,你的信仰和你的事業是聯系在一起的。
第二,要尊重人性和個體,也要塑造組織性。
人天性愛自由,不希望别人來管。中國人相對來説組織性強一點,這從秩序來講是好事情,但從創新來講不一定。
在企業裏,首先要認為你的每一個員工,一定是一個很美麗的人。所謂美麗,就是認為他一定是從品德到動機、能力上都是好的人。
好人是在好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公平的環境裏出不了多少好的人,因為人是有自我反應的,人心是對換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這是一個基本規律。所以尊重人性、尊重個體,這是最基本的。
另一方面,也要塑造組織性。
大家説 "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人是很難改變的,但是組織性是可以改造的,組織的文化是可以塑造的,這讓每個人保留了自身的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外,同時也能适應組織性,認同組織的統一目标,也有服從性,也有紀律性。
尊重個性,也要塑造組織性,在企業管理裏這兩個要做到平衡。
第三,要尊重教育和培訓,也要提高選拔管理者的能力。
每個企業裏都有大量對員工的培養教育活動。要把一個人培養成領導者,實際是很難的,有天分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組織的領導者。
有的人可能培養不成領導者,但他照樣是很有能力、很好的人,可以給組織作出很大貢獻,但你不能把他的地方放錯了。
如果他的天分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是一個喜歡自由創造的人,你讓這個人當科學家可以,當校長問題就來了。
所以在企業裏,經理人應該是選出來的,你必須很好地去度量、選拔、評價,而不是強行培養。
這就是所謂尊重天性,不管大企業、小企業,都要尊重人天生的能力。一個人自身會有很多素質讓他适合某一類職務,選擇他會比教育他更重要、更有利。
第四,要給企業管理者更長時間。
企業都有生命周期,兩年三年,五年十年,業績有月報、季報、年報,業績不好就換人,這是一般的思維。
有哪個企業因為很快換了 CEO 而獲得成功的?不多。有哪個企業不頻繁換人卻能獲得成功?李嘉誠是一個,他在公司做了 60 幾年,20 歲創立公司,現在 90 歲了。
還有世界上最好的船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之前的掌門人 90 多歲去世。他生前為公司服務了 40 多年,去世那天我剛好在丹麥,整個國家就像出了大事一樣,很多人來悼念他。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做了幾十年的人,成功的概率也是比較高的。
我感覺,在企業裏換一個中層的人,前後就要浪費四年時間。剛任命一個人,你不能第一年就換他。過了一年發現不太行,已經第二年了,不能馬上換,要找人,找到之後第三年換掉。新來的人又要學習、熟悉一年。
這四年下來,企業沒有很大進步,可競争對手已經走了很遠。
所以選人很關鍵,選是第一位的,如果選的過程當中下的力氣比較大,他就會是一顆好的種子,這樣你給他更多時間去發揮就會好很多。
03
好的經理人 70% 是選的,30% 靠培養
1. 企業經理人的标準及素質要求
企業裏面有個難題:什麼樣的人是好人?這幾乎是個世界範圍内的難題。
很多人去 GE 學習過,我去學習的時候還是韋爾奇的時代,韋爾奇講 4E:Energy(活力)、Energize(激勵)、 Edge(膽識和決斷)、Execute(執行力)。
這 4E 是 GE 對人的評價。
後來換了伊梅爾特,伊梅爾特把 4E 換成了專業、學習、創新和尊重人,重新解釋了他對企業人評價的要求和作用。
當然他把 GE 的戰略也轉變了,把 GE 過去并購、甚至金融為主的業務,轉變成了需要更多的工程師,不需要更多的會計師的業務。
之後,伊梅爾特被換掉了,只做了 16 年。
為什麼被換掉?外界認為伊梅爾特沒有跟上數字化、互聯網經濟時代,雖然他一直非常努力地去跟,但他沒有跟上這個時代,GE 的市值、股票都很一般。
那麼怎麼評價一個人?
評價有很多标準,包括學習、激情、團隊、創新、敬業、廉潔……每個人都會説出不同的東西。
标準有什麼用?
兩個作用:第一,選人時有一定依據。
每個标準都可以打分,比如是否誠信、是否有擔當,從 1 分到 10 分打分,如果大家都是這個看法,就有一定的準确性在裏面。
第二,如果不斷推動這些标準,讓大家覺得這個标準是企業追求的、推崇的,那麼大部分人就會去效仿、學習,這個标準慢慢就會起到作用。
我認為企業經理人 70% 是天生,30% 是培養出來的。只有他的性格、特點裏面有這些特質的人,才能被培養出來。
對我來説,最難的是把管理者換掉,任命的時候要談話,換掉要説對不起,我比他還難受。
當所有理念性、政策性、宏觀性東西有了以後,對人的判斷變成了最難、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的事情。
标準分思想素質的标準和工作能力的标準,這個單子可以列得非常長。
企業需要有意識地去修正、完善、使用、推動這個标準,這和執行戰略密切相關。
談到标準,我以前寫了一篇文章《你行嗎?》,這裏面寫了 134 個問題,什麼人可以當經理?什麼人有資格做總經理?當時在公司裏引起了讨論。
比如説有一條 " 你能自嘲嗎?"
如果不能以自嘲的方式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你就不能帶團隊。
你必須和你的同事説:" 兄弟,這事你做得不錯,是那天我做錯了,你幹得比我説得好。"
這樣大家才能有一個繼續工作的氛圍。
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後,才可以嘗試去做企業經理,否則不可能在長久、持續的競争中讓團隊保持激情。
2. 經理人的 5 個層次
企業的經理人有五種類型。
① 守業型
守業型的經理喜歡管大公司,好像他天生就是當官的料,來了之後基本能穩住。
他也能做好職責,早九晚五,對人不錯,不貪污不腐敗,什麼會都開,發言按稿念,都挺好,沒問題,守住規模了。
但是守住就是落後,因為别人進步了,市場進步了。
② 效率提升型
有的經理人在内部搞管理改革改善,提升效率。
比如成本降低、出門記得關燈、吃飯便宜點、原料采購便宜點、產量提高、銷售費用等等這些他都管,這是效率型的。
這也算不錯的經理了。
③ 業務擴展型
有的經理人建了新的工廠,當然也可能建錯了,但是最起碼有發展的欲望。經理人必須要有發展欲望,必須要競争市場份額。
他説," 你看競争對手那誰誰誰,又提高產量了,又投資了,人家又建新廠了,我們必須得建,我們不建就落後了。"
説的對嗎?很對。
這就屬于擴展型的經理人,沒有真正對行業提升革命性的轉變,但是他也在發展。
④ 戰略轉型發展型
還有一種經理人會研究戰略轉型,特别是通過創新技術和行業轉型來發展公司,不斷有新的主意出來。
我們要進入什麼新行業?行業裏面怎麼轉型?要用到什麼新技術?商業模式能不能調整?是不是可以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
當然不是只做這個,下面的工作也是要做,包括穩定發展、效率提升、業務擴展、戰略轉型。
在這種經理人眼中,不會做重復建設,不會打價格戰,一定有新的創新的東西出來,這是非常難得的經理。
⑤ 可持續發展再造型
最後一種經理人可以發展組織。
不光自己幹,全組織都在幹,全組織變成一個學習型、創新型、可持續發展的組織,他在或不在都可以。
組織本身從精神理念發展到業務專長的發展都非常完善,這是更少見的經理人。
這就是經理人的五個層次,越高層次的經理人會對企業進步帶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04
領導者要具備的 3 大素質
1. 有擔當
作為所謂的領導者,要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
比如投資失敗了,你對失敗是什麼态度。
我認為,首先得承擔責任。但有好多人會不願意去處理這件事,因為他們認為不管怎麼處理都沒有好事,已經失敗了,只會搞的更差,最後爛到我這兒了。
這時,就是你作為領導者擔當的時候。我的經驗是,無論是擔當,還是處理問題,但責任是要分清的。用力把責任承擔好,就會變成你對團隊的帶動力。
比如期貨交易,虧了 50 億,虧完之後,按照規定已經超出決策範圍金額了,上面看到虧成這樣,是平常處理掉還是繼續持有?
我接手繼續做責任就是我的了,因為市場在波動無法判斷好壞。這種情況下,作為領導者,要真正站出來。第一,考驗眼光水平,第二,考驗意志和擔當。
如果你沒有這個領導力,説不鹹不淡的話,誰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再一個,業務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比如對财務資源的争奪,對協同方式的不同意見,對評價問題的不公平 ......
這種問題,在公司裏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一團亂,你必須做到快速解決,見 " 扣 " 就解,直到公司最後沒有 " 扣 " 了。
2. 始終保持樂觀
你的态度就是企業的文化。郁亮(萬科董事會主席)説的一點很好:悲觀就是一個情緒,樂觀是一個方法。悲觀的情緒就是不幹了,樂觀的情緒就是想什麼就做什麼。
作為企業的 CEO,公司的一把手,要保持持續樂觀,即使心理不樂觀也要表現出樂觀,因為任何環境都是不可控的,每天都有很多困難,每天都有很多困擾,你提出一個,下面會反饋 10 個給你。
所有對環境的變化,對你來講都只是給你提供經營條件,你必須在這個環境下經營好。樂觀的人無論盈利 100 億還是 10 億,都會保持樂觀。
3. 放得開
除了樂觀,還要灑脱、幽默、放得開,很緊張導致什麼事情也不敢做,這一點對成長性企業是很關鍵的因素。
我曾經説過,有好的虧損,有壞的盈利。有人問,盈利還有壞的?比如,有些項目占用了很多資源,做了不好的商業模式,雖然表明盈利了,實際上風險在後面。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從虧損裏爬出來的。比如,中糧的肉食上市了,現在做的不太大,但是做的還不錯。當時在虧損,就有人就問,虧損了為什麼還幹?我説哪有企業上市就賺錢了,這個東西不投怎麼賺錢。現在雖然投了 8 億,但外邊投資基金給我們估值的是 30 億。
這種情況下,使得團隊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從虧損一路做起來,而這裏怎麼激勵團隊,給不給方向,虧損怎麼辦,從一開始虧現金,到後來只虧盈利(因為折去了什麼東西)。
再到後來又盈利,回報率升高,再到來上市,一路走過來需要 5 年時間或者可能更長。
如果做領導者不能支持這樣的企業,你可能就不用做了,因為所有的企業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05
總結
真正的 " 領導力 " 是什麼?
有很多種形式,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像健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高個健康,矮個也健康;胖的健康,瘦的也健康,但是健康有一個基本的原則。
而公司有各種形式,可能是一個軍隊式的,也可能是一個演出隊式的。但是,也有一個原則:對人的尊重、對行業的基本評價、對風險的基本控制,必須準确和一致。
并且,能夠審時度勢,帶好團隊、帶好組織、發揮每個人積極性,能夠設定一個目标,并能夠激發大家去達到這個目标。(本文完)
你的領導力的高低
決定了成員對你的信服程度
本質上取決于個人的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