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微軟就是阿裏巴巴眼中自己的樣子,歡迎閲讀。
據多方消息,最近阿裏巴巴領投了 AI 大模型公司 MiniMax 的新一輪融資,後者投後估值已經超過 25 億美元。
這是阿裏巴巴進入 2024 年之後在大模型領網域傳出的第二筆投資。此前有諸多報道指出,二月中旬月之暗面完成的那筆 8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背後,阿裏巴巴也是領投者,甚至幾乎可以認為是唯一投資方,月之暗面的估值也在這筆融資後超過 23 億美元。
算上這兩筆投資,阿裏半年内已經官宣了對 5 家 AI 大模型公司的投資,分别是智譜 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月之暗面和 MiniMax。這 5 家也是目前國内僅有的涉足基礎模型層的獨角獸公司。
這一切總結起來就是,阿裏巴巴正在加速 " 微軟化 "。
1 月 31 日,微軟發布了 2023 年最後三個月的财報,季度營收創紀錄的達到 620 億,總市值邁上 3 萬億,超越蘋果。
其中智能雲業務(包括 Azure 服務)營收為 258 億美元,微軟投資者關系副總裁布雷特 · 伊弗森(Brett Iversen)表示,Azure 第二财季增長中的 6 個百分點歸因于人工智能,是第一财季 3 個百分點的兩倍。有分析者做過測算,微軟雲業務收入中與生產力和業務流程分部相關的增長—— Office/Microsoft 365 商業版、GitHub 以及 Copilot 等等——在最近的四個季度中貢獻的雲計算收入增速超過 40%。
雲業務高增速的背後,微軟的股價在 2023 年累計增長了 57%。
相反,阿裏巴巴同樣視之為未來增長支柱的雲業務,增速從 2019 年的 84% 到去年接近停滞,在中國公有雲市場中的份額比 2022 年萎縮了 5.8%。
鮮明的對比背後,原因除了歐美市場有成熟的多的軟體市場之外,幾乎可以完全歸功于 OpenAI 這一家公司。微軟這一季度的财報會上,微軟公布了一個驚人數字,目前微軟擁有 5.3 萬個 Azure AI 客户,其中 1/3 是過去 12 個月加入的。
而且,在微軟的财報之後,有投行做過一個分析,根據美股公司的會計準則,事實上OpenAI 使用微軟雲進行訓練給微軟帶來的收入,并沒有在财報裏被算作微軟的收入。那 6% 的增長裏,直接來自 OpenAI 的收入,更多是 OpenAI 在微軟雲上的推理任務帶來的。
未來會如何計算訓練模型帶來的收入尚屬未知,但一方面它一定會一直吊足資本市場的胃口,另一方面,哪怕訓練部分今天無法計入收入,由此而產生的推理業務卻已經快速給雲廠商帶來實打實的業績表現上的優化了。
而對于阿裏雲來説,這些推理需求來自哪裏,就來自這些中國 OpenAI 候選者們。像微軟一樣,阿裏也要找到自己的 OpenAI,而在格局未定的當下,阿裏巴巴的投資策略很直接:有錢,我全都要——今天在中國能投資大模型的投資方裏,有明确 all in AI 的自上而下的戰略,有充足的歷史積累的現金業務貢獻的彈藥,和一個能承載也能從中獲益的雲業務的公司,可能只有阿裏。
于是進入 2024 年,基礎模型層的第一梯隊逐漸清晰,阿裏巴巴的投資動作也更加強勢。在今年月之暗面和 MiniMax 的兩筆融資中,阿裏巴巴均為領投方,這是與此前幾筆它參與的投資最不同的地方。
這種轉變發生對大模型的關注重心從抽象的模型能力轉入應用層落地的時間點上——推理需求和收入貢獻的爆發期。
在阿裏這種地毯式投資中,算力支付也成了一個常見的方式,這些算力很可能是綁定在模型訓練上——模型公司需要在算力緊張之下給自己一些資源上的确定性,而阿裏既然暫時無法把訓練部分轉化為财報裏的營收,那不如用來直接抵換投資的資金。同時,這些投資也同時是訂單,被投的模型公司帶來的推理部分可以立刻體現在與 AI 相關的雲業務增長上。
這也是為接下來更多樣的應用層的算力需求增長做準備,阿裏要最大限度的占領開發者腳下的土地,所以在對大模型初創公司第一梯隊掃貨的同時,也宣布把雲服務的價格降到了歷史最低。
這同樣是微軟已經體現出來的思路。
納德拉在去年 5 月接受采訪預測未來世界上會有 10 億開發者。微軟在大模型領網域幾場重要的投資布局則在一步步為這句話做鋪墊。
對 OpenAI 的長期投資自不必説,現在 Azure 已經是 OpenAI 的獨家雲服務商,而微軟不僅擁有 OpenAI 技術的優先使用權,也是唯一能夠用 OpenAI 的技術來做商業化的公司。
而與 Meta 合作,将 Llama2 引入 Azure 雲計算服務的動作,讓微軟站到了目前大模型最主流的開源模型生态上遊。
近日一紙價值 21 億美元的多年協定則讓 Mistral 進入了微軟的版圖。Mistral 對于 GDPR 和歐盟 AI 法案的适應性是 OpenAI 不具備的,而 Mistral 已經證明了它在小參數模型上的優越性,小參數模型在 Agents 開發和應用上的優勢或許會讓它成為當下個人開發者最願意選擇的系列模型。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 HuggingFace 在去年 8 月獲得了一筆 2.35 美元的融資,投資方裏同時出現了谷歌和 AWS ——微軟作為另一朵歐美市場主流的雲廠商就像是被聯手擋在門外了。而《福布斯》仍然相信微軟未來會收購 HuggingFace,哪怕會花費巨大代價,就像 Transformer 框架出現一年後微軟用 75 億美元收購了 GitHub 一樣。
而這部分似乎是阿裏比微軟走的更快的地方,阿裏雲的通義千問和魔搭社區就是微軟尋求的 LLaMa、Mistral 和 HuggingFace。
去年 12 月,阿裏雲開源了對标 Llama2-72B 的模型 Qwen-72B,以及一個小模型 Qwen-1.8B。加上之前 7B 和 14B 兩個參數量的開源模型,通義千問是國内少有的全尺寸開源的模型系列。而通義千問也是國内開源的主流大模型中唯一開源了 72B 級别尺寸的。阿裏雲推出的大模型開源社區 " 魔搭 " 已經吸引了 280 萬開發者,模型下載次數已經超過 1 億多次,成為國内體量最大的 AI 模型社區。
看起來,微軟就是阿裏巴巴眼中自己的樣子。但表面上同樣的動作之後,能否讓想象中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一致才是真正的挑戰所在。
其中一個越來越明顯和重要的課題,是大筆的投資之後,阿裏與被投的年輕氣盛的新一批公司之間的關系。
這似乎是阿裏巴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并沒有完全做好的事情,它的投資最終幾乎都以控股和徹底合并的方式完成,而這些業務進入阿裏體内後也都并非一帆風順。今天大模型領網域一切都在加速發生,在具體場景仍不确定,模型訓練能力門檻依舊很高,技術可能性依然潛力很大,急需想象力而最不該被束縛的時候,在新一代創始人正年輕氣盛要大幹一場的時刻,移動互聯網大并購死去的記憶卻在以更快的速度復活。
即便今天 OpenAI 已然足夠強勢,但微軟還是一步一步完成了 49% 的控股并在深度參與了 OpenAI 的宮鬥後拿走一個董事會席位。面對還遠遠不如 OpenAI 獨立和強大的中國未來 OpenAI 候選者們,阿裏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微軟?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問題。